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目录Catalog1.激趣导入2.讲授新知3.整体感知4.赏析诗句Part1 激趣导入 我们学过不少歌咏春天事物的诗句,还记得么?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歌咏春天景物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读诗题,你从诗题读出了哪些信息? “早春”二字点明了季节;“呈”是说作者写的这首诗是送人的,并且说出了呈送的对象: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 但此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Part2 整体感知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最是:正是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1译文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街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寥寥无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2探究探究作者是怎样写早春景色的?3 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Part3 赏析诗句本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好,你觉得呢? 一个“润”字,写出了蒙蒙的小雨雨丝的轻细和柔和,有滋润的意思,同时和缓而不朦胧,又有无声的隐含意,表现出在草色呈现之前,雨滋润小草而不被众人发现的原因 总之,一个“润”字,形象生动,余味绵延草色遥看近却无”,人们都说这句诗写得妙,说说它妙在哪里 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赏析赏析4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赏析赏析4 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赏析赏析4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赏析赏析4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