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水平一(一、二年级)体育教材1编写特点编写意图人教版水平一体 育教 材教材的立体整合课标的基本要求知识结构教学建议学 习评 价2一.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3 课程性质育 人健 身增进健康主要目的身体练习主要手段实践类技能性4小学体育教材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一年级二年级5五大领域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6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乐于学习展示简单运动动作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运动参与7五大领域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8运动技能水平三说出简单的运动动作术语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与避免方法知道所练习项目的术语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伤害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一9五大领域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身体健康10身体健康发展柔韧反应 灵敏协调能力水平三知道自己身体变化注意正确身体姿势发展速度平衡能力了解青春期卫生常识描述身体特征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发展灵敏协调 平衡能力水平一水平二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能用正确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 生活11五大领域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心理健康12心理健康水平二在一定困难下进行活动体验心理感受观察说出同伴情绪表现展示自我愿望行为水平三敢于困难较大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正确对待生长发育体验身体变化心理感受适应陌生环境说出活动中情绪表现水平一13五大领域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14社会适应水平一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区别水平二合作行为水平三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尊重他人对弱者尊重与关爱15课标的基本要求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适应陌生环境说出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注意正确身体姿势尊重他人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运动技能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的区别心理健康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16 二.教材编写的特点17结构体例总 结 继 承理 念 新 目 标 新 内 容 新改 革创 新发 展18结构体例教学内容实施建议体育课程概述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活动游戏 19游戏球类游戏投击活动目标传球比快运球接力拍球比多钓鱼跳跃争先斗智斗勇集体保龄球投掷类游戏老鹰捉小鸡巧过拦截区你追我躲移动 躲闪 跳跃 急停类游戏激发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促进技能发展20体例结构教学内容实施建议低年级学习成绩评价体育课程概述体育课教学交流与研讨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组内相互评价学年课时单元学期21编写意图教材内容具有“示例性”为师生留下自主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生动、形象、活泼组织形式、学习方法 图例(活动场景图、动作过程示意图、技术原理图),也都带有学习和生活的趣味“教学案例”为教师创造性地选择与组合教材内容拓宽了思路 游戏性、活动性选择性、范例性 22 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及教学建议23体育教材水平一知识结构学生身体 全面锻炼 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实施内容实现目标有效手段基 本体 操走跑队列练习投 掷跳 跃攀 爬滚 翻韵 律舞 蹈身体的基本活动 游 戏移动、躲闪急停、跳跃 投掷类球 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活动实践学会测量身高与体重正确的身体坐、立、行的姿势认真上好体育课体育基础常识24有意注意时间短学 情分 析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25 跑 跑是通过自然的奔跑,来发展学生的体能,达到增进健康的的目的。
小学低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自然跑培养正确的姿势,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一般耐久力等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奔 跑的能力26 跑发展灵敏性发展一般耐力素质提高奔跑能力发展快速跑的能力400-600米耐力跑自然站立式起跑30米快速跑反应快 启动快 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跑的自然协调摆蹬有力跑成直线27自然站立式起跑 抢跑前腿先 跑出重心前倾重心放在前脚上讲 清要 求易 犯错 误30米快速跑400-600米耐力跑解决方法肘关节内收靠近腰际途中跑姿势不正确呼 吸紧 张在跑的过程中及时纠正跑指导学生用口鼻结合的呼吸方法前不露肘后不露手两臂后摆时向下垂打两臂左右摆动28 四.教材的立体整合29 教材的立体整合由 易到 难水平三连续后滚翻前滚翻交叉转体 180接后滚翻起立水平一各种方式的滚动前滚翻连续前滚翻水平二后滚翻滚翻水平一没有武术从 无到 有水平二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基本功组合水平三基本功串联少年拳一套武术30投 掷教 材降低难度有针对性的解决重难点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侧向投掷法蹬地、转体正面投掷法+旧知新知上步投掷法助跑投掷法31 五.学习评价32学习评价水平一教 师评 价组内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体能与运动技能交往与合作情意表现学习态度与行为认知与知识行为表现进步幅度个人与小组学习目标达成评语制知 识态 度行为习惯情 感能 力提高兴趣促进发展鼓励进步增进健康33 安 全 课前 课后 课上在“动”中发展、体验、享受、完善服装、器材准备活动运动安全器材使用保护方法卫生常识34个 人 感 悟通读理解研读以说促教高 效 课 堂35 让我们做一名教育领域中的有心人,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为我们体育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 谢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