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47234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章小璇 谢廷建【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认为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提升创业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提出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投入专项经费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創业生态联盟、优化创业导师团队配置、提升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等策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社团 创新创业G A0450-9889(2019)11C-0174-02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特点社团作为学生的自发行为,其自主性特征更能被学生所接受,由于这种自主性,社团能够发挥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在学生

2、社团中,不同的社团组织具有不同的文化结构、活动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等,由于学生兴趣的不同,社团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以及活动方式。具体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具有如下特征:社团是一种打破年级和班级限制的组织形式,作为一种自愿的组织结构,社团能够组织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共同开展活动。在同一社团中的同学由于兴趣和爱好相同,具有目标的一致性,能够在社团中共同发力。高职院校社团具有多元化特征,既有学术科技类社团,也有志愿服务型社团,在社团中的学生,彼此之间会以兴趣作为主要轴心,集思广益,开展主题新颖的社团活动,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反过来也能吸引更多有同样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扩大社团的影响力。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织

3、的活动小组,在组织形式上具有自律性欠缺、组织结构欠缺的实际管理问题,很多社团都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责,由指导老师作为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但是整体上看社团仍然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社团内部,很多成员都缺乏组织纪律性,经常处于临时状态,这种松散的组织结构也会影响高校社团的发展。二、高职院校社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一)社团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缺乏足够的认识。高职院校的很多社团在构建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与创新创业的联系,社团缺乏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也不够,仅仅将创新创业作为学生活动开展,没有真正与社团融合在一起。一些社团虽然开展了创新创业相关活动,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教师指导,活动

4、的开展并不顺利,指导教师也缺乏对创新创业的先进认识,影响了社团指导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学生也无法在社团创新创业氛围中收获足够的实践经验。(二)管理松散,活动缺乏系统性规划。社团组织的松散性特征导致社团管理无法像班级管理一样具有高效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需要有系统性培养计划,而不能松散地进行,但是社团本身的形式特征导致约束力较差,很多活动无法按时完成,一些社团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往往是盲目、缺少计划的,同时社团指导教师以及负责人的更换都可能影响活动的开展。(三)缺乏资金支持,影响教育效果。很多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都缺乏资金支持,而资金的欠缺也会导致很多创新创业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很多高

5、职院校的社团活动经费都源于校团委,总体活动经费有限,很难满足每一个社团的实际需求,而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资金支持,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配套的资金运作机制,学生的一些想法无法实现,一些创新创业项目无法开展。资金的缺乏也导致一些创新创业策划活动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无法进入实践环节中,这些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创新创业活动,也会使实际的教育成果大打折扣。(四)从事创新创业的教师专业能力欠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效果与教师的实际水平直接挂钩。很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缺乏创业的经历以及经验,这就使得教师在指导社团活动时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经验指导。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创业能力指导也仅仅限于讲

6、座和分享经验,不能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经验总结,使得社团活动的开展很难形成真正有效的推动力量。关于校外指导教师的聘用,很多高职院校缺少相关的投入,这也制约了高职院校社团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三、高职院校通过社团力量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策略(一)提高相关认识,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通过社团建设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需要学校的党委组织能够重视社团建设工作,并将开展和推动社团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将社团建设纳入校园的整体工作中,重视社团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这也要求学校能够扶持社团开展多样化、多形式的相关活动,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根据自己

7、的兴趣选择适当的社团,尤其需要注重对创新创业类社团活动的扶持。在校园政策层面上,学校党委组织要给予社团足够的支持,强化内部的交流,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给予师资力量上的指导,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除此之外,依托于社团这一重要平台,学校也可以将创新创业活动和社团工作的开展融合在一起,例如组织宣传活动以及创业设计大赛等,让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经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让学生到企业中参观的社团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入社会,了解创新创业的社会趋势,激发创业的主动性。学校也可以号召广大社团参加学校的科技文化月活动,让所有社团都能够基于自身的特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在科

8、技文化月中贡献自己的创新创业经验以及研究成果,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能够具备扎实的应用能力,同时树立创新创业的远大抱负。(二)投入专项经费,加大扶持力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认识到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尤其对于创新创业项目来说,更需要加大相关的教育成本投入,才能够看到实际效果,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将社团经费的相关支出纳入校园年度预算中,从而确保创新创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费用的投入除了包括直接对社团经费的扶持之外,学校也需要建立相关的创新创业管理经费的投入。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学生社团的网络化管理,运用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对社团的管理效率,发布相关的政策,邀请校外的企

9、业家或者专门的创新创业研究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和分享。这部分的投入往往是无形的,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能够提高校园社团的管理效率,在资源以及设备等方面给予创新创业项目更大支持。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教师来说,学校也可以增加对其的工资补助,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带动师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之中。(三)多方谋划,打造创业生态联盟。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能够获得更多应用能力的锻炼,对于创新创业项目来说尤其如此,这种实践能力的塑造,需要在学校阶段就能够有相应的训练以及指导。所以,对于高职院校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说,校方要能够在校园内打造关于创业的生态联盟,注重相关的宣传教

10、育,从而实现学生在学校以及就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在这方面,关于生态联盟的打造,学校要注意到各个社团之间的联动,让学生能够成为生态联盟的主体,注重社团的建设,让社团的活动成为学生创新创业和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校方也要认识到,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在校园内建设相关的创业实践基地之外,也要与校外的企业积极合作,让学生能有更多将创新创业项目带到校外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开拓视野以及思路,与自身学习的专业、兴趣相融合,让社团能够成为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的重要平台。(四)优化创业导师团队配置,提升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社团活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教师本身要

11、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素养。很多学生在社团中感到创新创业指导不够的原因,也在于教师无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一些社团活动的创业目标甚至是与实践有很大脱节的,这种创业导向的偏差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纠正。从高职院校领导的層面上看,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不断优化创业导师的团队配置,除了要有善于理论指导的教师,也要拥有更多富于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创业教育以及指导,这样才能够让社团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强化对就业以及创业的认识。综上所述,面对社会环境的转变,高职院校也要做出积极的调整,融入更多创新创业的因素,帮助学生提升创业能力,让学生以社团作为重要的平

12、台,更新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学校在经费以及相关投入上加大力度,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从而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更强的实战能力,在进入社会之后拥有更为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傅贻忙,曹雄彬.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市场,2017(36)2李淑君,刘毅.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7(14)3车明浪,马轶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4钟燕瑾.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3)5孔庆淇.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创业社团建设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责编 丁 梦)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