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化学科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属选拔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考试 一、试卷与命题 1、命题依据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程标准》),广州市编制了《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化学考试大纲》),《化学考试大纲》包括了考试目标、考试方式、试卷结构以及考试内容范围 为帮助我市初中化学教师更好的执行《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不断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具体内容,2008学年我市研制出版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化学)》(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化学)》),并于2009学年秋季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试行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就是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和《评价标准(化学)》而编制的。
2、命题原则 (1)贯彻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课改实验区2004年中考和中招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 (2)体现新课程理念,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将包括讲授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 (3)体现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选拔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考试)的性质、特点 (4)强调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的实用性,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教育价值突出对化学学科思想、基本观念、学科研究方法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5)注重引导师生用好教科书,发挥教科书的教学功能 3、试卷结构 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试卷中,考试性质和学科说明、试卷页码、总分说明、考试时间、答题要求说明等内容齐全、准确,试卷语言表述简明,试卷中每道大题后注明该题的小题数以及每小题的应得分数,答题卡留有足够空间便于学生答题,试卷及答题卡的设计规范。
4、试卷题型、题量及分值 第1 页(共34 页) 自2006年来,试卷的题量都是29题(大题),题量适中,题型结构也较为稳定 5、试题内容、分值分布 表2: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双向细目表 第2 页(共34 页) 第3 页(共34 页) 6、试题特点 (1)覆盖全面,分布合理,突出主干 试卷符合考纲规定的要求,考点内容的覆盖率达90%以上,题型配置和内容比例保持基本稳定,考查了九年级化学的主体内容,考查了主要的、重要的学科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 选择题考点常规,不偏不怪,紧扣学科基础知识,全面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学生的达标水平非选择题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典型性质有全面涉及,对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检验、对比实验探究等典型化学实验类型有全面涉及,对分类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等化学核心观念有全面涉及 (2)立足基础,立意新颖,注重思维 化学用语是中考的必考点,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主要考查方式为了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描述得更清楚,化学工作者创造了大量化学符号(元素符号、微粒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然而化学符号显然不是化学知识本身,而是一种比文字更简便的表征化学知识的工具。
为了引导教学中保持宏观、微观、符号三者的统一和协同发展,本试题中化学用语的考查全部置身于具体的化学变化情境中,例如第8题是以制取氧气的具体情境考查化学方程式包含的信息,第21题是以CO在工业上冶炼金属的具体情境考查化学式是如何描述物质组成的,第23题是以镍镉电池回收的具体情境考查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事实 金属活动性顺序、pH的含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选择题的常考点,本试题中关于这些考点的创新之处是挖掘了教材中的有关实验,赋予了这些考点新颖的背景,如第13题的背景是金属活动性探究实验,第16题的背景是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实验,第17题的背景是浓硫酸稀释、肥料鉴别等探究实验这些变化突出了实验的教学功能的多重性 本试题中关于实验板块的考查,在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实验方法的考查,学生不仅要熟悉教材中的重要实验内容、实验现象与结论,还要力求从教材实验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比如为什么选择这些试剂?实验步骤的依据是什么?实验装置设计的原理是什么?例如第22题考查了教材分组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的设计原理,第26题考查了气密性检查、排水法收集气体、防倒吸尾气处理等一系列与气压原理相关的实验的基本原理,第27题考查了气体制备与收集装置的设计原理,第29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实验设计能力。
(3)联系实际,凸显应用,图文并茂 试题重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化学的应用价值例如第2题物质分类的考查联系了可再生能源乙醇,第7题联系了日常生活中对人们有益或不利的物理化学变化,第10题囊括了铁、铜、铝等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及其用途第22题直接引用了几个月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次损失重大的火灾事件,凸显化学知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令人悲痛的是,不久之后我国江苏省又发生了一次死伤特别惨重的金属粉尘爆燃事件,再次警示我们学校教育在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中应有怎样的承担第23题所涉及的关键元素镉近几年常常见诸报端,其中大多数都与水污染、食品污染相关,这些负面事件逐渐扭曲了人们对于化学学科的认识,也让年青学子们无法形成科学观念,本题传达的一种认识是,除了少数恶性事件外,大多数都是在利用化学为我们做有用的事情时,未能合理解决废物排放和资源回收问题而导致了负面影响 试题信息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图文并茂,实物图、模型图、装置图、示意图、坐标图、流程图等化学学科学习和研究常用的表征工具全部都有出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的养成,懂得从各种信息呈现形式中获取其本质意义,这种强调学生自学和阅读能力的命题特点也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大势所趋。
第4 页(共34 页) 第 5 页 (共 34 页) 二、考试基本情况 1、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教育测量要求,0.70≤信度≤0.85可用于团体比较,信度≥0.85才能用来鉴别和预测个人成就或作为本试卷全卷信度为0.93,是一份高信度并能鉴别学生学习成就的试卷 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整体特点与近年一致,90分以上人数较往年多,对于优生群体的区分不显著,各示范性高中均能获得优质生源满分人数也多于2013年,按所占总人数比例看仍属于合理范围 图2 全市分数段人数统计及分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