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213903502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牛国良备课课件 第14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牛国良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配套课件内容提要 v经济周期的含义、类型与预测v经济周期的成因v乘数-加速原理与经济周期v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v经济增长模型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类型与预测v经济周期的含义v经济周期的类型v经济周期的预测一、经济周期的含义v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指一国总体经济活动中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v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以及失业率、利息率、批发价格、零售总额等一系列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显示出来。v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v一般将经济周期划分成两个主要阶段,即衰退和扩张。v衰退(recess

2、ion)是经济周期下降阶段,一般定义是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的下降,它开始于顶峰而结束于谷底。经济衰退的特点v()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同时,汽车和其他耐用品的存货会出人意料地增加。v()对劳动的需求下降。首先是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其后是解雇工人以及失业率升高。v()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v()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v扩张是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它开始于v谷底,结束于顶峰。美国1919年以来的经济周期二、经济周期的类型v根据一个周期的长短将经济周期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v(一)朱格拉周期(中波) 平均长度约为 年v(二)基钦周期(短波) 年一次的短周期,又称基钦周期。v(三)康德

3、拉季耶夫周期(长波) 平均长度为年左右的长期波动,这就是长周期,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四)熊彼特对三种经济周期划分的综合v熊彼特认为长周期的不同阶段(指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仍然存在中周期的波动,而中周期的不同阶段仍然存在短周期的波动。v每个长周期包括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个短周期。(五)库兹涅茨周期v周期长度在1525年之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这也是一种长周期,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三、经济周期的预测v为更精确地预测未来,经济学家们转而用计算机来运算经济计量预测模型。一个经济计量模型是由一个系列代表各种经济行为的方程组成,使用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推算。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成因经济周期理论概况

4、:外因论与内因论几种主要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理论概况:外因论与内因论v外因论是在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要素的波动中寻找经济周期的根源v与外因论不同,内因论则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经济周期的机制。二、几种主要经济周期理论v(一)货币学派将经济周期归因于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和收缩v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信用扩大、贷款增加时,生产扩张,供给增加,收入和需求进一步上升,物价上涨,经济活动水平上升,经济进入繁荣阶段。由此引发通货膨胀,银行体系被迫收缩银根,停止信用扩张,贷款减少,订货下降,供过于求,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在萧条期,资金逐渐向银行集中,银行采取措施扩大信用,促进经济复苏。v(二)乘数加速模型v乘数加速模

5、型认为,外部冲击通过乘数作用以及加速原理得以传导(萨缪尔森)v乘数加速模型说明的是乘数和加速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v(三)政治性周期论v政治性周期论将经济波动归因于政治家为重新当选而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操纵。v(四)均衡经济周期理论v该理论宣称,对价格和工资变动的错觉使人们提供的劳动总是过多或过少,从而导致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卢卡斯、巴罗、萨金特)。v(五)真实经济周期理论v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某一部门的创新或劳动生产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会在经济中传播,并引起波动。v这种古典式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主要是由于总供给冲击造成的,而总需求对于经济周期来说并不重要。v(六)供给

6、冲击理论v当经济周期是由于总供给的改变而引起的时候,供给冲击理论(高登)便出现了。v(七)创新周期理论v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张,投资膨胀,引发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消失,银行信用收缩,投资下降,直至经济衰退。v(八)心理周期理论v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凯恩斯认为,人们对经济前景乐观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第三节 乘数加速原理与经济周期v加速原理v乘数-加速模型一、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v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而加速原理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v加速原理是论证投资取决于国民收入(或产量)变动率的

7、理论。可用下列公式来说明加速原理:v式中, I代表总投资,它分为净投资即新增加的投资I和重置投资即折旧D。v净投资I取决于加速系数a和本期收入Yt与上期收入Yt的差异,这种投资是由国民收入的变动而诱发出来的,就是在乘数原理中介绍过的“引致投资”。v为什么收入变动会引起投资的变动呢?v收入(或产量)的增加或减少,与投放的资本设备有密切的关系。v例如,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生产100万美元的产品,需要200万美元的资本设备,于是资本与收入(产量)之比为21。v这就是说,如果收入增加100万美元,就需要投资200万美元。v在此,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或产品增量)之比,称为加速系数或资本系数,也叫资本产量比

8、率。v设a为加速系数,I为投资增量,Y为收入增量,则:v这就说明,加速系数(a)等于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v这里说的投资增量,是指引致投资,或称净投资,而非投资总量。第n年产产量资资本量 净净投资资重置投资资总总投资资1100200-20202120240402464314028040286841603204032725160320032326150300203010v第一,投资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而不是产量变动的绝对量的函数。v第二,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v第三,要使投资增长率保持不变,产量就必须维持一定的增长率。v加速原理说明了产量(即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是影响投资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

9、。还应该指出两点:v()影响投资的因素不仅有产量,还有其他,诸如资本家的预期、风险、投资成本、利息率、技术进步等等。v()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如果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加速原理无法发挥作用。v另外,加速作用是双重的。当产量增长速度加快时,投资增长是加速的;当产量增长减慢或停止增长甚至减少时,投资则加速度地减少。二、乘数加速模型v(一)乘数加速模型的推导v乘数加速模型就是把两种原理结合起来,以说明经济周期的原因。这一模型表述为这样一个公式: Yt-现期收入,Ct-现期消费, It-现期投资, Gt-现期政府支出。现期消费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c和前期收入Yt现期投资取决于加速系

10、数a 和消费的变动CtCt再设现期政府支出为既定的,即:(二)乘数加速模型的含义v第一,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v第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引起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v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减缓经济周期的波动。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v()调节投资。v()影响加速系数。v()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第四节 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v经济增长的含义v经济增长的评定v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一、经济增长的含义v经济增长就是给居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这

11、种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以及这种进步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v()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服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v()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v()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现代经济增长的六大特征v第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呈加速增长的趋势,但人均产值的增长率要高于人口的增长率。v第二,受技术进步的推动,生产率不断提高。v第三,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不断提高。v第四,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v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成为各国追

12、求的目标。v第六,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平衡的,贫富差距在拉大。v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中给经济增长下的定义是:v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也可以说,当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时,就是实现了经济增长。v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总结出经济增长的个趋势:v趋势:资本存量增加的速度远比人口和就业量的增长速度快,并导致资本深化。v趋势: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实际工资水平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v趋势:从长期看,工资与薪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略微有所上升。v趋势:实际利率和利润率有较大波动,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但在20世纪它们没有表

13、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v趋势:按照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产出比率应稳步上升。v趋势: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储蓄占GDP的比率和投资占GDP的比率一直是稳定的。v趋势:不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国民产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二、经济增长的评定v在评定经济是否增长时,不能简单地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是否增加而确定。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研究的是经济中的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现象,短期内观察到的经济增长现象并不能说明长期内经济是否增长。v经济发展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每个周期内,经济发展都要依次经历谷底、扩张、顶峰和衰退。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v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

14、激励)v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v资本形成(机器、工厂、道路)v技术变革和创新(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v(一)人力资源v在生产中劳动力投入包括劳动力数量和质量。v(二)自然资源v这里所指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等。v(三)资本形成v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一般都在新资本品上大量投资;大多数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1020的产出都用于净资本的形成。v(四)技术变革和创新v经济增长除了依赖于三个传统因素外,还依赖于第四个重要因素即技术变革和创新。v技术变革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变革或是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v技术进步并不只是简单机械地找到更好的产品和工艺流程,相

15、反,快速创新需要培育一种企业家精神。第五节 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新经济增长模型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v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可以把战后增长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v第一个时期是世纪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探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途径。v第二个时期是世纪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v第三个时期是世纪年代之后,这一时期研究了经济增长的极限,即经济能不能无限增长,与应不应该无限增长的问题。v经济增长理论的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

16、,经济学家建立了许多增长模型。v20世纪60年代之后经济增长理论进入停滞时期。v20世纪80年代之后,经济增长理论才又有了新的突破。v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v第一,增长理论与发展理论是有区别的。v第二,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因素的内在化。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v这一模型简称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在20世纪40年代分别由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来的。他们所提出的模型基本相似,故称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v第一,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本品。v第二,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为固定技术系数,即它们在生产中的比率是固定的、不能互相替代。v第三,规模收益不变,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不存在收益递增或递减。v第四,不考虑技术进步,即生产技术水平是既定的。(二)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G 代表国民收入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S 代表储蓄率,即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C 代表资本产量比率,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v多马模型是GSa ,其中a是资本生产率,即一单位资本的产出量, ,所以这一模型与哈罗德模型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