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化经典研读》之《老子》知识点总结(学生习题)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60KB
约6页
文档ID:212111831
《文化经典研读》之《老子》知识点总结(学生习题)_第1页
1/6

《老子》知识点1.作家作品(1)老子(约前580—前500),姓 ,名 ,字 ,又称 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吏,晚年辞官隐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受益颇多老子第一个提出把“ ”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老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观察到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命题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老子的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2)《道德经》的主要内容①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千文》,即《 》,也叫《 》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 》,下篇为《 》,合称《道德经》《道经》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

1.易误读字观其徼   见素抱朴 受国之垢 舟舆无所乘之 为而不恃2.通假字见素抱朴3.一词多义道名绝属见而4.古今异义(1)名可名,非常名古义:今义:程度副词(2)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古义:今义:失传的学问;高明而独到的学问(3)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古义:今义:不吉祥5.词类活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名可名,非常名欲以观其妙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少私寡欲弱之胜强小国寡民6.文言句式道可道,非常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莫柔弱于水莫之能胜欲以观其妙以为文不足7. 文言词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同谓之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绝圣弃智民复孝慈以为文不足见素抱朴其无以易之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正言若反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