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11930964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自然情怀 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说明】统编新教材(必修)以人文主题统领,打 破文体界限;以任务群为学习旨归,聚焦语文学科知识 学习。本设计初衷既紧扣新课标,又结合教学实际,立 足于单元学习任务,以统编教材的课为单位,一组一组 设计教学。第十四课任务主题学习鉴赏作品,感受不同侧面。 第十五课任务主题把握作者感情,领悟作品内涵。 第十六课任务主题探寻民族审美,体会文言之妙。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设计者:郭卫一、教学指南(一)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眼中的自然美;品味赏析语 句,感受散文语言

2、之美并体味作者情思。2. 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 比较阅读两篇写景散文名篇的各自之美。(二)重点难点通过文本细读,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 融合。(三)课时安排4课时(四)课前研学1. 预习作业速读课文,圈画这两篇散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 作简要点评。2. 阅读指导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状物类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 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突 出的特点是语音优美,富于文采,用丰富的想象不受时 空限制,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影响读者,散文“形散神不 散”,表达力强,感染力强。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

3、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 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 下的文章。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 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 “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文章写 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 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 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 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 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3. 写作准备运用课上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去描摹某种风景 美物,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4. 知识清单(1) 走进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

4、浙江富阳人。郁达夫是新文学团 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 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 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 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 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中短篇小说:沉沦(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集: 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 集闲书等。(2)故都的秋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8月17 Ho当时,郁 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当时日本侵略者要 求将察哈尔省沽源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划归热河省。随 后,不断地向第

5、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相继制造了两次“察 东事件”。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 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 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 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 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3)走进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文学研究会” 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 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 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 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 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

6、自然景色 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 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 记伦敦杂记等。(4)荷塘月色写作背景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 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 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 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 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 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 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 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 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 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

7、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 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 作者心灵上的折射。(五)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我们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 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对于写景状物的散 文并不陌生,读懂文章内容不是难事。一般同学也能说 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 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对于感受散 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鉴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能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情就更难。因此,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分析写景、体会情感、注重审美。二、过程设计第L2课时(一)情境导入1. PP

8、T展示秋天景色的图片,请同学说说对秋天的直 观感知。2. 说说你知道的:秋天的诗词。悲秋诗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 铃)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 宋玉.九辩)颂秋诗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 暝)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 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3. 为什么描写同一个对

9、象,感情色彩会截然不同? 点拨:景物与语言皆为情感服务,为作者的感情所驾 驭。文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昔人论诗,有景 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二)理清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1. 播放课文朗诵(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理清结构。)2. 问题一: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什么特点? 引导分析:文章12段对比写出了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3. 问题二:文章结构如何划分?引导分析:总一 (1-2)分(3-12) 一总(13-14)忆 秋一绘秋一恋秋(三)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五幅秋 景图(学生分组讨论)。1 .问题一:阅读第3段,体会本段如何体现了故都秋 的特点,

10、并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引导分析: 清“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悲凉“一椽破屋、破壁腰中”“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这一幅秋景可概括为:庭院秋景图2. 问题二:阅读第4段,体会本段如何体现了故都秋 的特点,并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引导分析: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 觉得清闲”静“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 叶而天下知秋”这一幅秋景可概括为:秋槐落蕊图

11、3. 问题三:阅读第5段,体会本段如何体现了故都秋 的特点,并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引导分析: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秋蝉的残鸣,衬托 了故都的静。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蝉的悲 凉、高洁“的文化内涵又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故都处处 的残鸣之声唤起了郁达夫的悲凉之感。这一幅秋景可概括为:秋蝉残鸣图4. 问题四:阅读第610段,体会本段如何体现了故 都秋的特点,并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引导分析:悲凉“灰沉沉的天底下,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 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秋雨转凉,人生几何?凉的不仅是秋雨,还有已到中 年的作者,天

12、气转凉,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人到 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旧梦豪华已化烟,渐趋枯淡入中年”因此转凉的秋雨 更包括作者内心的悲凉。这一幅秋景可概括为:秋雨话凉图5. 问题五:阅读第11段,体会本段如何体现了故都秋的特点,并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引导分析:“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 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 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秋日胜果只是暂时的,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秋 天的胜果只会让人想到冬天的严寒。这一幅秋景可概括为:秋日胜果图(四)活动2:体会作者,悲凉”情感。1=1. 指导学生诵读“可是

13、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提示停顿、重音和语气,让学生读出“悲凉”,奠定感情基调。2. 在五幅图景中选择“庭院秋景图”“秋雨话凉图”这两 幅图景来让学生细细品读其中的“悲凉味”。 选择破屋、破壁腰、蓝色牵牛花、尖细疏落的秋 草做审美对象,是契合作者内心的悲凉的,这是“以情驭 景”的笔法。补充: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都属于冷 色调,故能体现出悲凉的秋味。 看青天、听驯鸽的飞声、往院子一坐、细数一丝 一丝的日光,这些读起来是比较清闲的,貌似和“悲凉” 没有关系,这时引入王安石罢相之后写的两句诗“细数落 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来体味清闲背后的落寞情 绪,以诗

14、证文。 “秋雨话凉图”中找到的关键词如“灰沉沉的天”“凉 雨,“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等等都只能感受到“凉”,那么 “悲”在哪里呢?引导反复诵读都市闲人微叹互答的两句 话,读出儿化音“天儿”,把“了”读成“咯”,拖长,品味 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歧韵”来得正好”?引导体味这句话 深沉的语气背后深沉的情感。比较一下,如果熟人相遇这样说“今儿又下雨了,真 凉快啊”,还有那种深沉的语气吗?引入辛弃疾的“如今 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 句诗,来引导体味这语气背后深沉的悲凉之叹。(五)活动3:理解作者“悲凉”的原因?1.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 艳之色有,繁市之

15、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客观方面: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北京秋天的自然景色。主观方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导 致郁达夫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跟郁达夫个人气质抑郁善感有关。早年丧父, 日本十年生活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跟郁达夫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 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 遁世文学。主观、客观方面决定了作者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发什 么样的情感。2. 知人论世(作者及其经历介绍)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恋,秋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这样写,也和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 1921年9月到加深对作者情感的把握。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 艺运动,进行进步文学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 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待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隐居 山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本文正是写于此时,所以 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识尽愁滋 味”,不写不休。爱国之人,多愁善感之人,具有平民意识的人,细腻 的人,具有丰厚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