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4693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开放性教学探究中国当代文学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几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开放型的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当代文学课程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以此为向度开展当代文学课程创新,对人文学科的教学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更有利于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要求的“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创新人才。一、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大学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指中国1949年以来的文学,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正如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指出:“中国当代文学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它在高校汉语言文学

2、的学科教学研究中,永远是一门年轻的和不断发展的学科。”这一说法概括了中国当代文学是文学类诸学科中,最贴近生活,对现实生活的感应最快、最敏锐的学科之一。所谓开放式教学,从形式上讲,指打破以往把文学教学完全作为封闭的课堂活动,延伸课堂空间,即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以及网上学习来进行。就教学内容而言,由于当代文学范畴的当下性,教师讲授的内容不仅可以是来自教材的作品,也可以来自当下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就课堂师生关

3、系而言,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师生平等。由于许多作家作品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尚无客观定论,因此,尽管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同为中文专业必修课,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必像上述其他三门课程一样以积累知识、继承经典为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文学认识社会、体验人生的能力,侧重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使之有能力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进行学理性评说。因此,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在文学史知识的记忆,而在于教师与学生都具备积极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前提下,共同完成对文学史知识及问题的阐释和理解,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中

4、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开放式教学正是适应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重点的模式。教学方法不应拘泥于“告知式讲授,接受式学习”,而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其应用能力为旨归。将文学课的教学与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具体课程学习中得到提高。二、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创新的实施模式(一)采用多层次教学开放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有开放的学术视野。对于当代文学教学内容的观照需要有“大文学观”视野,即建立与各门相关学科之间相联系的整体意识。当代文学是古今中外不同文化、文学因素合力影响

5、下的独特载体,其独特审美品质和人文内涵需要教学者将其放置在世界文学背景下,从多种维度予以拓展性阐释,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也非常利于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融通古今中外的广阔文化视野,更深入地认识当代文学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将它置于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其次,对于当代文学的教学,针对目前当代文学的教学多是面向建国初至20世纪90年代这段历史的现状,教师也应将目光投向90年代以后直至当下的文学,努力关注当下不断产生的各种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发展前景。开放式教学重视启发性的、思考性的教学。笔者认为,在对当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可以采用分层次

6、教学。即将总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块。一是文学概况类的内容,比如当代文学建国初的文艺概况及作家构成,建国初的文艺理论论争及几次大的文艺批判运动,由于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才可以宏观把握,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二是关于具体的作家作品解读,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合作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探究与讨论。开放教学讲坛,在教师讲的基础上,应有学生的讨论、咨询和答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撰写读书报告和小论文。并多组织学生进行形式不一的学术讨论会。三是教学内容之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由于当代文学内容的丰富复杂,且处于发展之中,而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讲

7、授全部内容,有大部分的作品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教师可以开列书单,让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自主性学习。分层次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优势与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二)采用双题化教学双题化教学是指采用“专题化”和“问题化”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传统的当代文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文学史梳理、文艺思潮、作家作品等,教师在讲授时往往容易混杂一体。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对当代文学的把握趋于零散混沌,当然也无法使其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笔者认为,要突破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思路,必须在对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章节和时间限制,以某

8、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将分散的知识综合归纳,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启发式教学,优化教学内容。专题内容的设置既可以是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如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专题,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原因,把它放在古今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链条上加以考察。也可以是中观论题的专题概括,如新时期文学理论思潮专题;也可以是微观的作家类型分析,如王朔与大众文化思潮、余华与先锋小说专题等。当代文学作品的层出不穷,文学现象的纷繁复杂展示给了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空间。问题的来源是多向度的,可以是教师预设的问题,也可以是在课堂环境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时学生的

9、存疑。问题化教学其实质就是以教学中呈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教学过程。问题化教学策略能够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研究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与文学判断力,在问题的探究中深入中国当代文学的特质把握,也锻炼了其科学思维能力,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三)采用情境化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的激发他们的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体验是培养兴趣的前提,良好的情感体验往往推动着兴趣的生成,而兴趣正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在课堂中营造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往往有

10、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使得影像资料越来越普遍地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与传统的纸质资料相比,影像资料更生动多彩,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比如教师讲到建国初的文艺批判运动时,给学生播放了电影武训传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批判的背景及过程录像;讲到杨朔散文。刘白羽散文时,可以给学生欣赏相关散文的视频朗诵。在当代文学课中,教师适度地穿插影像资料使教学内容情境化,无疑有利于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使学生主动去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采用情境化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师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等情境化技术,也指学生可以亲身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比如组织学生作为课堂主讲,上讲台讲解某一文学专题,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展示完成讲解。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外实践活动,如野外采风,到作家故里寻觅作家成长的文化踪迹,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家的文本创作。还如话剧编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编演能力、协作能力;还如鼓励和指导学生成立文学社团,如读书社、诗歌社、话剧社、儒学社、影视文化传播社等,打造实践交流的平台,多样化地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应用实践能力发展。-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