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3696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创”教育的哲学浅析 【摘要】“三创” 教育 提出多年,在武汉大学实践的效果也较为理想,本文就三者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明晰了三者的 理论 内涵。同时,也浅析了三者间的关联性与区别性。【关键词】“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武汉大学多年来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本,在创造、创新、创业,即所谓“三创教育”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形成新世纪创业人才培养模式-“KAQ模式”,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的模式。其中,知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2002年,教育部正式确定武汉大学等9

2、所高校为全国“三创教育”的教育试点。武汉大学提出的“三创”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 研究 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和教学,通过增强学生自主 学习 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 社会 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依托跨学科的实验班或“基地”造就“三创”人才,是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的一大特色。自1992年9月开始,中法 经济 双学士学位实验班以来,武汉大学先后开办了人文 科学 实验班(又称国家人文科学教育基地,下同)、数理经济实验班、数理 金融

3、实验班、世界 历史 实验班、WTO实验班、中西比较 哲学 实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国学实验班、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以及即将举办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实验班等,创立多种学科复合型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学实验班为例,该班旨在培养系统掌握我国传统文学、史学、经学等基本知识,熟悉当今世界人文科学基本走向,掌握 计算 机及互联网等 现代 技术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教学 内容 上采取精品课、实践课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管理手段,以鼓励促成学生早成才、快成才、成创业人才。围绕培养“三创”人才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学习竞赛、科研发明竞赛的“创新学分制”,即学生公开

4、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习学术竞赛奖和社会实践成就奖等,经专家评定后可授予相应学分,计入总学分,以此可抵修部分选修课。此措施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积极动脑动手开展发明创造。截止 目前 ,武汉大学学生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创造各级各类发明竞赛中已获得多项大奖。一、“三创教育”之理论内涵1.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意识培养。意识是观念,是精神,是欲望。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价值诉求和精神意向。创新思维培养。思维使人理性,理性产生 方法 ,

5、方法产生路径。思维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思维要有创新性,创新性的思维又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标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重点在:一是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 问题 有多种多样的思路;二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三是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设想。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是创造之源。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

6、,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创新情感及人格个性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更主要是人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活动。以情感意志为特征的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活化人的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个性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求新求奇的思想情趣和丰富的人间情怀等。2.创造教育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特征,人之为人的最基本、最深刻、最完整的统一本质,就是人有自由自觉的、千姿百态的、现实的实践创造活动。20世纪以来, 发展 与培养人的创造

7、精神及创造能力受到学者们的格外关注。20世纪30年代,创造学在美国诞生;15年后,创造教育学诞生。创造教育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培养与形成。”从根本上说,创造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实行优化教育,发展人的优秀本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创造教育的社会功能与职能。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地认为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或者说,这三大功能点也可以归并到社会生产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两大职能中。创造教育不是改变了教育的社会职能,而是强化了它的职能,这也是由创造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创造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通过他们使教育更好地

8、为社会生产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今日之创造教育,以培养千百万具有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它属于高效性的教育。这种高效性与普通人才相比,体现出群体性、多样性、突破性和层出不穷性等特点。3.创业教育创造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典型特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形势日益紧迫的今天,培养能够自主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型人才的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1989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北京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即后来普遍赞同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定义及其内涵。所谓“创业教育”,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创

9、型的人格精神及其个性得到充分激发和增强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独立生存与发展本领的培养,促使他们大胆走向社会并改造社会。在现阶段,我们的高等教育应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英文 为enterprise 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究其含义,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显然,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

10、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2)即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才,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3)强调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非要求所有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公司 企业 ,而是在于强调当下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创造精神培育为宗旨,并通过传授创业知识与技巧,让受教育者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 规律 及其涉及的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帮助他们理性地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及其人生路径。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在于以人的创造精神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开发为核心,通过多种教学、非教学、培训的方式,提高人的创造品质,改进思维技巧,训练人们掌握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创造性地

11、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增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三创 教育 ”的 理论 共性与个性“三创教育”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1.“三创”教育之共同思想原理从总体看,“三创”教育遵循的基本思想原理是一致的,即都是以脑 科学 、心 理学 和教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脑科学。根据科学实验观察,人脑的发育具有一定的 规律 。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发育,应当掌握大脑各个发育的关键时期,提供感觉信息输入、运动型活动和营养物质等良好的条件,使大脑的可塑性得到最大限度的 发展 。关注学生的脑力开发远比使用更重要。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

12、人力资源的程度与速度呈正比的。脑功能的开发从创造学意义上说意味着:挖掘脑功能的生理性潜能;激发脑功能的能动性潜能;提高脑功能的训练性潜能,“三能”齐发,对于提升人的创造潜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心理学。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包括体魄、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 影响 及培养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指出,每个精神健全的人都有普通创造力,具有伟大创造力的属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力是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的创新教育,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 内容 。培养青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 研究 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创造思维不仅是

13、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它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培养分散思维的集中思维,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培养青年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同时,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激发青年的创新欲望。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培养青年健全完整

14、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即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青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培养青年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这种乐趣能使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一个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必然视 学习 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当然不会有创新成果。教育学。卢梭说,我们生而软弱,因而需要力量;生而无能,因而需要他

15、人帮助;生而无知,因而需要理性。所有我们缺乏的东西,所有我们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都是教育的赐予。人的创造性智慧生成依赖于教育,而有效教育又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 教育学理论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三创教育”思想及其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开拓了教育学理论的新研究领域,它所要求的新型知识与课程体系及其实践教学,还特别丰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2.“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关联性及其区别性“三创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概念,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割裂。“三创教育”概念内涵的完整性与关联性。创造是想出新 方法 、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取得新成绩的一切思想和作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思想和作为,通常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是指“创造的革新”,强调在原有知识、技术和技巧等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创业则多是指创办和开创某种事业,是一种将创造、创新变成产业和现实的活动,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只有“创业”才能把创造和创新的成果发挥实效,落到实处。可见,创造、创新、创业具有的内在关联性,给予认识主体一种“新”的感觉,都含有“创”的成分,但“创”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