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0607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过剩还是不足?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适切性分析 表3 各国博士授予数量与GDP、人口和学术授予数量的比值关系国家博士数GDP人口(千人)GDP与博士比(%)人口博士比(%)美国(2014)540701741903188603.225.89加拿大(2013)645617867351602.775.44英国(2015)2278028400644501.252.82德国(2015)2921833500817701.152.79法国(2014)1367528300662002.074.84澳大利亚(2015)862712400234901.442.72日本(2015)15684412001270902.

2、638.10韩国(2015)1307713900510701.063.90中国(2015)5811310860013746201.8723.65数据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人口数据来源于官网;美国博士授予数来源于美国博士调查数据(SED)。四、我国学术岗位对博士的需求预测从国别比较的角度已经确定了我国博士培养规模不足的性质,为了更准确的确定我国博士供给不足的程度,本研究通过分别分析学术岗位需求的情况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采用狭义的学术职业定义,将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视为学术职业从业者主体,并未计算科研院和企业科

3、技研发人员对博士的需求。我国学术岗位扩张性需求、替换性需求和提升性需求的具体情况如下。(一)扩张性需求持续存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存在持续增长的扩张性需求。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7%12,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定到2020年要实现毛入学率50%的目标。考虑到我国小学普及教育程度非常高,本研究将我国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在校生数作为计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基数,根据已有的小学生数可以预测2018-2028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数量。从表4中可知,2018-2028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数量长期稳定在170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将通过增加

4、高等教育入学人口的方式实现。如果以1700万人为学龄人口基数,要达到5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意味着我国需要新增高等学校招生人数39.1万人。如果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中规定的高校非艺术类学科18:1最低达标生师比计算,意味着每年需要至少新增2.2万名专任教师。另一方面,即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水平达到50%的水平,进入普及化阶段,但依然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平均的毛入学率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到2016年多数OECD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70%。13因此,扩张性高校教师需求将是我国持续性的教师需求来源。同时当博士学位已经成为进入普通本科高校

5、的基本入职门槛时,新增的专任教师需求必须通过足够的博士供给扩张才能实现。表4 我国2018-2028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预测小学入学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预计高考年份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一年级学生数(万人)17501761172116621714175117271701165917291752数据来源:2006-201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二)替换性需求逐步扩大替换性需求取决于现有专任教师的规模和年龄结构。我国高校教师数量的快速增长出现在1999年之后的高等

6、教育大扩张时期。按照我国高校教师女性55岁,男性60岁的退休年龄,本研究将5155岁年龄组的专任教师视为临近退休年龄组。图1 临近退休年龄组历年专任教师数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普通高校专任教师5155岁的数据,如上图所示,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临近退休年龄组教师逐步提升,2008-2012年基本平稳,2013年开始迅速提升。2016年度我国高校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中5054岁年龄段专任教师数已达193369人,3039岁年龄段人口更是达到346789人。临近退休年龄组人数,二十年间增长了4.9倍。2013年临近退休年龄组人数的迅速增加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大扩张时期入职的专任教师已

7、经开始逐渐进入退休阶段,按照历年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如果延续我国现有专任教师女性55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的强制退休政策,我国高校专任教师退休人数从2002年每年的6400人,发展到2018年的40000人,并且按照我国现有的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未来十年退休人数还将不断增加。低速发展的博士生培养规模势必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替换性需求规模。(三)提升性需求缺口巨大在学历提升的隐性需求方面,我国存在大量在职教师学历提升需求。早在2003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专职人员(含全职教师和行政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不含第一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教师已占57.5%7。而在中国,201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普通高校专

8、任教师学历数据显示,我国160万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只有366289人,占比只有22.9%。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我国2016年度各高校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的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数据可知,虽然“985”和“211”工程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经较高,但是大量其他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博士教师比例不足50%,大量中西部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率甚至不足15%。我国现有的专任教师群体中依然存在大量在职获得博士学位的需求。博士招生指标中每年都应该预留一定的名额满足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需求。我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总数需要扣除委培博士的数量和非学术岗位就业的数量才是有效的学

9、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数量。持续的扩张性需求,逐渐扩大的替换性需求和长期存在的提升性需求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来逐渐增长的学术性就业岗位需求,按照计算结果,在剔除在职博士毕业生和选择非学术岗位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之后,我国每年至少需要4.7万名全脱产博士毕业生才能满足博士需求的数量。显然,我国目前年均5.5万人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量无法满足学术岗位需求。并且随着替换性需求的扩大学术岗位需求总量还将上升。五、政策建议为了提升我国博士培养规模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从博士培养的供给侧调整角度提出三条改进建议。(一)我国应该适当增加博士培养规模我国现有的博士培养规模和增长速度已经无法满足学术性岗位和非

10、学术岗位增长的需求。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调整限制博士培养规模增长的发展政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水平预测我国年度博士需求数量,在支撑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加快博士培养规模的扩张速度。(二)调整博士培养区域结构在博士培养规模不足的大背景下,区域博士培养结构的不合理将加剧高等教育资源欠缺地区的供给不足问题。我国博士培养资源最为丰富的北京、上海、江苏等少数东部省市,通过充足的区域内博士培养规模和较强的学术劳动力的吸引能力已经形成了区域内高校教师市场供求均衡的状态。与此同时,大量中西部省份由于省域内博士培养规模不足和学术岗位吸引力有限,高校教师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博士培

11、养规模的过程中,应该在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审核和博士培养数量增加等方面给予中西部更多的资源倾斜,同时考虑各省的支撑条件,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抓手,支持区域内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增加区域高水平大学博士授予数量。(三)预留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名额虽然我国“985工程”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了专任教师博士学历提升的工作,但我国高校专任教师总体的博士率水平依然不高,尤其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本科高校依然存在大量专任教师学历提升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占据博士培养名额多数的“985工程”高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博士生培养的质量,相继提出限制在职博士生比例的规定。限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名额将阻碍大量地方本科高校在

12、职教师学术发展的路径,不利于我国高校师资队伍整体学历水平的提升。因此,博士授权高校应该通过预留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名额的方式保障我国地方本科高校专任教师需求。注释:原始数据中美国博士学位授予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因此,本研究使用美国SED的统计数据中的学术型博士授予数据进行了替换,以保证各国统计口径的一致性。2013年开始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改成5054岁。参考文献:1Gokhberg L, Shmatko N, Auriol L.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 Force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6:

13、343.2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2: OECD IndicatorsM.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2: 109.3赵世奎,沈文钦.中美博士教育规模扩张的比较分析基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博士教育发展的数据分析J.教育研究,2014(1):138-149.4Cyranoski D, Gilbert N, Ledford H, et al Education: The PhD factoryJ. Nature, 2011, 472(7343): 276-279.5Kobayashi S. The Ph. D. as a profe

14、ssional: current status and issues concerning the early careers of doctorate holdersJ. Japan Labor Review, 2011, 8: 46-66.62007教育部公报.教育部关于做好2007年招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EB/OL.(2008-04-25)2018-08-18.7袁本涛,王顶明,刘帆.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究竟大不大基于中、美、英、台的历史数据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53-58.8牛梦虎.中国博士教育发展规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9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EB/OL.2018-08-18. 10范巍,蔡学军,成龙.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7):79-81.11Bowen W G, Sosa J A. Prospects for Faculty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M.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