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和行秋的鉴赏秋词和行秋的鉴赏 秋词(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楼房清入骨,岂如春光嗾①人狂 行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注:嗾,使 (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意境却不相同刘诗的意境-----------,徐诗的意境---------两空均不超越6个字4分) (2)请扼要赏析徐诗的艺术方法4分) 【参考答案】 ⑴ 洁白清雅 闲适喧嚣 ⑵ 徐诗采用以动衬静的方法,用鸣蝉、飞叶来烘托环境的安静安谧,然后体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1)这两首诗都写秋天,情感基调相同吗?请简答2分) (2)请简析刘诗后两句的艺术方法和徐诗前两句的艺术方法4分) 参考答案: (1)刘诗的情感基调是清雅(“典雅”“赏识”“赞许”“高昂”也可)徐诗的`情感基调是闲适(答“清闲”也可) (2)刘诗后两句用了比照反衬的方法(1分),用“春光嗾人狂”来与秋天作比照,反衬出秋天的清雅素净1分)徐诗用了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的方法(1分),用鸣蝉来烘托环境的安谧安静,然后体现人的闲适之情。
1分) 赏析: 《行秋》则运用动态衬托的写法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动衬静整首诗以动为主,又辅之以鸣蝉、飞叶来添加动感,到达以动衬静、动态相生的艺术作用二是以人物外在的动与内涵的静彼此衬托诗人听蝉、赏溪、观叶,“动”无处不在,而这种“动”又与心里的静紧紧相连因其“心”静,才有赏景的情味;因其“心”静,聒噪的蝉鸣才变成了动听的筝音;因其“心”静,一叶生浪的纤细改变才未逃出作者锋利的目光因而,动景的描绘也反衬诗人闲适安静的心境全诗用动态衬托的方法,烘托出一种淡远安静的艺术气氛,映射出人物的心境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