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566154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本 探求有效教学 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学生为本”探求有效教学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异构的反思摘要:本着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前提,相信每位教 师都在尝试探究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使得自己的教学能更加有效.通过 亲自参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同课异构的活动,针对 课题引入的各种设想,得出同课异构与有效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 对于不同的生源素质,灵活地选用相应的教学设计.就此次的参 与,谈一点个人对有效教学的体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也许适合的才是更好的.关键词:一元二次不等式有效教学 同课异构作为刚刚毕业的一位年轻教师,高中数学教学于我而言是一个全 新的挑战.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却有幸参加了名师工作室,更荣幸地是 参

2、与了其中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异构的讲课.同课异构 指的是对着同一个课题,面对着同样水平的学生,不同的教师采取不 同的构想,大家在比较中提高,相互学习,扬长避短的一种有效的教 学研究方式.下面我就结合此次经历(选课题一备课一上课)谈谈自 己的感悟.一、教学框架设计的“纠结”作为新手,首次接到这个任务顿感压力山大,同时又激动能有这 样的学习机会,总之内心很矛盾.对于课题的选定倒是按日常教学的 进度很容易就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第一课时,接下 来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备好课.首先,针对该课题我自己将其教材及教参相关内容通读了一遍, 查阅了高考考试大纲及新课标,上网参考了相关的教案与课件,对于

3、 课题引入萌生了三个这样的构想:思路一:网络兴趣铺垫,直接利用教材引例:某同学要把自己的计 算机接入因特网,现有两家ISP公司进行选择,A公司每小时收费1. 5 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公司B的收费原则是第1小时(含恰好 1小时)收费1.7元,第2个小时内收费1. 6元,以后每小时减少0.1元 (若用户一次上网时间超过17小时,按17小时计算)一般来说,一 次上网时间不超过17小口寸,所以,不妨假设一次上网口寸间总小于17 小时,那么一次上网在多长时间以内能保证选择公司A的上网费用小 于或等于选择公司B所需费用?提炼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模型生成 概念,再通过“三个二次”提炼解题方法.(设计

4、意图:结合教本,就地取材,从比较普遍的“网昭收费”问题 讲起,再提出“网络收费”问题,贴进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讨论过程中归纳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模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 源于生活”.只是这样有点照本宣科的嫌疑,并且因为学生的关系,这 样设计势必会花费相当的时间来探究这个不等关系.)思路二:编写阅读材料,创设类比情境.在类比结构特征中生成概 念,在类比共性特征中提炼出解题方法:(1)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利用图 像法求其解):问题1你能由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类比得出一元二 次不等式的概念吗?(2)用图象法(数形结合的思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实例(动手操作):

5、问题2你能从以上两个实例中概括出用图象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基本步骤吗?(设计意图:充分利用阅读材料,阅读的主要目的有两点:(1)通 过阅读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类比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2) 从阅读材料中概括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将“三个一次”的关 系类比、迁移到“三个二次”的关系,从而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这 样设计可能显得有些脱节,直接劈开了课本的引例进行课题引入,但 最终还是会回到引例体现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实际应用 价值一-服务于生活.)思路三: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二次函数:如何画图象和图象的相关 性质.给出三组具体的二次函数y = ax2+bx+c,先要求学生动手画 出

6、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说一说:白变量工在什么范围取值时,函数 值y等于0?大于0?小于0?教师再借助几何画板与学生共同探讨完 善相关结论,经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过程适时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 念,并使学生对图象进行直观感知,借助图象读出相关不等式的解集, 探讨“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 再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行推广普及 完成表格.(设计意图:此设计可以说是思路一中的一部分,考虑学生的关 系,舍弃了从实际问题归纳出数学模型的引入,直接从具体二次函数 图象直观感知引入相关概念再探讨求解方法.但是这样操作可能有些 突兀,衔接上要下工夫捋顺,使得其

7、自然过渡,不过有限时间内知识 容量相对容易完成.)二、“尴尬”的试水课针对以上三个设想,对于新手的我来说难以抉择,经过向各位老 教师请教听取若干建议后,暂时确定先以“思路一进行试讲。试讲 前一直担心:试讲面对的学生相对最终讲课的学生的学情较好,面对 这样的差异,只有通过试水课进行灵活的调整.精心备好课,在工作室 的安排下,讲课如期进行,参与听课的多是工作室的教学前辈,目的是 把关,帮助打造精品课堂.上课时,本打算按原计划进行,但是计划没变化快,该班学生都不 带课本,没法进行阅读定向自学,这是超出我的意料的(小尴尬了一下, 可能我真是有点照本宣科了),只能及时调整为由我抛出该实际问题 请学生帮组

8、探讨解决!整堂课上下来,容量相对紧凑,选题稍难,但因 学生学情较好(比正式讲课的学生较好),算基本完成教学设计内容.课后,工作室的前辈对此课进行了研讨,针对我的教学驾驭能力 及听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议我的教案进行调整:类似“思路三”进行 调整重新备课.对比另一位同事的同课异构,使得该课题具有研讨价 值,而我本人受益颇多,正逐步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三、完课 “殊途同归”之感经过儿夭的修改与准备,新的教案完成,对此案进行了一次试讲, 又进行微调,最终定稿正式讲课,对于新手的我来说讲完课真的是松 了一口气,虽不能尽善尽美,但也算尽力而为,面对完全不同的三个 班级的学生学情,尽力找寻适合学生本身的有效

9、的教学.纵观此次同 课异构的讲课任务,对同一内容,采用了不同思路设计,各有特点,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故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 况.俗话说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论以何种思路进行上课,最 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实现“以学生为本”探求适合他们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教师在研究教材的 同时,更要研究学生,清晰准确地寻求教与学的切入点,通俗讲,能让 学生学会知识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反之,任何华而不实、脱离学生实 际的教学都是无效的.由于学生本身的学情参差不齐,所以很难绝对 地说哪种教学模式一定就是最好的,充其量说是普遍适用,个人认为 适合的才是更好的.就此课题

10、,此时我这样上课了,但下一届的学生我 可能就不这样设计了,我得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尽量设计 适合他们的方案.四、教学反思在上完课,专家点评,同事指导后,再查阅相关资料,执笔时对于 此课题的教学设计又有新的想法进行分享:(1)此前的思路一引入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但对于教 材中网费这一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抽象出相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面向不同层次的生源素质操作起来教学效果不尽相同,未必能达到理 想效果.若定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在备课时教师可对现行 教材进行处理,并不照本宣科,遵循教材体系,体现出“用教材”的思 想.也许可以这样设计:面对很一般的普高生源,教师可自己设置

11、一个 相对较简单的贴进学生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甚至可以暂时借用该应用 题的“外壳(某同学要把自己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现有两家ISP 公司可供选择,公司A是上网尤小时收费共1.5X元,公司B是上网1小 时共收费迫茶元,那么上网多长时间能保证选择A公司的上网费用 小于或等于选择公司B所需的费用?)使得学生相对容易的列出一个 不等式.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争取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实现高效教学.(2)目前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是上好这个知识点的最佳方法,用数 形结合法可观察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是用“等”来解决“不等”而 得到的,那么如何更好的运用呢?有由“三个一次”之间关系类比、 迁移至“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探

12、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的教学 设计,也有给具体二次函数让学生动手画图直观感知并探讨“三个二 次”之间的关系,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推广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设计. 但因学生的关系,如果需要的基本知识工具铺垫不到位,那么探究也 就无法进行,达不到预期效果,也许直接给图直观感知也未尝不可.二次函数的几种类型:观察图,当自变量在什么范围取值时,函数值y等于0?大于0? 小于0?这样可能可以节约学生画二次函数图象的时间(一部分同学根本不 会画,并且最终求解不等式只需用其简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 在求一元二次方程和解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中的作用,为接下来的探 究做好铺垫,使得课堂时间高效化不至于浪费掉.以

13、上是本人参与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同课异构的 一点感悟,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一些道 理,以后的教学中希望能更客观地实施于教学:不同的生源素质 备用不同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合的才是需要的,有效 的,任何华而不实、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是无效的.如若定位高 了,显然有拔苗助长,急于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嫌疑,其结 果与新课程“螺旋上升”的理念背道而驰,造成“欲速则不达”; 若定位低了,又不能使得课堂高效化,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较好 的数学思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白白浪费时间.(3)此次同课异构是我参加工作后首次自己参与讲课,与之前作 为听课者感受完全不样,相对之前对于“同课异构”这个术语 的懵懂,这次的实践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同课异构是实施“以学生 为本”探求有效教学的一条绿色通道:同课异构有利于激发教师 的创造,有利于诱导教师反思,有利于关注学生发展.希望以后有 机会多多参与这样的教研活动.参考文献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 .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2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3 章建跃.编后漫笔.中小学数学(高中)J. 2011 (4).4 宁莲华.数学探究学习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