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9842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XXX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让荒山绿起来让群众富起来对平阴县利用市场机制加快林业发展的调查平阴县山区丘陵较多,气候干旱少雨,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多年来,该县一直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 重要举措来抓,虽有一定成效,但难以跳出“年年栽树不 见树”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 的林业发展机制。XX年以来,他们运用市场手段调动社会 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建立多元化投资新机制,林业发展呈 现出新的局面。三年来,全县造林成活率 保存率分别达 到90 % 85%,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达到 26. 2%o林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占农民人均纯收 入的3 0%以上。、

2、林权改制,连片打造青山绿水。林权改制是加快 林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 资源优化配置,平阴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投资权, 搞活经营权”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林权改制,一拍 座山,一卖一条沟,非公有制林地面积达到宜林山地面 积的56. 5 %以上。一是拍卖承包。具有宜林荒山资源的村 集体采取竞价拍卖方式,公开拍卖使用权,获得使用权的 个人或组织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投资投劳,造林植果, 开发利用荒山。二是租赁经营。租赁方按照合同约定交纳 租金,依法经营管理林木。三是股份合作。村集体或承包 大户吸收资金、技术、信息 劳动力等其它有形或无形资 产入股,林木林果收益按股分成。

3、孝直镇承包大户于普才 采取股份制方式融资1000多万元,对孔庄村3500亩荒山进 行综合开发,建起了集观光 休闲、餐饮 会务为一体的 尤寨山庄,不但每年向孔庄村缴纳3. 5万元承包费,还解决 了 1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地处纯山区的李沟乡 在荒山拍卖中采取划分等级、确定底价张榜公示、现场 竞标等民主公开程序进行林权拍卖,全乡山林改制面达到 88. 9%o二、设点定责,实施大规模绿化工程。为彻底改变 “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平阴县把荒山绿化和义务植 树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重点工程项目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 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凝聚植树造林的整体合力。对县 城和乡镇驻地周围的荒山,开展机关事

4、业单位包山头建义 务植树基地活动,并实行了 “一围四定”,即建设围山防护 网,定管护人员 定管护范围 定管护职责 定奖惩措施。 实行县级领导包单位 局级干部包地块责任制,定期调 度,年底验收,统一表彰。对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化,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方式,由城建部门明确沿街单位的责任 路段,按照规划进行义务植树和日常管护。同时,每年集 中开展雨季造林活动,摒弃以往“大呼隆”的传统做法, 由县绿委会统一组织、统一苗木统一标准,做到雨不透 不栽、天不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专业化施工、工程化 造林,确保了雨季造林的实效性。去年以来新建义务植树 基地2 5个,植树140万株,绿化荒山7 300亩。三 利益共

5、享,精心编织农田防护林网。农田林网建 设一直是林业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平阴县经过深入的调查 分析认为,土地延包后,各村农田林网建设的模式大体归 结为两种,一种是集体统一栽植、统一管理,这种方式群 众认为树是集体的,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结果钱没少花, 春天栽上的树到秋后剩不下几棵;第二种是实行“树随地 走,谁栽谁有”政策,就是鼓励土地承包户在地头路边 栽树,这种方式标准不高 效益不大,特别是由于承包地 靠路边的户能栽树,而不靠路边的不能栽,少数人心理上 不平衡,甚至故意破坏,有时因为遮荫问题还大打出手。针对这种情况,平阴县坚持逆向思维想办法,市场手段解 难题,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制定“

6、三不” 政策,建立“352”利益分配机制,使群众从农田林网建设 中获得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激发了群众植树造林的潜能和 热情。“三不”政策,即不承包的户不准栽树,不拍卖的地 段不准栽树,栽树的成活率达不到要求的不给予树苗款补 助;“352”利益分配机制,即对植树预期收益,村集体、 承包户、遮萌户三者按3:5:2比例进行分成,从而把承包 户和遮荫户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 “一家栽树众 家护”的喜人局面。孝直镇的麻召辉高兴地说,“今年我承 包了村里一段路,共栽树700棵,按现在的木材价格算,7 年成材,至少可收入7万元,何况现在木材一年一个价, 年年看涨,这田间路简直成了俺家的绿色银行”。目前,

7、 全县共拍卖田间路240多公里,涝洼荒地1.5万亩,总计 植树18 0多万株,像麻召辉这样栽树500棵以上的承包户 全县有620多户,如今的平阴到处田成方,树成行,林成 网,一派生机盎然。四 突出重点,高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为实现经济 生态 社会效益的融合与统一,平阴县以沿黄,220、105 国道和正在建设的济荷高速 南水北调济平干渠为重点, 遵循市场规律,采取“路段招标拍卖、质量政府监督”的 模式全面展开绿色通道建设,因地制宜,纵深推进,着力 构建层次多样 功能完备 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绿色通 道体系。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主林带种植侧柏 塔松及 长绿灌木,副林带种植银杏、杜仲等经济、景观林木,

8、以 达到保护水质涵养水源的目的。在济荷高速公路沿线, 针对山区多、水源少、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规划实施了济荷高速沿线综合开发工程,山水林田路连片治理,生态林建设经济林建设 道路绿化美化和治山整地综合开发。该工程完成后可使境内60%以上山区变得山清水秀,年增林 业产值3231万元,项目区内农民人均增加收入400元以上。在沿黄滩区1公里非基本农田范围内,开辟了以速生杨等 适合轮伐树种为主的经济林带,确保了黄河堤防安全和防 护林周围粮田的稳产高产,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在国、省道和县乡主干道两侧,以种植优 质、耐旱、抗病虫害树种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形 成立体复层的绿化带,达到护路护堤、绿化美化环境的双 重效果。今年以来,平阴县还组织实施了 “绿色村村通” 工程,并列为县委、县政府XX年十件实事工程之一。为确 保工程质量,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了拍卖承包,目前 全县21 0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已基本完成,共植树35万余 株,从而实现了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全部绿化,让道路连缀 文明,为和谐增添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