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总黄酮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9031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1总黄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验1总黄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验1总黄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验1总黄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验1总黄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1总黄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1总黄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1总黄酮超声波回流法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的研究摘要:对超声波和I口I流法两种不同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超声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银杏叶总黄酮浸提的影响,并 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测定了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超声 波提取方法较I口I流法提取率高。超声波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操作条件是用80% 乙醇浸提,时间50min,料液比L 10-关键词:银杏叶;黄酮;超声波;回流前言:银杏叶是银杏的叶片,含有黄酮类活性物质。根据文献记载,银 杏叶提取物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所含有 的黄酮类物质,可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活血化瘀,抗肝脏毒,抗炎,祛痰,解

2、 热,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多种药理作 用。它的提取主要以回流法为主,操作简便,但费时。本文采用超声波提取 方法并与传统的回流提取方法比较;同时对超声波提取方法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不但提取率高且节省时间。1实 验部分1.1实验目的 1.1.1探讨超声波和I 口I流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率的高低。1.1.2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超声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银杏叶 总黄酮含量的影响。1.2实验原理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我国的银杏资源占世界70%以上。银杏黄酮 是银杏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开发医药、保健食品和绿色化学品的重 要资源。另

3、外银杏叶还含有39种营养及功能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维 生素C、维生素E、胡罗卜素、18种氨基酸、25种矿物质营养微量元素, 其中钙、磷、硼、硒含量较高,其他如人体所需的铁、氟、铜、车孟、锌、 格等含量也较丰富,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E、胡罗卜素、硒、锌、钙等 作为营养性抗氧化剂与非营养性抗氧化剂一银杏黄酮、菇内酯、儿茶素、 多酚类等对保护机体不受自由基所致的氧化和损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 此,将银杏叶作为高营养、保健功能价值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对于提 高银杏叶综合利用率有重要意义。通常银杏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有 丙酮法、乙醇法、色谱法、酶法等,其中酮醇提取法是相当经典的方法, 用醇、酮作

4、提取剂再结合超声波和微波法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方法,由此 本文对两种方法的工艺条件和提取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国内外对银杏(叶、果、夕卜种皮等)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有黄酮类、 二耐内酯、酚(酸)类、笛体化合物、生物碱、有机酸类等70余种化合物。前两类为主 要活性成分。黄酮类主要来源于叶片,含量约为2.5-5.9%,己鉴定出的黄 酮类化合物达44种,其中双黄酮6种,黄酮昔元7种,黄酮昔20种,还 有儿茶素,黄酮昔等。大量的黄酮昔为山奈酚、棚皮素和异鼠李素的单、 双、奏糖昔,如山奈酚-3-O-glu,撤皮素-3-O-glu,异鼠李素-3-O-glu,及三 种首元在3位与芸香糖形成的首,它们是银杏黄酮类有

5、效成分的主体物质。银杏叶中双黄酮类包括银杏双黄酮、去甲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 金银松双黄酮等。双黄酮、银杏酚酸类能与其它化合物形成复合物或有致 敏作用需除去。银杏(苦)内酯类是苦味成分,属二菇内酯,主要有银杏内 酯A、B、C、J、M五种,为银杏的重要有效成分,至今尚未发现其存 在于其它任何植物中,其中M仅存在于银杏皮中。另有一倍半菇内酯为白 果内酯。银杏叶黄酮类物质用稀乙醇溶解提取,转溶于稀乙醇中,经碱性稀醇 稀释后可与1硝酸铝络合成黄色络合物。在亚硝酸钠存在下,该络合物含量(颜色深 浅)与其在波长为500nm时吸光度成正比。与标准芦丁相比较,可求得银 杏叶中黄酮含量。1.3材料与仪器1.

6、3.1仪器:超声波清洗器,索氏提取器,蒸馅装置,烧杯,容量瓶, 移液管,具塞刻度试管,水浴锅,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1.3.2样品与试剂:银杏叶,滤纸,70%乙醇,30%乙醇,5%NaNO2, 10%Al(NO3)3,可见分光光度计,4%NaOH,芦丁标准液1.4方法(银杏 叶中黄酮的提取)将银杏叶烘干,粉碎备用。1.4.1超声波提取法 准确称取银杏叶lg置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80% 乙醇10mL,超声波提取50min过滤,蒸馅回收乙醇,得浓缩液。1.4.2 I口I流热提取法准确称取银杏叶粉末lg置入圆底烧瓶中,加入90% 乙醇30mL,于80C的水浴锅里加热回流3小时,趁热过滤,蒸僧回收乙醇,

7、得 浓缩液。1.4.3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标准液的配制: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5 mg ,用乙醇溶解,完全转入50容量瓶中,摇匀即得0.1 m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准确吸取标准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10 ml 具塞试管中,蒸馅水对照,各加30%乙醇至5 ml。先加5%亚硝酸钠溶液0.3 ml, 摇匀,放置6 mine再加10%硝酸铝溶液0.3 ml,摇匀,再放置6 min。加4%氢 氧化溶液4 mlo各用蒸僧水稀释至10 ml,放置15 min,在波长510 nm处测 定各试管中溶液的吸光(蒸馅水作空白)。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标, 绘出标准曲线图管

8、号0.1mg/ml 芦丁 NaN02 标准液(ml) (ml)A1(NO3)3 (ml)NaOH (ml)芦丁含量(mg)0123450.0 1.0 2.0 3.0 4.0 5.00.3 0.3 0.3 0.3 0.3 0.30.3 0.3 0.3 0.3 0.3 0.34444440.0 0.10.2 0.3 0.4 0.51.4.4总黄酮提取率计算总黄酮提取率二提取液中黄酮含量/银杏叶粉末质量X100%2结果与分析2.1标准曲线的制作X:芦丁含量(mg) Y:吸光度(nm)000.10.3110.2 0.5760.3 0.8790.4 1.1370.5 1.36522.2超声波提取因素影响

9、的分析2.2.1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分别称取lg银杏叶粉末于4个锥形瓶中,以80%的乙醇按料液比1:10在超声波清洁器中提取(30min40min 50min 60min),过滤,收集滤液,测定吸光度,结果如下;X Y30 1.1640 1.17450 1.18360 1.182图1超声波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由图1表明,随着超声波提取时间的延长,提取率呈增大趋势。提取 时间为50min时,提取率达到最大,但随着时间进一步延长,提取率又呈 下降趋势。2.2.2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分别称取lg银杏叶粉末于4个锥形瓶中,以(60% 70% 80% 90%) 的乙醇按料液比L 10在超声波清洁器

10、中提取50min,过滤,收集滤液,测 定吸光度,结果如下;X Y60 1.06270 1.21280 1.2590 1.2173图2不同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由图1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 加,提取率增加,到80%达到最高,但是乙醇浓度在80%以后,提取率呈 下降趋势,说明用乙醇的最适浓度是80%o2.2.3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分别称取lg银杏叶粉末于4个锥形瓶中,以80%的乙醇按料液比(L5 1: 10 1: 15 1: 20)在超声波清洁器中提取50min,过滤,收集滤液, 测定吸光度,结果如下:XY 01:05 1.258 01:10 1.288 01:15 1.26301:20 1.11

11、9图3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由图3表明料液比为L 10时,提取率最大,以后,随着料液比的增大,提取率呈下降趋势。2.3超声波与回流提取方法的比较将超声波与常规回流法的提取结果比较如下图X:提取方法回流法超声波法Y:吸光度值1.227 1.2484方法条件80%乙醇80%乙醇时间3h50min吸光度1.227 1.248 回流法超声波提取法由上表可知,两种不同提取法得到的总黄酮量不同,超声波提取法较 回流法的提取率高。3 .结论以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液在51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为参考指标,通过总 黄酮提取工艺的单因素实验研究,表明超声波提取银杏叶总黄酮比回流法 提取率高,操作简便,节省时间。超声波法

12、提取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50min, 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L 10o为进一步研究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提供理论依据。银杏叶含有丰富的黄酮,具有广泛开发和利用价值,值得综 合利用,应该加强其资源开发。参考文献吕红.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制剂黄酮含量几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0,22(3):3-5.冯晓萍,查忠勇,王槐三.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研究现状J.四川化工 与腐蚀控制,2002,5(2):13.3庄向平等.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提取方法.中草药.1992, 23(3):122-124.廖亮.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方法J.食品科学,2001:94.5 朱蓿薇,侯红漫,刘英新,等.不同提取条件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影 响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2(1):103.6 江德安.叶用银杏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2003,28(4):45-46.7 韩振明,葛梅,王建学.银杏叶提取工艺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2,21:6.8 朱平华.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J.化工生产与技 术,2006,13(6):25-27.9 张喜梅,李琳,陈玲,等.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08(1) :42-45.10 韩振明,葛梅,王建学.银杏叶提取工艺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2,21 :6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