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武术散打项目办赛指南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1.71KB
约20页
文档ID:202410132
武术散打项目办赛指南_第1页
1/20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字〔2021) 205号体育总局武术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关于印发《武术散打工程办赛指南(试行)》的函自治区、直辖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协会:为进一步加强武术搏击类赛事活动平安监管效劳,标准全国 各类武术散打赛事活动的组织管理,提升办赛效劳水平,保护人 民群众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依据《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方法》(体育总局令第25号)、《关于加强搏击类工程赛事活动平安管理工作的假设干意见》(体规字〔2020〕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平安监管效劳的意见》(体规字〔2021) 3号)等文件精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研制 了《武术散打工程办赛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 执行原《武术赛事活动办赛指南》(武术字〔2019) 136号)、《武术搏击类赛事活动办赛指南(试行)》(武术字〔2020) 69号)文件,即行废止特此函告武术散打工程办赛指南(试行)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方法》(体育总局 令第25号)、《关于加强搏击类工程赛事活动平安管理工作的 假设干意见》(体规字〔2020) 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 事活动平安监管效劳的意见》(体规字〔2021〕3号),进一步 加强武术散打工程赛事活动平安监管效劳,提升武术散打工程办 赛水平,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指的武术散打工程赛事活动,是指在中国 境内(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下同) 举办的武术散打工程赛事及相关活动(以下简称武术散打赛事) 比赛性质分为业余比赛、专业比赛和职业比赛业余比赛是指各级各类组织举办的青少年赛事活动和各级 各类群众性赛事活动专业比赛是指各省(区、市)优秀运动队参加的锦标赛、冠 军赛及全运会等竞技水平较高的周期性武术散打赛事职业比赛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实现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举办的,竞技水平较高的各级各 类商业性武术散打赛事第三条 武术散打赛事应当坚持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 合的原那么,按照“谁审批(备案)、谁负责”、“谁主办、谁负 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事III中事后监管,监管与效劳相结合各级体育部门对所辖区域内武 术散打赛事承当平安监管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 职责对武术散打赛事平安监管承当相应责任各级武术运动管理 中心(机构)、武术协会对武术散打赛事平安承当工程管理责任, 负责所辖区域内武术散打赛事的效劳、引导和标准第二章赛事组织者的条件和要求第四条 武术散打赛事组织者应当是政府部门或具有独立 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第五条 组织者应当具有组织武术散打赛事的能力、资质, 包括且不限于以下条件:(一) 应为具有举办体育活动许可的独立法人资质的机构;(二) 应在人员、场地、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承当赛事运 营的专业能力;(三) 应保证有能力提供合格的场地、器材等;(四) 应有协调安排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交通、食宿、会场 等条件的能力;(五) 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当赛事运 营;(六) 无任何违法违规行为记录第六条 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等组织者对武术散打赛事 平安负直接责任,赛前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职责分工主办方 应当建立组委会等赛事组织机制,统筹协调,做好全面组织工作, 并负主体责任;承办方应当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赛事平安; 协办方应当确保其提供的产品、设施或效劳符合质量和平安标 准第七条 武术散打赛事场地空间提供方应当尽到平安保障 义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承当应急救援等救助任务第八条武术散打赛事组织者应当在赛前主动联系本地方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机构)、武术协会,寻求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与效劳,并主动接受监管第三章举办赛事的条件和标准第九条 举办武术散打赛事应当遵循合法、平安、公开、公平、公正、诚信、文明、绿色的原那么,倡导良好的道德风气,恪 守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遵守武术散打工程竞赛规那么中的有关规 定,不得不限工程、性别、年龄、体重级别组织比赛。

第十条赛事申办程序(一)申办国际武术散打赛事,应当按照程序报批,未经批 准,不得申办以下国际赛事需列入体育总局年度外事活动方案,并按照有 关规定和审批权限报体育总局或国务院审批:国家体育总局主办 或共同主办的重要国际赛事,国际体育组织举办的世界锦标赛、 世界杯赛、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涉及亚运会资格或积分的赛 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跨省 (区、市)组织的国际赛事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或与地方 共同主办但由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导的 国际赛事,需列入体育总局外事活动方案,原那么上由有外事审批 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审批地方自行主办,或与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 协会共同主办但由地方主导的国际赛事,由有外事审批权的地方 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审批,不列入体育总局外事活动方案,但 应统一向体育总局备案其他商业性、群众性国际赛事,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那么,根 据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外事手续参加以上赛事人员的来华邀请函、接待通知等相关外事手 续,按照“谁审批谁邀请”的原那么办理二)境外武术组织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武术散打赛事,应当 经省级人民政府体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

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任何组织和个人在 中国境内主办或承办相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武术散打赛事, 应当与中国武术协会协商一致三)除以上规定外,体育部门对武术散打赛事一律不做审批,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外事等部门另有规定的,主办 方或承办方应按规定办理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均可依 法组织和举办赛事机关、事业单位、体育协会举办武术散打赛 事,应当公开、公平、公正选择承办方,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广泛 参与第十一条赛事名称使用赛事名称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 与举办地域和工程内容相一致;(二) 与主办方开展活动的行业领域和人群范围相一致;(三) 与他人或其他组织举办的赛事名称有实质性区别;(四) 不得侵犯他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五) 不得含有欺骗或可能造成公众误解的文字;(六)不得使用具有宗教含义的文字;(七)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使用“一带一路” “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含有政治、外交、国防属性的文字;(八)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全国性社会组织主办或承办 的国际性、全国性赛事活动,名称中可以使用“世界"“国际" “亚洲,,“中国”“全国”“国家”等字样或具有类似含义的词 汇,其他赛事活动不得使用与其相同或类似的名称。

第十二条竞赛规那么举办武术散打赛事,必须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武术散 打竞赛规那么和裁判法》,可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 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 // wushu, com. cn查看下载第十三条场地设施、器材及护具(一)比赛场馆的内场空间至少400平方米;比赛擂台四周 保护软垫外围边线至少200厘米内应保存平整空旷的空间,地面 垂直无障碍空间不少于700厘米;具备赛前热身用房等必要的竞 赛功能用房及相关设施比赛场地光照度1000-2000勒克斯二)训练(热身)用房的内场面积应根据比赛规模配置1-2处面积不少于800厘米X800厘米、厚度3-5厘米软硬适度的软 垫,软垫周围200厘米内无棱角突出的硬物三)武术散打竞赛场地分为武术散打竞赛标准擂台或带围 绳的擂台:1. 武术散打竞赛标准擂台:高80厘米、长800厘米、宽800厘米,台面铺有厚度为5厘米软硬适度的软垫,软垫上铺有防滑 盖单,具体相关条件与技术要求见中国武术协会最新审定的《武 术散打竞赛规那么》擂台应结实牢靠,平整平安假设设置两个擂 台,其间的距离应不少于800厘米2. 武术散打职业比赛围绳擂台:擂台面积(含围绳)为600 X600-700X700平方厘米,围绳外台面延伸出40-90厘米;台 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20厘米。

台面铺有厚度不小于5厘米 的软垫,软垫上覆盖防滑盖单擂台四周须有5根直径为3-5厘 米的围绳固定在四角的立柱上,且有柔软材料包裹整个擂台应 结实牢靠、平整平安四)根据赛事需求配有满足比赛所需要的电子评分系统1 套、高清数码摄像机2台(含三脚架)、仲裁用电视机(或电脑) 1台、配套音响、耳麦、集群 (对讲机)等设备五)武术散打业余比赛和专业比赛运发动必须穿戴护头、护齿、护胸、拳套、缠手带、护裆,青少年比赛还必须穿戴护脚 背职业比赛至少应穿戴护齿、拳套、缠手带、护裆,根据需要 穿戴护脚背,必要时穿戴护头和护胸护具的相关技术要求参见 中国武术协会最新审定的《武术散打竞赛规那么》o第四章赛事组织第十四条赛事组织委员会赛事主办方应当设立赛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 履行赛事主体责任组委会一般由赛事主办和承办单位的领导与 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统一领导和落实赛事的各项筹备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竞赛处、场地器材处、后勤接待处、新闻宣传处、平安保卫处、医疗卫生处、兴奋剂检查处等假设干工作 机构工作机构在组委会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履行各自工作职 责,涵盖的工作有综合事务、竞赛、场地器材、信息技术、媒体 运行、单项协会效劳、运发动效劳、技术官员效劳、计时计分与 成绩处理、体育展示、颁奖仪式、交通效劳、医疗效劳、观众服 务、平安保卫、兴奋剂检查、财务审计、志愿者工作等。

工作机构的设定,可视赛事的规格和规模而定规格高、规 模大的赛事一般要多设一些工作机构,规模较小的赛事可合并一 些工作内容和工作机构,但各项工作内容要在工作机构中表达出 来O第十五条竞赛规程竞赛规程是组委会举办比赛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竞赛名 称、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举办时间、举办地点、竞 赛工程、竞赛方法、参赛方法、奖励方法,以及赛事组织方的其 他要求竞赛规程一般于赛前1个月公布,便于参赛者根据规程 合理安排训练,积极做好参赛准备■■■第十六条 组委会负责审核参加赛事的各类人员资格(包括 运发动、教练员、裁判员、医务人员)人员资格需符合竞赛规 那么的有关规定及以下要求:(一)运发动1. 运发动参加业余比赛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运发动年龄需符合本工程竞赛规那么的要求对于无民 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加武术散打比赛,主办方 或承办方应当告知其监护人相关风险并由监护人签署承诺书;(2) 参加本工程系统训练时间不少于1年2. 运发动参加专业比赛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运发动年龄需符合本工程竞赛规那么的要求;(2) 参加本工程系统训练时间不少于3年3. 运发动参加职业比赛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 年满20周岁且不超过40周岁;(2) 参加本工程系统训练时间不少于6年;(3) 参加本工程全国专业比赛取得前16名或全国业余比赛 前八名的成绩,或省级业余比赛取得前3名的成绩(以成绩册录 取名次为准)。

二) 教练员1. 教练员指导业余比赛和专业比赛,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 本工程初级及以上职称的教练员;(2) 具有3年及以上本工程执教经验2. 教练员指导职业比赛,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 本工程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练员;(2) 具有5年及以上相关工程执教经验三) 裁判员赛事裁判员资质需符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体育竞赛裁判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