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古诗三首本课由三首写景的古诗组合而成,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多姿多彩《浪淘沙》(其一)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江南春》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叹《书湖阴先生壁》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洁净清幽,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裏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色、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起首两句,诗人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到了江南春景中的另外一面——数量众多、 楼宇重重的佛寺,在烟雨蒙蒙之下,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再加上“南朝”二字,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全诗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千里之内的天气景色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有意要把江南春的不同特色浓缩到这短短的四句诗中。
《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他家屋壁上的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前两句写庭院中的景致,表明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也通过手栽花木写出了其生活品位后两句写院外的景色,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样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令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勾勒出诗中描绘的种种情形第一幅图描绘的是诗人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第二幅图描绘了江南水乡风光,近处绿树掩映、酒旗飘飘,远处雾失楼台、烟雨蒙蒙;第三幅图描绘了潺潺流水环绕着绿野的田园风光,一侧隐约可见两位先生坐于清幽的茅屋之中这些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这几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致,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方式学会“涯、莺”二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簸、山郭、排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词之美4.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5.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词之美教学难点1.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1.字词教学学生自主识字为主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学“涯”字时,可以利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教学“莺”字时,可以出示“黄莺”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生字书写教学时,注意“涯”的“厂”字的撇包住“圭”要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词语2.阅读教学古诗课文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本文主要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古诗的教学中,需注意突显朗读的作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录音模仿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中情感具体来说,在学生练读《浪淘沙》(其一)时,可以指导学生读前两句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而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气势;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出诗人欲直上九霄的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
读《江南春》时,前两句应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后两句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读《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要先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教师可出示诗题,指导学生根据意思停顿,如“书湖阴先生壁”全诗都可以用较为舒缓、闲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之感,在读后两句时,节奏可适当放慢,读出诗中的自然田园之美3.表达运用古诗中有许多对偶句对偶的句式整齐美观,对仗工整,读起来节奏铿锵,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运用对偶句,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有音乐美《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学生多读、多理解这一句式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1.结合注释理解“簸”字,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2.查找黄河的相关资料3.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4.查找对偶的诗句5.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会写“涯、莺”二字,理解由生字组词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背诵并默写《浪淘沙》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如何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板块一 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之中。
2.生欣赏图片,师语言渲染: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优美的诗篇!3.师提问:谁来给大家背一背,我们学过的关于写景的古诗词呢?4.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首描写我国山水风光的古诗课件同步出示课题)板块二 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古诗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2.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生字,注意字音是否正确,其他同学纠正读音 涯 莺“莺”“映”为后鼻音;“寺”是平舌音;注意读准“郭”“畦”“闼”的读音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对易错的字进行警示涯”要注意右边撇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士”莺”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鸟”,使整个字的结构稳定、平衡4.生齐读三首古诗,读通读顺板块三 细读古诗,学习《浪淘沙》(其一)1.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课件同步出示课题)2.简介课题:《浪淘沙》是组诗,由九首诗歌构成,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4.介绍作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被称为“诗豪”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代表作有《乌衣巷》《竹枝词》《浪淘沙》《陋室铭》等5.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试读停顿2)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情感和停顿3)指名读,齐读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一、二句要读出壮阔的气势,语调要激昂舒畅三、四句要读出憧憬的语气和豪迈的气概6.分组合作探究,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板块四 精读古诗,感受诗意1.学习第一、二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1)学生齐读,读好停顿2)理解“曲”“簸”的读音引导提问:“此处的‘曲’‘簸’应该怎么读?”“曲”在此处形容黄河弯弯曲曲,应读“qū”;“簸”在此处用作动词,表示颠簸,应读“bǒ”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4)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描写了黄河曲折蜿蜒、奔腾不息的场面。
5)理解黄河的特点学生自由读,并思考: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黄河的姿态?(6)指名回答九曲——黄河弯弯弯曲曲;万里沙——黄河很长、沙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奔腾不息7)师总结:“九曲”“万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万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丽8)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黄河曲折蜿蜒、如万马奔腾般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2.学习第三、四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学生齐读诗句思考:读了这两句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2)学生自由答直上——浪大而高,可以高到天上去;牵牛织女家——在天上,让人感觉宁静美好3)帮助理解诗歌内容指名概述牛郎织女的故事4)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学生默读诗歌,同时给出自读任务,要求边读边思考①顺着黄河往上走,真的可以到织女家吗?②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5)学生自由回答,师小结:不能这里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并不能去到牛郎织女家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明了黄河的雄伟气势3.学生自由读整首诗歌:思考: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魄?4.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调,奇特的艺术想象。
热情地描绘了黄河雄伟、壮观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豪迈气魄5.学生带着感情齐读古诗板块五 课文回顾,背诵古诗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全班齐读3.出示黄河图片,师小结:这首诗借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整首诗4.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学生背诵古诗浪淘沙5.背诵古诗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大自然的美3.能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抓住《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手法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喜欢和老师一起在书本上游历祖国的山水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浪淘沙》,短短一首诗却带我们领略了滔滔黄河的壮阔,去往了恬静优美的天河在惊叹诗人绝妙想象的同时体会到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魄游览了黄河,感受了黄河的汹涌奔流,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探寻祖国的秀美风景今天要学习的这两首古诗就是《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2.学生自读两首古诗,要求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板块二 熟读成诵,学习《江南春》1.过渡: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江南春2.学生齐读课题,解读课题课件同步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3.介绍作者,课件同步出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以七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雄姿英发,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主要著作有《泊秦淮》《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4.读好诗句的停顿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2)教师范读3)指名读,齐读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