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

上传人:zsz****01 文档编号:196808937 上传时间:2021-09-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爱的艺术读后感两篇你了解爱这件事吗?我们身边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曾为它所累,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爱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在发生,我们中间有人正在爱,有人即将要爱,剩下的则在花大量时间谈论爱和等待爱。毋庸置疑,人和人间的情愫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争论,是一个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瑞蒙卡佛认为爱是一种不那么长久的多愁善感,两个相爱的人认识彼此前可能爱过别人,而一旦俩人中的一个不幸发生什么事,活下来的那一个会悲伤一阵子,但他最后还是会进一步恋爱,这样的故事信手拈来。有人说,如果将爱等同于永恒,则两者的概念都会变得空泛起来,因此聪明的恋人们把爱视作海誓山盟的证言抑或甜言蜜语的网罟,语言

2、这样一个虚无浮动的表意系统变成了对抗沧海桑田的慰藉。于是“我爱你”变成了那样轻易就可脱口而出的字眼、那么通俗而简单的词汇。我们有勇气一见钟情,却没有毅力坚持天长地久。爱被我们弄得遍地都是直到我们已经分不清让我们忧伤和焦虑的究竟是爱还是以爱为中心的虚无和空洞,抑或是落入陈腐现实的悲恸。弗洛姆不认为爱是如此普通常见的东西,他通过个人的著作告诉世人,爱绝非那么简单易得,相反是一门不易上手的艺术,一份独立成熟而自足的爱需要经过思考和实践的洗炼。占有爱情的身体不难,而占有爱情的思想绝不容易! 水到渠成的感情就和不劳而获而从容一生一样几乎近乎于神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不可能有廉价的爱情。人和人都

3、是不同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必须通过积累”爱“的经验和磨练,容忍升华彼此的差异,其实爱情本身就是彼此习惯和包容差异的过程,爱情的关系和政治中的关系一样,都是企图在歧异的现实上建立一致的理想。人需要有对爱的认知和实践的执着,一种像小孩学走路般的不间断尝试错误的体验,才能慢慢地经由 学习 在人生旅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爱情。你的爱只能通过创造性思考和想像力的训练,经由不间断实践学习和成长。“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几乎已找不到任何活动、任何企业像爱一样,以如此巨大的期待和盼望来开始,却又如此一成不变的失败。”爱的艺术一书实际上是弗氏从三个方面针对为何现今社会的爱情一再遭遇失败做出的阐释。2 首先他批判了社会中爱

4、的瓦解:由于在后现代的今天,社会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 我们崇尚肉体之爱和被爱的爱情观,那是一种吸引你接近某人的平凡的冲动,任何人都可以频繁地爱上另外一个人,不论是男是女。现代文明的大机械化时代抹杀了人的独特性和工作本身带来的尊严,人们像一个零件一样不停的运转,在无法停歇的空间,像个陀螺般不停旋转,由生到死。人和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第二,我们的爱之所以满地都是,是因为我们把爱的问题看作是对象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参考别人来确定个人,认为爱不再有年纪的差

5、别,觉得投入一段疯狂要趁早,三少四壮五轻亦不嫌晚; 人们还认为爱是个完美的塑身主义者,一旦提及爱,就条件反射一般地把它和被爱的标准联系在一起,是为了要找一个爱个人的人,并以此提升个人的被爱指数:男人把个人塑造得更加帅气、拥有更多权势和财富,女人按照社会价值观的审美把个人塑造得和模特一样纤细、性感、妩媚。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当今世界满地都是的爱情架构在这种物化的价值之上, 一旦外在价值抽离了,爱情的灵魂也开始渐渐出窍。爱不但繁荣地盛开在生活之中,同样充斥在人们的幻

6、想里。大家期盼着爱,期盼着流行歌曲、偶像剧、浪漫的爱情小说里、电影中说的那种爱,剧情结构要强、对白要引人入胜,故事要感人肺腑、赚人热泪,同情共鸣,真心实在,有卖点有看头有情有意,灰姑娘要嫁给英俊的白马王子,灰小伙要娶得到布兰妮斯皮尔斯。每天的生活都在精采的地方待续,旁人不得不满眼羡慕地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看下去。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大家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大家百听不烦。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个人本可以学会拥有爱的能力。“人们往往把那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而爱情只是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的奢望?

7、”在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所有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人们都能够找到个人的影子,心中的恐慌,无力自拔的沉溺以及本能的自卫,从而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想法被那么多同样的人理解和演绎,原来“我们”的爱情如此寻3 常,不就是这样的么- 其实人人都拿着一本勉强称的上文学的爱情著作来要求对方,而个人永远等着带花的王子或者带着财富的公主,来给个人幸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告诉我们,爱越来越变得难以理解的第三点原因,是人们对于“爱”的知识的匮乏,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之爱”的区别。爱这种高尚的艺术本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弄得满地都是,它在本质上必须是出于意志的行为,是一种下定决心,要把我的生命全然委身于另一人的生命

8、,爱这门艺术的基础就在于不能勉强他人迎合个人。假如要改变一个人成为个人心目中的那个人,何不乾脆直接找一个心目中的完美?既然这样的人很难求,爱就更加没有理由如此轻易地表露和存在。改变对方满足个人的要求是一件让对方不快乐的事情,既然你爱他又为何要他受尽痛苦呢?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从爱的艺术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绝非遍地都是的廉价情绪,人们不能把虎头蛇尾式的坠入情网视同永久性的爱情状态。你必须花时间确定对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为爱和信仰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不是一种和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同样也需要理性元素。除了和生具来的部分,还要体会, 学习 . 领

9、悟 , 练习 , 揣摩,先评估个人是否有爱人的能力才有资格谈爱。弗洛姆告戒追求爱的人们,想要有一份丰盛满足的感情,必然要以具备爱的能力作为前提,爱的能力并不来自外在物质世界,不来自车子房子名牌的交换,而是经由自我内在意志的坚持以及长时间和人互动修练得来。“爱是人和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弗氏相信这种创造力中包含四种元素,那即是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爱不该被我们弄得满地都是。爱意味着,当对方希望独处、有暂时的个人生活空间时,个人也能自得其乐,照顾好个人,生活过得愉快充实; 当对方需要个人陪在身旁,一起分享心情和感觉时,则能排除所有杂念,全心全意将心灵交给对方; 当对方沮丧无助能适时给予精

10、神上最大的慰藉和支持; 当对方欢喜快乐,陪着一起高兴、一起开怀大笑。说出爱这个字,意味着彼此祸福和共,患难相扶持,做对方永远的心灵伙伴、精神支柱。“我爱你”这三个字如此泛滥地流俗于世,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过于胆怯和懒惰,没有勇气去承担学习和提升爱的能力的责任。弗洛姆曾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逃避自由中写到:“人之所以无法自我决定,也许不是听不见内心渴望的声音,而是他对于选择之后的自由状态感到害怕。因为,一旦他选择了而获得自由之后,他就必须负起获得自由以后的4 责任和伦理,必须对他个人的选择有所交代。”爱和自由一样,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所以大部分的人不但逃避自由,也逃避真正的爱情。不要害怕在是否说“爱”的

11、问题上作出选择,尤其是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选择。弗洛姆告诉我们,正是这种不敢选择的态度使得政治上的极权主义可以一直不间断存在,社会控制可以彻底被执行,情感生活可以随随便便蒙混过去,就这样凑活过一生。但是爱情何其珍贵和独特,人总该有一场能对别人细说的, 你难忘的恋爱。或许获得这样一份真爱的前提,是说出比“爱”更多的“不爱”,当每个人都意识到爱原来是如此稀缺的资源而并非满地都是,才会舍得为它付出更多,学习更多,珍惜更多。【第二篇】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和草

12、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 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的这句看似和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 后加入美国籍 ) 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 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 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

13、之一。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间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个人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个人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 第二,5 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 第三

14、,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和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个人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很多书中的爱情警句不间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很多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

15、思想为基础,估计个人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

16、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杜绝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而和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我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个人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个人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个人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6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和个人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