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小学语文科教学设计教师:班级:日期:第二 主题单元奇观一、单元训练重点:本单元以“奇观”为主题,选编了三篇课文和一 “语文天地”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 浙江潮红树林是说明性的散文,“语文天地”有六个训练点 本单元教材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细心观察家乡的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教材简析与课时安排:雅鲁藏布大峡谷写出了作者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扎曲”看到的被人誉为“西藏江南”的神奇景观,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 (2 课时)浙江之潮是一篇文言文,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 “浙江潮”的壮观气势,所附的观潮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景象2 课时)红树林写作者在海南岛琼山看到的海上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迷人的景象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让学生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2 课时)“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六项内容:“日积月累” “拓展阅读海市 ” “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和“金钥匙” 这些环节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大自然“奇观”来展开的,不仅让学生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奇观,而且让学生学会在总结中进步4课时)三、总课时: 10 课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能够运用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字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并感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3、情感目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教具准备: 图片、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资料等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谈话铺垫,影片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2、学生全班交流3、教师播放西藏影片,创设情境4、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教师检查课前预习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学生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近在于咫尺、气象万千、突兀”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师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教师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再次朗读课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好标注。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4、学生交流自读疑难5、教师引导:读了课文,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6、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讲评所提出的问题三、理清脉络,学会提纲1、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2、教师引导学生用“先然后再最后”的句式来表达3、教师出示“金钥匙” ,引导学生认识课文提纲4、教师提示,提纲应简洁、明确,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5、学生试写课文提纲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 :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脊青藏高原上第二部分(第25 自然段) :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奇特之处第三部分(第6 自然段) :总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无与伦比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理清了课文脉络,同学们都表现得不错,老师期待你们下节课有更好的表现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回忆内容,问题导入1、教师引导:作者是怎样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2、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出示课件练习,学生完成填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不仅, 而且神奇壮丽;无比伦比)二、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教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快速默读课文, 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 方面介绍的?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然后多读几遍,细细品味。
并在旁边做批注,简单写出你的感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从“不可思议”这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 “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2、学生选择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小组自学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欣赏学习第 1 自然段教师引导:说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雪域高原上的耗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的西藏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学习第 25 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 你一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桌互相讲一讲,谈谈你的理由练读:请你选择自己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说说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要求学生默读 4、5 自然段学习第 6 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呢?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无与伦比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读出自豪感三、拓展延伸,尝一试运用1、教师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2、请学生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学情4、班级交流,教师适时地对学生导游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观看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写导游词,既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去雅鲁藏布大峡谷亲身感受那里美丽的自然景观五、作业布置:摘录本课好词佳句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之最神奇大拐弯大同仁谷传说神奇壮丽世界最后一场秘境无与伦比自然博物馆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峰()博()番()导()锋()搏()翻()异()二、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于理解 ()2、没有能比得上的3、洋溢着浓浓的春天的气氛 ()4、 形容工艺美术、文艺创作、建筑等方面技艺的精巧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个() ,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 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与伦比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的天空,最()的云彩,最()的雪峰,最()的大拐弯,最()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的地方!浙江潮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的 5 个生字,会写 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雷霆、震撼、吞天沃日、若隐若现、人山人海、猝不及防、风号浪吼”等词语2、 背诵浙江潮,熟读观潮3、 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4、 体会文章的比喻、 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5、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热爱自然,亲近的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2、体会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教具准备: 钱塘潮图片或播放视频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视频导入1、教师谈话: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每年八月的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一睹为快今天老师带来了钱塘潮视频,请大家欣赏2、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学习和钱塘潮有关的文言文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谈诀文,整体感知1、教师课件出示“金钥匙” ,指导学法:学习古文,要大声朗读要读熟,最好背诵下来2、学生按照“金钥匙”大声朗读古文3、教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 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把课文读通顺4、教师: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组补充、纠错,教师明确:描写了潮来之时的形、 色、声、势四个层次,刻画了浙江潮的雄奇壮观景象5、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把握古文的读法教师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式(学生领读、自读、品读)读课文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教师出示学习目标: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的伟观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拿“记号笔”3、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5、教师配古筝曲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6、要求学生再读古文,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1、教师小黑板出示,巩固练习浙江之潮,被周密誉为当从远方看时,仅如,再近些则;声音,给人的感觉是因此,诗人杨万里曾说2、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3、教师出示课件,拓展思维对照插图,在文中找找哪几句是描绘图中情景的?说说开头两句与结尾句的关系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浙江之潮?学生谈读后的感受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插图,注意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教师预设:第三、四句是描绘图中情景的。
课件出示“浙江之潮, 天下之伟观也”, “杨诚斋诗云: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学生认真朗读,教师提示:开头与结尾是首尾呼应的关系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体会文章中所运用的夸张、 比喻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谈谈学了本课后的感受教师预设: 浙江潮好美呀,大自然好神奇!五、课堂小结,内化认识教师小结:本课只有短短五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画卷,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希望大家回去后能把这篇选文背诵下来六、作业布置: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日期: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谈活导入1、学生开火车背诵浙江之潮 2、教师谈话: 浙江之潮让我们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现代文观潮 3、学生齐读课题二、对比阅读,初谈感受1、教师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议一议:浙江之潮观潮两者有哪些不同?想一想:观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明确: 浙江之潮是一篇古文,语言很简练;观潮是一篇现代文,描写细致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不定期后的顺序写的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1、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文, 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思考: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过后江面景象会如何?应用“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 ,自读时,里“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
2、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全班交流,共同学习课文学习“潮来前”(课文第 13 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思考: “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各是什么意思?这几个自然段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明确: “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这几个自然段让人感受到江面十分平静,而人们的心情是急切的精学“潮来时”(课文第 4、5 自然段) 教师引导: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交流:潮的声大,浪高教师指导学生自读第4、5 自然段,并找出文中“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写潮的样子”的句子教师指名反馈教师小结写法:按从“远近”的顺序;抓住潮来时的特点“声大、浪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5 自然段3) 学习“潮过后”部分,感知潮的壮观学生自由读第 6 自然段,议一议潮过后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潮来前”这一部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小组内交流看法,全班汇报四、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有了较深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被它的壮,洲以象所吸引。
2、教师引导: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为游客们介绍钱塘江大潮吧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生评价五、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4.5 自然段板书设计: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