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伊迪丝·华顿所著《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

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3KB
约5页
文档ID:193741667
论伊迪丝·华顿所著《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_第1页
1/5

论伊迪丝华顿所著《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 【摘 要】伊迪丝・华顿于1862年出生在老纽约的名门望族,是20世纪早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描写纽约上层社会是她的成名之作的主题,如长篇小说《纯真年代》、《快乐之家》等等而《伊坦・弗洛美》这部中篇小说一反她一贯采用的上流社会背景,而描写了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和纽约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伊迪丝・华顿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伊迪丝・华顿;《伊坦・弗洛美》;叙事艺术 引 论 伊迪丝・华顿(1862―1937)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出生于美国纽约上层社会一个富足的家庭自幼酷爱文学,在父亲的图书室里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这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其著作颇丰,包括25部中长篇小说、87篇短篇小说、3本诗集、一本论文集、一本自传体《回顾》,还有其他文评和译作等等其中有许多作品都是耳熟能详的,如《选择谷》(1902)、《欢乐之家》(1905)、《暗礁》(1912)、《纯真年代》(1920),以及以新英格兰背景的《伊坦・弗洛美》(1911)和《夏》(1917)等等。

其中以《纯真年代》这部长篇小说使其创作达到高峰,因此而获得了1921年度的普利策奖,并于192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耶鲁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的女性 华顿的小说题材广泛,既有描写纽约上流社会的世态风俗,又有真实刻画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和纽约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其小说结构精妙,语言俊美,思想深邃《伊坦・弗洛美》是一部关于新英兰地区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伊坦・弗洛美爱上他妻子细娜的表妹玛提,但由于客观原因,还由于细娜的阻碍,他们只好以死相许,双双自杀,可是自杀未遂,导致他们的残疾,故事以这样的悲剧而结束故事在于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与悲苦生活他们悲惨的命运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的残酷所致,另一方面也在于社会的压制以及机械化导致贫困人生活更潦倒不堪 目前学术界对该作品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从自然主义的角度,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故事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个人只是社会中的一份薄弱力量,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受其双重压制,无法摆脱预定的命运二是从《圣经》原型批评的角度,从人类的原罪观念以及上帝对人的拯救的视角,来分析该作品人物的《圣经》原型通过仔细研读该作品,笔者发现该作品的研究潜质还不止于此,所以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剖析,以弥补该方面的研究空白。

1.从叙事顺序来看伊迪丝・华顿在《伊坦・弗洛美》所采用的独特的叙事话语 小说里一般总是先交待时间、地点,然后再引出人物,因此,叙述时间是叙事话语的重要内容文学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一部叙事作品必然要涉及到两种时间: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而两者之间并不是一致的故事越复杂,两者之间的不一致就越严重而叙事顺序是表现叙事时间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叙事顺序而言,有顺叙、倒叙和预叙三种而在《伊坦・弗洛美》中,很容易看到本文是采取的倒叙的方法,即在叙述过程中打乱故事中事件排列的自然顺序,将过去发生的事放到现在来讲述例如,在《伊坦・弗洛美》中,文章开篇讲的是叙述者就现在这个时间而言对伊坦・弗洛美的认识,及对其的初步印象和大致描述,从各种人口中隐约了解到伊坦・弗洛美的过去,采用这种倒叙的方式,可以增强读者的好奇心,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以便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接着到文章第一节时,完全抛开上文的话题,直接回叙到伊坦・弗洛美和他妻子表妹玛提・息尔味的浪漫情节讲述伊坦・弗洛美到邓尼斯・伊迪所开的供青年女子跳舞的铺面来接玛提的情形而故事情节也没有照现阶段的时间展开,而是又回叙到关于玛提初来伊坦家时的情境,以及隐约提到玛提的出生背景。

这一回叙完毕后,接着又回到伊坦接玛提的情形,而后故事又采用回叙的方式,跳跃时间的跨度,讲述了关于伊坦的女人细娜的细节而到了第二节时,文章才又提及伊坦接玛提的这个时间片断以下各节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得以展开,但其中也穿插了许多回忆性情节利用到倒叙的手法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差距甚大,直到文章最后一节的最后一部份,故事时间才回到叙事时间,才继续回到开篇的讲述之时间中 这种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时间的倒叙可以对故事中人物或事件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例如,在文章的第三、四节中,分别在文章中穿插了倒叙的成分,在第三节中,当讲到伊坦的工作时,又回叙到了玛提来伊坦家帮工的原因又在第四节讲到伊坦和玛提单独相处时,又倒叙到了关于细娜的问题,更细致地介绍了细娜成为伊坦妻子的原因,以及介始了细娜的病情,以及伊坦为什么没有像他当初想的那样到城市发展,当工程师,干一番事业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倒叙以及补充描写,读者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该文章的来龙去脉 2.从叙述人称以及叙述声音的多重性来看该小说中对叙术者的运用的叙事艺术 故事总是要通过一定的人讲述出来,这讲故事的人就是叙事者而在叙事作品中,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人称、视角、叙事声音、叙事方式、以及表述这五个方面来考察。

而叙事人称、叙事声音对这种关系的呈现至关重要下文将从这两方面对《伊坦・弗洛美》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叙事人称,即叙事者以什么样的身份来讲述故事,是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还是一个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因此,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在第一人称中,叙事者处于故事的虚构世界之中,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面向叙事接受者,讲述自己与他人的故事其标志叙事者有第一人称代词“我”而根据叙事者在作品中的地位,第一人称叙事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是作品的主人公;另一种是第一人称叙事者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很显然,《伊坦・弗洛美》的人称采用的是第二种文章中的“我”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我”只是一个到斯塔克菲尔镇上临时工作的人员,初到该值,对文章的主人公伊坦・弗洛美感到好奇,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伊坦的一切经历,借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主人公伊坦的故事这样的叙述人称可以减少作品受叙述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干扰,更客观的描述事实如在文章中,虽然细娜是一个暴虐专横的女人,但整篇文章中都没有透露出叙事者对她的厌恶之情,总是客观冷静地描写她的一言一行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