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悲吴王城 杜牧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注)吴王城:三国时期都城遗址吴王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这 首诗是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游览武昌时所作当时,晚唐江河日下 苏小:南齐时钱塘著名歌妓姹女:美貌的女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首联的 “ 碎” 字化静为动, 写荡漾的水波, 揉碎了倒映在水中楼台的影 子 B颔联实写吴王宫殿里柳枝含翠,歌妓的住所里漂亮的花儿正在迎风 开放 C颈联写人,追问当年那些花枝招展、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子究竟去往 了何地 D前两联描写乐景,后两联抒写悲情,以乐衬悲,给读者留下深刻思 考的空间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 【答案】 1 B 2对吴王城昔盛今衰的悲叹昔日的吴王城宫殿肃穆宅房温馨, 柳翠花开,歌舞升平;眼前“ 国作荒原人作灰 ” ,诗人悲叹之情油然而生 对晚唐江河日下的优虑诗入所处的时代,正是晚唐时期,目睹吴王城 的荒凉情景,联想到晚唐的现状,忧虑之情凝于笔端。
流露出国惑消沉 的情绪,诗人目睛世间的兴衰变化,感受到世态炎凉,表现出一定的消 沉情绪,暗含人生苦短、 要珍惜当前美好的感慨, 人生也像吴王城一样, 美好是短餐的,要珍惜每一天的美好时光,这些美好一且失去,就难以 逐回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 选出“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 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 手法,然后将理解和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B,“ 实写” 分析不当, 应为“ 想象” ,颔联写想象中的景物、 吴王宫殿里,柳枝飘拂,满含翠色; 吴王城内,像苏小那样的歌娃的住所里、漂亮的花儿正在迎风开放故 答案选 B 2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 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 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此题属于 没有给出分析的方向,属于自己分析,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理解诗 句,从诗句和诗意的理解中把握情感,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以有 如下的理解和参考:首联写现中的景物、二月的春风吹拂江面,明亮的 水波荡漾、揉碎了倒映在水中楼台的影子。
颔联写想象中的景物、吴王 宫殿里,柳枝飘拂, 满含翠色;吴王城内,像苏小那样的歌娃的住所里、 漂亮的花儿正在迎风开放,以上两联,描写的景物都充满欢快之意,颈 联写人能歌善舞, 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子究竟去往何方?或者追随谁人而 回?尾联写千百年来,吴王城早已销声量迹,当年的国都如今成了片荒 原,当年的风流人物也已化成了灰烬诗中借咏史来反映现实,既抒发 了对吴王城衰败的悲叹之情、又表达了对晚唐国势江河日下的忧虑 【点睛】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 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 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 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 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 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 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 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 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比如本诗就可以从背景可知:吴王城:三国时期都城遗址。
吴王孙权迁 都鄂县,改名武昌这首诗是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游览武昌时所作 当时,晚唐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