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思政案例一、课程简介《社会保障概论》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社会保障 历史、理论和实务的入门性介绍课程分为社会保障总论与分论两局部,总论部 分宏观阐述社会保障的特征功能、体系构成、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制度模式等, 分论介绍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残疾人保障和军人保障等内容课程通过结 合学科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展的合理性, 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班人二、课程育人目标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分析解读社会保障的基本 特征、理论基础、开展历程、制度模式、运行机制、保障工程和保障水平等内容, 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开展的矛盾统一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专 业知识中,厚植学生的爰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对社会保障相关问题和社会热点 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过度自由化和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及理论观点有更强的甄 别和辨识能力三、章节知识点育人元素挖掘通过恰当分解细化教学目标,以便能够提纲挈领有针对性地充实教学内容 和设计教学方式,课程将教学目标按结构层次分解为两大要求、三个方面、十 工程标和十八个结合点,形成具体的目标框架:两大要 求三个方 面卜项II 标与专业课教学的卜八个结合点一、立 德(一) 增强四 个自信1、道路 自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 社会保障开展的方向规范作用(2)我国社会保障的开展充分表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导 向2、理论 自信(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创立我国社会保 障体系的最高指导原那么和最根本基 础理论(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鲜明特点 和突出成就证明「中国思想政治理 论的先进性3、制度 自信(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表达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文化 自信(7)我国社会保障思想、政策和制 度反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点, 彰显了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特性(二) 厚植爱 国情怀5、历史 中国(8)是最早产生保障的文明之一(9)拥有最完善的古代保障体系(10)产生过最丰富的政府保障实 践活动6、文化 中国(11)民本思想与有为政府保障服 务(12)人伦情理与乡土社会互助保 障7、新中 国(13)慈善文化与民间自发救助活 动(14)传统保障体系近代瓦解的内 外因素(15)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保障 体系的创立、开展和完善二、树 人(三) 牢记初 心使命8、社会 主义初 心(16)强调社会保障的开展和创新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那么和 信仰9、现代 化强国 理想(17)强调社会保障的开展和创新 要能够符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要求10、民族及兴 使命(18)强调社会保障的开展和创新 要能够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四、教学反思总体来说,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有少局部学生 在分析某些专业相关问题时还是会出现不能自觉采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立场方法,出现逻辑矛盾、思维混乱的现象因而进一步挖掘育人资 源和元素,改善育人方法,对增强课程育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十分必要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是在不断总结调整中臻于佳境,为了进一步发挥本课程 的育人功能,未来将从两方面进行优化完善一是更精确地评估学生的教学反 馈,目前对教学结果的评估主要采取观察课堂即时反应并结合作业和考试情 况,未来考虑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座谈和设计教学评估量表的方式量化评估教 学效果;二是更精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即在量化评估教学效果的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更新教学素材、案例,调整理论侧重点,创新教学形式,以使 课程思政教学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育人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