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7MB
约94页
文档ID:398450634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工程绿色施工方案_第1页
1/94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绿色施工导则》 建质[2007]223号;2、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通知 建协【2010】15号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28001-2001;5、《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50604-201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8、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9、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10、《施工组织设计》;11、《工程施工图纸》二、工程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工程 2、工程地点: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 3、建设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4、设计单位:浙江大学设计研究院 5、监理单位:兰州交大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6、施工单位: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12月10日 8、工程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2月10日 9、工程质量目标:确保“飞天金奖”、“鲁班奖”三、工程概况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图书馆工程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

该工程由主体、西楼、东楼组成,建筑面积44998m2,主体八层、东楼五层、西楼六层(含夹层)主体八层建筑高度为39.95m;西楼东楼建筑高度均为23.95m一层设置400人、220人会议室,小会议室,档案室密集书库、自习室、办公室、验收室、编目室、登记室、采编室、分类室、变电所、高压配电室、风机房、换热站、消防监控BAS机房、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西楼二至六层(含三层夹层)均设研究室等二层设信息检索大厅、新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展厅、网络系统办公室、采编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机房等三至八层主体均设公共开架借阅;东楼三层社图书馆办公用房、培训教室、信息共享空间等四层设多媒体报告厅及阅览室、教职工文库阅览室、非书资料阅览室、系统论文阅览室、光盘库等五层设特色文献教学加工中心、特藏书库、钢瓶间、资料阅览室、研讨室等八层屋顶设出屋面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人防警报室该工程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及墙下承台柱基础,机械冲抓成孔扩底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卵石层该工程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Ⅰ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乙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物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中心图书馆、连接体支撑梁和柱及西楼转换框架一级,其余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建筑场地类别Ⅱ类第二章 施工部署一、绿色施工控制目标1、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主要指标目标值1建筑垃圾产生量小于2500t,再利用率和回收率达到45%2噪声控制昼间≤70dB 夜间≤55dB3排放污水pH值达到6~9之间4扬尘措施基础施工扬尘高度≤1.5m;结构施工阶段扬尘高度≤0.5m;5光源控制达到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序号主材名称预算量预算损耗目标值1钢材3016t105.56 t90.48 t2商品混凝土27600m3552 m3414m33木材350 m310 m37 m34模板周转10次周转12次5砌体4000 m3约120 m390 m36周转设施料预算投入量300t240t7选用绿色环保材料使用率大于90%8就地取材≤500km以内占总量的95%9施工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大于50%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序号施工阶段及区域目标值1基础施工阶段用水量<2000m³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用水量<5600m³3二次结构和装饰施工阶段用水量<3800m³4办公区、生活区用水量<1500m³5生产作业区用水量<11400m³6整个施工区用水量<12900m³7节水设备(设施)配置率90%8非市政自来水利用量占总量6%4、节能与能源利用序号施工阶段及区域目标值1基础施工阶段<30000度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用电量<140000度3二次结构和装饰施工阶段用电量<60000度4办公区、生活区用电量<10000度5生产作业区用电量<25000度6整个施工区用电量<255000m³7节电设备(设施)配置率90%5、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序号项目目标值1办公区、生活区面积580m22生产作业区面积7000 m23办公区、生活区面积与生产作业区面积比率8.2%4施工绿化面积与占地面积比率14.2%5原有建筑物与道路和管线利用情况100%利用原有房屋、道路及上下水井6场地道路布置情况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尽可能紧凑布置道路二、管理机构集团公司成立了绿色施工领导小组和现场绿色施工管理小组,集团总公司总工领导小组组长。

现场“绿色施工”创建管理小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集团公司绿色施工指导小组组长:牛昌林(总工程师)集团公司绿色施工课题研究攻关小组 负责人:贺军平绿色施工管理小组组长:胡锦喆副组长:许多富建设单位:兰州理工大学负责人:尚九平监理单位:兰州交大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锦华施工负责人:郁贞年绿色施工专职负责人石文钦项目技术负责人黄珊、张博博资料编制彭菲噪音控制沈衡扬尘控制赵 远水电消耗李锋材料消耗王红林污染控制郑岳各分部分项施工队伍三、绿色施工责任目标分解1、项目经理: 1)、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对承包项目的节约计划负全面领导责任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 2)、确定节约目标和节约管理组织,明确职能分配和职权规定,主持工程项目节约目标的考核 3)、领导、组织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可能节约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并落实负责人 4)、定期召开项目经理部会议,布置落实节约控制措施 5)、负责对分包队伍和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保证分包队伍和供应商符合绿色施工工程的标准要求 6)、实施组织对项目经理部的节约计划进行评估,并组织人员落实评估和内审中提出的改进要求和措施。

2、绿色施工专职负责人: 1)、绿色施工策划; 2)、绿色施工制度的制定; 3)、绿色施工实施措施的编制; 4)、依据绿色施工实施情况制定改进措施 3、生产副经理 1)、根据项目节约计划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节约技术措施,并经常监督检查 2)、负责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对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围墙合理规划,做到文明施工不铺张 3)、合理利用各种降耗装置,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瞒着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发挥施工效率,做到工完料尽和质量一次成优提高施工操作水平,减少粉刷、地坪等非承重部位的正误差 4)、负责对分包合同履约的控制,负责向进场的分包进行总交底,安排专人对分包施工进行监控 5)、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采用工具化防护,确保安全部浪费 4、项目技术负责人 1)、负责对已识别浪费因素进行评价,确定浪费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组织编制节约计划 2)、制定资源管理、节能降本措施,负责对能耗较大的施工操作方案进行优化和业主、设计方沟通,在建设项目中推荐使用新型节能高效的节约产品 3)、积极推广十项新技术,优先采用节约材料效果明显的新技术。

鼓励技术人员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制定施工各阶段对新技术交底文本,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5、环境保护管理员(兼职) 1)、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现场环境标志; 2)依据绿色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反应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做好环境保护过程中原始资料的收集工作 6、节材管理员(兼职) 1)、根据就地取材原则进行材料选择并做好实时记录; 2)、据绿色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跟踪,做好材料节约和资源再生利用的控制; 3)、做好材料节约和资源再生利用资料的收集 7、节水管理员(兼职) 1)、根据劳务合同中节水指标,建立每月统计台账并做好分析考核; 2)、依据绿色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跟踪,对施工过程中容易浪费水的环节做好控制,并做好记录分析; 3)、根据施工阶段做好水资源的利用,以使水资源充分利用 8、节能管理员(兼职) 1)、根据绿色施工方案对现场主要能耗设备进行节能控制,并进行耗能计量核算; 2)、根据绿色施工方案对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做好节能控制; 3)、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4)、根据绿色施工方案对现场临时设施,做好节能控制; 5)、根据绿色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材料运输与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控制; 9、节地管理员(兼职) 1)、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并实施动态管理; 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尽量减少占地;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实施措施保护用地。

四、绿色施工实施措施㈠环境保护1、扬尘控制措施⑴、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自制人工洒水设备,并派专人负责,每天上午洒水两次,下午洒水三次⑵、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土方集中堆放,采取覆盖措施,裸露的场地采用覆盖措施,尽可能利用地方种植绿化带,进行美化⑶、现场土方密目网覆盖避免扬尘,水泥入库存放 ⑷、现场土方及运输车辆覆盖避免扬尘,未采取遮盖措施的车辆禁止出场,路面洒水处理,装饰用砂砌筑堆放区,水泥库房内封闭⑸、泵管布料机清洗用水由混凝土供应厂家回收处理,实验室养护用水用作现场洒水抑尘⑹、楼层垃圾清理时装袋用施工升降机运送至楼下废弃物堆放点,减少扬尘,无从楼内直接将建筑垃圾抛洒到楼外的现象⑺、生活区东侧设生活垃圾站,供生活垃圾存放,办公区门口设封闭的移动垃圾桶,专人负责清理⑻、优化设计,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层原设计为120mm烧结粘土砖,经过与设计沟通,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将120mm烧结粘土砖改为100mm厚保温板,减少了粘土的使用量,保护环境⑼、大门口设置洗车台,出工地车辆必须清洗干净才能进入市区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措施⑴、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⑵、建筑材料必须由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⑶、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3、水污染控制措施⑴、现场设置集水坑、基坑周边设下水管道⑵、泵管布料机清洗用水由混凝土供应厂家回收处理,实验室养护用水用作现场洒水抑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