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经调节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神经冲动的传导学习目标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学习目标阐明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01020304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目 录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本课小结当堂检测新课导入 人群中,突然有人从后面拍了一下你的肩膀,你立即转过头去,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笑脸乒乓球台前,你的伙伴发球后,你迅速击球,在空中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这些行为和动作的完成都是神经调节的结果1.神经调节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准确?问题探讨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效应器传出神经感受器传入神经2.神经冲动产生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01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A.静息电位,极化状态一一+内负外正 在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两侧存在电势差,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即静息膜电位是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也就是说,膜处于极化状态Na+膜外膜内膜外+-+K+K+K+K+Na+Na+Na+Na+K+Na+Na+Na+K+K+K+极化状态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B.发生动作电位期间,反极化 在膜上某处给予刺激后,该处极化状态被破坏,称为去极化。
在极短时间内,膜内电位会高于膜外电位,即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形成反极化状态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内正外负+反极化状态Na+膜外膜内膜外+-+K+K+K+K+Na+Na+Na+Na+K+适宜刺激Na+Na+Na+K+K+K+K+K+Na+Na+去极化去极化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C.复极化,重建膜电位 接下来神经纤维膜又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状态,即复极化状态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内负外正+复极化状态Na+膜外膜内膜外+-+K+K+K+K+Na+Na+Na+Na+K+Na+Na+Na+K+K+K+复极化复极化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 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的过程,也就是动作电位膜外负电位的形成和恢复的过程,全部过程只需数毫秒离子细胞质中的浓度/(mmolL-1)细胞外液中的浓度/(mmolL-1)比值钠离子151501:10钾离子150530:1 钾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而钠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小于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如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外。
细胞膜上的Na+-K+泵,每消耗1个ATP分子,逆着浓度,从细胞内泵出3个钠离子,但只从膜外泵入2个钾离子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造成钾离子外流,对钠离子通透性小,钠离子不能内流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 细胞膜上具有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两种离子通道当神经受到刺激时,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膜内电势升高,造成反极化现象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一一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02+-+-+Na+Na+K+当刺激部位处于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时,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两者之间会形成局部电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二二+-+-+Na+Na+K+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二二 这个局部电流又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这样,不断地以局部电流(电信号)向前传导,将动作电位传播出去,一直传到神经末梢动作电位(神经冲动)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纤维上受刺激部位和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这个局部电流会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这样,兴奋不断地以局部电流形式向前传导,将动作电位传播出去。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各神经纤维之间具有绝缘性方式:过程:特点: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二二本课小结环境刺激使得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细胞内的有机负离子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外2)细胞膜上的Na+-K+泵每消耗1个ATP分子,从细胞泵出3个钠离子,但只从膜外泵入2个钾离子3)神经细胞膜在静息时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但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小1)方式(2)过程(3)特点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第二二节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2课时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学习目标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学习目标用兴奋传递的原理分析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01020304目 录本课小结当堂检测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01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1)概念:1突 触 两个神经元相接触部分的细胞膜,以及它们之间微小的缝隙,共同形成了突触一一 神经冲动树突轴突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一一 (2)突触类型轴突树突轴突胞体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3)突触的组成(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内有组织液)(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1突 触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一一 2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一一 突触小泡的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产生小电位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在肌膜上引起动作定位,肌膜上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动作电位作用于肌纤维,肌肉收缩;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 胞吐使得突触后膜抑制电信号电信号化学化学信号信号电信号电信号3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特点原因是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一一 由于需要信号转换,突触处兴奋传递的速度较慢单向传递突触延搁4神经递质分类不同的神经元轴突末梢可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一一 使下一个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使下一个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抑制5神经递质的去向作用后被酶分解,或被重新吸收到突触前膜中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6神经肌肉接点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属于突触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一一 核多个肌细胞膜:较厚、有皱褶、面积大,有利于接收递质每个小泡含几万个在突触合成的乙酰胆碱神经细胞膜组织液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02什么是成瘾?什么是成瘾?你是否沉迷在游戏中无法自拔?你是否喜欢暴饮暴食?你身边是否有人沉迷于赌博?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酗酒?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大量吸烟?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都要喝大量咖啡?1药物依赖有些药物具有可怕的魔力,往往使一些人着迷,养成用药习惯,这种药物的特殊性质称为药物的依赖性产生药物依赖性的个体为了获得药物的精神作用或逃避停药后的痛苦,会产生不断地摄取某种药物的强迫性行为概念:药物依赖性具有精神性依赖和生理性依赖两种。
分类:种类:麻醉药品类(吗啡、大麻、可卡因等)、精神药品(巴比妥类的镇静催眠药、苯丙胺类的精神兴奋药等)以及酒精、尼古丁等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二二 2毒品成瘾概念: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二二 可卡因的上瘾机制神经冲动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转运蛋白受体 当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出小泡受到刺激,释放多巴胺多巴胺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从突触间隙回收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二二 可卡因的上瘾机制 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可卡因药效失去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转运蛋白受体神经冲动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二二 (1)禁毒方针: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2)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二二 本课小结概念概念类型类型组成组成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突 触触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特点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特点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药物依赖与毒品成瘾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