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篇国际贸易政策

乐***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60KB
约261页
文档ID:116923442
二篇国际贸易政策_第1页
1/261

第二篇 国际贸易政策 第7章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 政策的演变 贸易自由化 二战-70年代 新贸易保护主义 70年代-90年代 重商主义 15世纪-17世纪 ---保护贸易政策 旧贸易保护政策—美国和西欧 超保护贸易政策 19世纪末-二战前 自由贸易政策-英国 3.发展阶段: Ø早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 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 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 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Ø晚期重商主义 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 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 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 ,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为保 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 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 论 4、评价 Ø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 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 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Ø只考察流通领域,没有进入生产领域 Ø国家对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干预,阻碍了资本 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自由贸易政策 1.背景:英国自18世纪中叶开始进入产 业革命,“世界工厂”地位已经确立并获得巩 固,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

在这种状况 下,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便成为英国经 济发展和阻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 一大障碍 这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便要求实行在世 界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政策他们要求其他国家供给英国粮食、原 料和市场,而由英国向他们提供工业制造品 因此,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 废除重商主义时代所制定的一些外贸政策和 措施 2.结果 Ø废除谷物法 1833年英国棉纺织业资产阶级组成“反谷 物法同盟”(Anti-Corn Law League),然 后又成立全国性的反谷物法同盟,展开了声 势浩大的反谷物法运动,经过斗争,终使国 会于1846年通过废除谷物法的议案,并于 1849年生效 Ø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 在19世纪初,经过几百年的重商主义实 践,英国有关关税的法令达一千件以上 1825年英国开始简化税法,废止旧税率, 建立新税率进口纳税的商品项目从1841 年的1163种减少到1853年的466种,1862 年减至44种,1882年再减至20种所征收 的关税全部是财政关税,税率大大降低禁 止出口的法令被完全废除 Ø废除航海法 航海法是英国限制外国航运业竞争和垄 断殖民地航运事业的政策。

从1824年逐步 废除,到1849年和1854年,英国的沿海贸 易和殖民地全部开放给其他国家,至此,重 商主义时代制定的航海法被全部废除 Ø取消特权公司 在1813年和1814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 中国贸易的垄断权分别被废止,从此对印度 和中国的贸易开放给所有的英国人 Ø对殖民地贸易政策的改变 在18世纪,英国对殖民地的航运享有特权,殖 民地的货物输入英国享受特惠关税的待遇在英 国大机器工业建立以后,英国不怕任何国家的竞 争,所以对殖民地的贸易逐步采取自由放任的态 度1849年航海法被废止后,殖民地已可以对任 何国家输出商品,也可以从任何国家输入商品 通过关税法的改革,废止了对殖民地商品的特惠 税率,同时准许殖民地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殖 民地可以与任何外国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英国 不再加以干涉 Ø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 1860年签订了英法条约,即“科伯登”条约根 据这项条约,英国对法国的葡萄酒和烧酒的进口 税予以减低,并承诺不禁止煤炭的出口,法国则 保证对从英国进口的一些制成品征收不超过从价 30%的关税科伯登”条约是以自由贸易精神签订 的一系列贸易条约的第一项,列有最惠国待遇条 款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就缔结了8项这种形 式的条约。

(二)保护贸易政策 1.18世纪末的美国 18世纪末的美国,产业革命进行较晚, 工业基础薄弱,敌不过英国工业品的强力竞 争,要求实行保护贸易主张实行高关税政 策南北战争以后,保护贸易取代了自由贸 易,关税税率不断提高,使美国成为当时世 界上关税税率最高的国家 2.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1)历史背景:李斯特(1789-1846) 19世纪初的德国工业无法与英国相比, 工业资产阶级主张实行保护贸易 李斯特 代表德国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从德国 当时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反对斯密的 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反 对他们所倡导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德国的实施 李斯特主张的保护贸易,并不是无条件 的保护,而是对某些需要保护的幼稚工业才 给予保护,等到这些工业生产出来的商品价 格低于同类的进口商品的价格时,就不再进 行保护;如果被保护的工业在适当的时期内 还不能扶持起来,也就不必再给予保护他 的主张对德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 进作用,在很短时间内就赶上了英、法等发 展较早的资本主义国家 (2)国家发展阶段论 Ø 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发展的 不同特点 Ø经济发展阶段 原始未开化 畜牧业 农业 农工业→保护贸易 德 农工商业→自由贸易 英 自由贸易自由贸易 (3)生产力理论 Ø反对比较成本理论:财富的生产比之 财富本身,不知重要多少倍 购买廉价商品损害生产力发展 短期有利 长期不利 Ø两个家长,两种投资—教育与生产力 Ø国家的作用:风和植树者 甲家长 乙家长 均分土地均分土地 文盲文盲 农民农民 专业人士 农大毕业 (4)政策 Ø工业化 Ø保护对象:幼稚工业(在初步发展阶段且面 临别国的竞争,需政府出面进行保护) Ø保护期限和标准:30年,价格不高于同类 外国商品 Ø措施 Ø逐步提高关税再降低 Ø区别税率 低保护:奢侈品 低保护或不保护:本国无法生产的产品 重点保护:幼稚工业、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 用的工业 三、帝国主义时期的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 19世纪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开 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欧洲许多资本主 义国家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只经历了一 个很短暂的时期一些国家的产品销路发 生了严重的问题,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激 烈竞争,使大多数国家先后走上了保护贸 易主义的道路,纷纷提高关税,以保护本 国的市场,同时在国外市场上进行低价销 售这时只有英国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市场问 题趋于尖锐各国争夺市场的斗争加剧,许 多国家进一步提高关税开始实施许多的非 关税壁垒措施,又一次掀起了保护贸易主义 的浪潮到1931年,在严重的经济危机的 打击下,英国不得不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转而全面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 家实行的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又 称超保护贸易政策)这种政策和垄 断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有 很大的不同: 它不是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而是保护 高度发达的垄断工业,以增强其在国外市场 上的垄断地位; 它不是消极地防御外国商品侵入本国市 场,而是采取种种奖出限入措施,加紧对外 扩张,以占领国外市场; 它不是保护一般的资产阶级,而是保护 大垄断资产阶级 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以凯恩斯主义的保 护贸易学说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者从理论上抨击古典经济学家的自由放任、 自由贸易政策,极力提倡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活动,以取得对外贸易顺差,缓和经济危机 ,增加就业。

第二节 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 演变 一、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 1.一种保护贸易政策,产生于15世纪,16 、17世纪达到鼎盛,18世纪走向衰落 2.基本观点: Ø金银是唯一的财富; Ø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 主义 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实行超 保护贸易政策,采取种种措施,严格限制商 品的进口,关税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 逐步放宽了进口限制,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出 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贸易自由化是指资本 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采取的逐步减低关税 和放松其他进口限制的政策其主要表现: 第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放宽进 口限制,扩大进口自由化,放宽和取消外 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了贸易 自由化的发展; 第二,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范围内大幅 度降低关税和削减非关税壁垒; 第三,在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间取消内 部关税,对外达成关税减让协议,导致关 税大幅度下降; 第四,实行普遍优惠制,发达国家给予 发展中国家以普遍的关税优惠待遇; 第五,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发展中国家后 其他有关国家以优惠关税待遇。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 以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转折 点,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滞涨”的困境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开始广 泛采取并不断强化种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作 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以限制别 国商品的进口这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 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各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甚至导致 剧烈的“贸易战” 三、管理贸易 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贸易政策开 始向管理贸易转变管理贸易是一个新的 范畴,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国 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看,它指的是通过国 际协定、政府间协议、民间协商等方式, 来控制价格、协调关系,以缓和各国间的 贸易摩擦,实际上也是各国宏观经济制裁 的国际协调;另一方面个别国家的政府通 过国内立法,或用双边、多边协调管理的 办法来管理本国的对外贸易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后发展中国家 的保护贸易政策 以普雷维什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学家,从战后发展中国家贸 易条件不断恶化、工业发展缓慢的实 际状况出发主张通过征收关税,改 变进出口商品价格,以改善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条件;主张采取关税与非关 税壁垒措施,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 幼稚工业。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贸 易政策是为了纠正国际贸易中的不平 等的一种手段,它不会妨碍世界贸易 的增长速度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保护贸易政策即加剧了这种不平等, 压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减低了世 界贸易的增长速度 根据这种学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一般的或称温和 的保护贸易政策 1 旧保护贸易政策与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区别 ①不是防御性的保护国内幼稚工业,而是保护国内 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国内外 市 场的垄断地位 ②保护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垄断 资产阶级 ③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化 ¡2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旧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 ¡①保护措施由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转为间接 贸易限制 ¡②贸易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③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 贸易的重要手段 ¡④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实行区域内的 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 ¡3 发达国家外贸政策的发展趋势 ¡①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 ¡②外贸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 ¡③公平贸易,互惠主义将替代发达国家的 自由贸易与多边贸易 ¡④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 ¡⑤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 为推动外贸活动的主导措施 ¡⑥建立经济一体化,实行共同的对外贸易 政策 二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 策 ¡1 进口替代政策 ¡2 出口导向政策 ¡3 横向联合政策 第 8章 关税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关税的定义及特点 ¡关税是指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 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 收. ¡关税有两个特点,一是征收的对象是进出境 的商品,二是关税具有涉外性 二 关税的分类 ---------参考教材P161 ¡第二节 关税的征收 一关税的征收方法 1从量税 从量税税额=货物计量单位数×从量税率 2从价税 从价税税额=进口货物总值×。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