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

ths****5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54KB
约36页
文档ID:52490954
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_第1页
1/36

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1949年至今)本册知识概览和学习要求•中国现代史从本质上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要求我们能够通过教学充分反映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外 交、国防、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的历史发展全过程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第二单元:从新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前,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进行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探索的阶段; •3、第三单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形成 与实践的重要历史阶段 •这三个学习主题概述了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 次和第三次历史巨变 三次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 •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而奋斗 • 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建国后头三年的历史 内容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 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 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新中国在建 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基本任务,巩固了 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 主政权。

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 主主义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本课重点是开国大典----联系实际:国庆60周年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内容: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的 历史意义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 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2.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难点 西 藏 和 平 解 放时间:1951年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首席代表 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3.西藏和平解放是重要考点 第2课 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参战原因: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经过: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美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江边 ,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 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1950年6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五战五捷,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 结束教学重点 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 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克拉克的哀叹: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 议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彭德怀的壮语: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 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 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 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在 1951年所讲的话来形容朝鲜战争 • 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 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 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 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 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 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 义者的决心和信心第3课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发展,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时间:1950年 内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地主也有份地结果: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解放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与“土地改革”相关的文学作品• 《白毛女》 • 《创业史》 • 《活着》 • 《暴风骤雨》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 《平凡的世界》我也 要看 !!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 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

喜儿逃居深山多 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 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 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 (4)如果你是人大代表,针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至少 三点建议.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单元内容是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 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这 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期间有正 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探索经验比如“八大”一次会议 前后一年多的探索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探索,在 “文革‘中仍起作用,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 就也有错误惨痛的经验教训,比如“大跃进”和人 民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 了巨大损失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条件: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原因:工业落后 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 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人才 执行时间:1953年——1957年 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工业:三个第一、鞍钢 交通运输业:三条通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基地:东北形成、沿海加强、华北西北新建 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原因:土改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 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时间:1953年——1956年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农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性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1953年开始,1955年高潮,1956年结束 二、公私合营含义:先共同经营,后通过赎买政策过度为完全公有制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时间:1954年~1956年特点: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三、三大改造的结果、评价1、1956年底完成改造2、实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4、不足:后期过急、过粗、过快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重点 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1956年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意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二、探索中的失误1、总路线的提出2、“大跃进”3、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建设成就1、大庆油田2、电子工业3、原子能工业4、航天工业四、模范人物1、王进喜2、邓稼先3、焦裕禄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教学重点 “文革”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文革”发生的原因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一、动乱和灾难起因:毛泽东的错误判断,林彪、四人帮的利用时间:1966年开始表现: 停课、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击干部、知识分子遭迫害抗争受压制——二月逆流二、粉碎林彪和江清反革命集团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原因:阴谋夺权,策动政变时间:1971年结果:粉碎政变,林彪出逃,机毁人亡2、粉碎江清反革命集团原因:阴谋夺权时间:1976年结果:果断措施,一举粉碎,结束内乱,举国欢腾 一、什么是“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 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 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 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背景•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 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 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鬥争,始 终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 的斗争,始终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 险性,始终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 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从而发展 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学 说 •1959年4月,毛泽东针对干部中不敢讲真话的问题,提倡学习海瑞 “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北京市副市长、著名明史专家吴 晗遂于6月间发表了《海瑞骂皇帝》一文之后,他又相继写出《 论海瑞》、《海瑞罢官》等文章和剧本1962年,江青提出要批 判《海瑞罢官》1965年初,江青到上海秘密策划炮制批判文章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出由江清、张春桥等共同 策划,姚文元执笔的批判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捕风捉影地把《海瑞罢官》中所写的“退田”、“平冤狱”同“单干风 ”、“翻案风”联系在一起1966年4月,《人民日报》、《红旗》 杂志等报刊先后发表《〈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的反动实 质》、《〈海瑞骂皇帝〉和〈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 毒草》等文章,进而把皇帝罢了海瑞的官,同庐山会议上撤消了 彭德怀职务一事联系在一起,使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带上更为 浓重的政治色彩。

史学界、文艺界、哲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开始 进行全面的“揭盖子”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成为发动“文化大 革命”的导火线京剧传统剧目,剧情:明朝首相徐阶告老还乡,其子徐瑛仗势霸 占民田、 气死赵玉山之子,又抢走赵的孙女小兰小兰母洪氏赴 县控告县令王明友受贿, 当堂打死赵玉山,轰出洪氏海瑞正 调任应天巡抚,得知冤情,复审此案徐阶自恃有恩于海瑞,代 子求情,提出交田赎罪海瑞指明占田应退,犯法当诛徐阶恼 怒,唆使朝臣弹劫海瑞,新巡抚戴风翔亲来摘印海瑞于交印前 ,斩了徐瑛及县令王明友 2、“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 几乎所有反对文革的学者都受到残酷对待原 《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著名翻译家傅雷及 其夫人朱梅馥以及作家老舍都因不堪屈辱而自 杀斗争中甚至有人陈尸街头原先国家的几 位重要领导人也被批斗,刘少奇、邓小平被撤 职下放(刘少奇最终在监禁中死去)彭德怀 、贺龙等则被迫害致死(病死)除此之外在 文革中被迫害至死的人还包括了乒乓球运动员 容国团、电影演员上官云珠、北京大学副校长 翦伯赞(在软禁的家中自杀)、国歌的作词者 田汉、作家赵树理、民盟副主席章伯钧等人, 而不知名的死者更是不计其数(不确切的统计 是40万,四人帮被捕后也有相当多的人自杀) 。

左和右• 对这一理论的不同理解,造成党内左右 两派的分歧,右的解释是把阶级斗争引 向社会下层,即针对当时已处在贱民地 位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地富反坏右”( 即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及 右派分子五類人士,統稱「黑五類」)及 其子女左的解释是把斗争方向引向社 会上层,引向掌权的共产党官僚阶层, 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左右两 派的斗争,是文革进程的主线 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右倾 ,认识超前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左倾 一方面,无论左倾右倾,都属于左派,属于 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另一方面,无论左倾右 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 害,因此就需要即防左又防右 •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主张资本主义,极 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就是右派 ; 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的是左派 第三单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