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6页]

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96.69KB
约6页
文档ID:19869218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6页]_第1页
1/6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2.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滴水成冰 C.铁钉生锈 D.酒精挥发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C.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D.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5.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

A.受热易熔化 B.密度比水小 C.较软,硬度不大 D.不溶于水6.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 B.易溶于水 C.不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7.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石蜡受热会熔化 C.酒精挥发 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 B.用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用燃着的木条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0.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计算机动漫游戏的开发 B.“神七”飞船从地球轨道转到月球轨道C.“禽流感”传播途径的调查 D.新型药用有机分子的研制11.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13.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

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g B.15.0g C.14.5g D. 14.0g14.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15.小明在实验室里蒸发某种溶液时,他不需要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蒸发皿 C.酒精灯 D.集气瓶16.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17.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得出结论18.对着窗户上的玻璃吹气,一会儿玻璃上就会出现水雾,由此说明了( )A.人在呼吸时,吸入了大量水蒸气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C.人体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D.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19.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则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液体,不要直接接触试管20.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就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21.根据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按编号分别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 ; ② ; ③ ;④ ; ⑤ ; (2)用编号填空:不能加热的仪器是 ;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3)⑤号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

22.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23.指出下列各实验操作图中错误之处图A: ; ; ; 图B: ; ; ;24.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知识,简单写出区别以下各组物质的方法 (1)木头和铜片: ;(2)食盐和白糖 ; (3)氧气和二氧化碳: ;(4)白酒和白醋: ;25.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右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向左移动,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瓶中,木条熄灭说明动物呼吸时吸进 气体,呼出 气体三、实验探究题26.(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来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她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三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查询资料】蜡烛中含有碳,不完全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呢?【猜 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汽;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的另一端做点火实验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九年级化学单元测练题参考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C 3.B 4.D 5.A 6.C 7.C 8.D 9.B 10.D 11.C 12.C 13.D 14.C 15.D 16.A 17.B 18.C 19.D 20.C二、填空题(共18分)21. 接触药品 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2. 洗涤干净 试管刷 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3.(1)①试管 ②酒精灯 ③漏斗④烧杯 ⑤量筒 ⑥集气瓶(2)③ ⑤ ⑥ ⑥ (3)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24.(1)试管破裂 (2)药品会腐蚀胶头滴管的胶头 (3)药品会腐蚀标签25. 图A 试管没有倾斜 试管口没有紧挨着试剂瓶口 标签没有朝向手心,瓶塞没有倒放 图B 试管里的液体超过其容积的 试管直立 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26.(1)观察颜色 红色的是铜片(2)尝味道 有甜味的是白糖 咸味的是食盐(3)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4)闻气味 有酸味(刺激性气味)的是白醋27. ④ 木炭被砸碎仅为形状改变;③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 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不溶于水;木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8. 氧气 二氧化碳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29. (11分)(1)无色液体 (2)有特殊的气味(3)酒精能溶于水(4)酒精灯燃烧 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变浑浊;无、液、特殊的、易溶 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0. (12分)(1)小 (2)a、外焰 (3)C(4)导管口能点燃,导管内壁没有冷疑固体导管口不能点燃,导管内壁有冷疑固体导管口能点燃,导管内壁有冷疑固体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