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2KB
约31页
文档ID:516793095
[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方案_第1页
1/31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专业领域简介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并行处理、高性能计算、容错计算、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等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研制出的自强2003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领域内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上海高校网格技术E-研究院的依托单位多次主持或参与主持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不少论文被Engineering  Index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  检索,出版过许多教材和著作本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支持下,还成立了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等计算机学院所开设的课程能很好地反映目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二、培养目标本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计算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提高工作能力,培养既懂其他专业知识,又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人才。

三、研究方向1.并行处理2.高性能计算3.容错计算4.计算机网络5.数据库与数据挖掘6.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8.计算机网络9.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四、课程设置类 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政治理论课002000701自然辩证法4021必修第一外国语002000707基础英语6031,2082000706专业英语4024基础理论课002000708信息检索2011002000709知识产权2011专业基础课082000703近代计算机操作系统4041不少于12学分082000704计算机网络理论4043082000705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4043082000707计算的数学理论6031082001701计算机系统结构4042082001702多媒体技术4043082002701数据库理论与技术4042非学位课选修课082001807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4044不少于20学分082000808信息安全4043082000809J2EE架构与设计4042082000810数据库系统与设计4044082001808人机交互技术4042082000811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4043082001809并行计算4042082000812系统工程与决策支持4043082000813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4042082001810图像处理4042082000814信息融合理论与技术4044其他选修课082001811高性能计算机技术专题讨论3034必修注: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取得47学分,其中学位课课程学习至少取得24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23学分。

五、论文工作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1)结合工程课题的研究论文(2)工程设计及其分析研究论文指导:论文指导应聘请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员组成指导小组,紧密结合项目,学校和有关协作单位共同完成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任务论文的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创造这些效益的可能性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每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需要达到《上海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具体如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属于理论型研究学位论文者,符合以下条件一项即可:申请人至少在国外和新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作者排序:第一作者或者除导师以外的第一排序署名。

有一项专利申请受理证明或一项经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主持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研究者排序:前五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属于应用型工程设计学位论文者,走读期间必须至少具有以下四项科研成果的其中一项:发表一篇以第一作者署名的学术论文;参加过一项经政府主管部门或项目评估机构鉴定、验收的科研项目(排序在前五名者);获得过一项政府部门颁发或认定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序在前九名者,二等奖排序在前七名者,三等奖排序在前五名者);获得过一项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专利成果或专利申请受理证明书通过课程学习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材料完整归档的研究生,由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批,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82000706课程名称:专业外语英文名称:English for Computer Science授课教师1:徐拾义授课教师2: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3内容概要:计算机科学是一门高速发展的学科,计算机专业英语对该领域的科研,和国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程分为专业英语论文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三方面其中阅读理解的主要内容为英美最新专业期刊上的综述性专业论文。

阅读理解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课内,以精读(包括朗读,翻译,解释,修辞分析等)为主,课外,由学生对泛读材料自学为主其次,学习翻译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翻译能力和英语的写作水平选用教材:英文文献及论文,自编教材若干主要参考书和文献:IEEE Spectrum 等期刊先修课程:大学英语等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课程编号:082000707课程名称:计算的数学理论英文名称:Mathematial Theory of Computation授课教师1:缪淮扣教授授课教师2:学时:60 学分:3 开课学期:1内容概要:算法族的基本性质、计算能力,能可计算机;图灵可计算函数;各种原始递归函数;u-递归函数,一般递归函数以及它们与图灵计算函数的等价性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书和文献:先修课程:离散数学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课程编号:082000703课程名称:近代计算机操作系统英文名称:Distributed Atranced Operating Systems授课教师1:刘福岩授课教师2: 学时:40 学分:4 开课学期:1内容概要:讨论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除了单处理机操作系统之外,还包含了有关计算机安全、多媒体操作系统、UNIX、Windows 2000以及操作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涉及的主题包括图形用户界面、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笔记本电脑电源管理、可信系统、病毒、网络终端、CD-ROM文件系统、互斥信号量、RAID.软定时器、稳定存储器以及新的页面置换算法等选用教材:Andrew S.Tanenbaum, Modern Operating Systems(Second Edition),Prentice Hall, February 28, 2001,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2002-1-1主要参考书和文献:1、《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 于渊,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12、Andrew S.Tanenbaum,Albert S. Woodhull ,Operating Systems: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2nd Ed ,Prentice Hall/Pearson 1997,清华大学出版社 影印版,20003、Andrew S.Tanenbaum, Maarten van Steen,Distributed Systems: Principles and Paradigms, Prentice Hall,2002先修课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课程编号:082000704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理论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授课教师1:张云华授课教师2:学时:40 学分:4 开课学期:3内容概要:在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进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如ATM、ISDN、Internet等,同时介绍具体的联网设备,组建网络,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同时学会网络应用技术。

选用教材:1、《计算机网络》 Andrew S. Tanenbaum, 清华大学出版社2、《现代计算机网络教程》(下册)——系统集成篇 佟震亚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和文献:《计算机网络》 雷震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课程编号:082001701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结构英文名称: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授课教师1:徐炜民教授授课教师2:学时:40 学分:4 开课学期:2内容概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对现代先进计算机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系统结构和软件工具环境;以并行性、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的研究有深入的了解本课程力求能反映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水平掌握并行计算机模型、可扩展性分析、并行性理论、数据相关性、程序流机制、网络拓扑、基准程序度量、性能定律和程序行为等并行处理原理;先进的处理机、高速缓冲存储器和存储器、流水线技术等结构;共享存储型多处理机、向量超级计算机、SIMD超级计算机、消息传递型多计算机、可扩展和多线程系统结构、并行程序设计模型、软件环境和编译器等知识。

选用教材:《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美] 黄铠主要参考书和文献:David E.Culler, Parallel Computer Architecture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课程编号:082000705课程名称: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英文名称: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授课教师1:赵正德授课教师2:学时:40 学分: 4 开课学期:3内容概要:1、课程教学: 介绍与编程无关的面向对象高层概念和OMT技术;着重以面向对象模型(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面向对象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为分析和设计的主要技术,详细介绍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OOA/OOD的方法,并结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