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电机维修电机实结5000 第1章哈电简介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1年,国家一级企业,原名哈尔滨电机厂,1994年10月改组为股份制企业经过50多年的进展,现已成为我国生产大、中型发电设备、大中型交直流电机及配套操纵设备的重点骨干企业哈电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生产的水轮发电机约占国产水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1/2,汽轮发电机约占国产汽轮发电机总装机容量的1/3、哈电拥有自主研发、设计、制造才能哈电的主导产品有: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电站主机配套的操纵设备和大中型交直流电机共6大类 哈电曾创造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的多个“第一”,如自主开发告成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告成开发的葛洲坝125兆瓦水轮发电机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第一枚国家级质量金牌奖;告成制造了第一台国产单机容量最大的600兆瓦汽轮发电机;告成制造了我国最高水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告成制造了转轮直径居国内首位(直径8、3米)的水轮发电机组;告成制造了我国最大的宝钢2050热连轧机配套电机,各项指标均达成世界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哈电人抓住种种机遇,积极探索与国外企业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从最初的来料加工、来图制造,到联合设计,共同投标,合作生产,与国外大企业大公司平起平坐,直至今天独立在国际市场承揽大型工程,走出了一条由量变到质变的外向型经济的告成之路至今,哈电已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西屋公司、日本日立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瑞士ABB公司和挪威GE公司等12个国家3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性销加拿大、美国、巴基斯坦、日本、伊朗等16个国家,为国外26座电站装备了107台机组截止2000年底,累计创汇24857万美元 第2章(实习)收获 2、1铸造技术 2、1、1铸造定义 定义(GB/T5611-1998): 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确定外形、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确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外形、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成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本金并在确定程度上裁减了时间.铸造是现代制造工业的根基工艺之一 2、1、2铸造分类?铸造种类好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 ①普遍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自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按照成型工艺可分为: ①重力浇铸:砂铸,永久模铸造依靠重力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型腔 ②压力铸造:低压浇铸,高压铸造依靠额外增加的压力将熔融金属液瞬间压入铸造型腔 2、1、3铸造工艺铸造工艺可分为三个根本片面,即铸造金属打定、铸型打定和铸件处理铸造金属是指铸造生产中用于浇注铸件的金属材料,它是以一种金属元素为主要成分,并参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组成的合金,习惯上称为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 金属熔炼不仅仅是单纯的熔化,还包括冶炼过程,使浇进铸型的金属,在温度、化学成分和纯真度方面都符合预期要求为此,在熔炼过程中要举行以操纵质量为目的的各种检查测试,液态金属在达成各项规定指标后面能允许浇注有时,为了达成更高要求,金属液在出炉后还要经炉外处理,如脱硫、真空脱气、炉外精炼、孕育或变质处理等熔炼金属常用的设备有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炉、电阻炉、反射炉等。
2、2锻造技术2、2、1锻造定义 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确定机械性能、确定外形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片面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释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布局,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外形较简朴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2、2、2锻造分类1)根据坯料的移动方式,锻造可分为自由锻、镦粗、挤压、模锻、闭式模锻、闭式镦锻 2)按变形温度,锻造又可分为热锻(锻造温度高于坯料金属的再结晶温度)、温锻(锻造温度低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和冷锻(常温) 3)根据锻模的运动方式,锻造又可分为摆辗、摆旋锻、辊锻、楔横轧、辗环和斜轧等方式摆辗、摆旋锻和辗环也可用精锻加工 2、2、3锻造的材料和流程锻造用料主要是各种成分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其次是铝、镁、铜、钛等及其合金材料的原始状态有棒料、铸锭、金属粉末和液态金属金属在变形前的横断面积与变形后的横断面积之比称为锻造比正确地选择锻造比、合理的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合理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合理的变形量及变形速度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本金有很大关系。
一般的中小型锻件都用圆形或方形棒料作为坯料棒料的晶粒组织和机械性能平匀、良好,外形和尺寸切实,外观质量好,便于组织批量生产只要合理操纵加热温度和变形条件,不需要大的锻造变形就能锻出性能优良的锻件 铸锭仅用于大型锻件铸锭是铸态组织,有较大的柱状晶和疏松的中心因此务必通过大的塑性变形,将柱状晶破碎为细晶粒,将疏松压实,才能获得优良的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 对浇注在模膛的液态金属施加静压力,使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结晶、滚动、塑性变形和成形,就可获得所需外形和性能的模锻件液态金属模锻是介于压铸和模锻间的成形方法,更加适用于一般模锻难于成形的繁杂薄壁件 不同的锻造方法有不同的流程,其中以热模锻的工艺流程最长,一般依次为:锻坯下料;锻坯加热;辊锻备坯;模锻成形;切边;中间检验,检验锻件的尺寸和外观缺陷;锻件热处理,用以消释锻造应力,改善金属切削性能;清理,主要是去除外观氧化皮;矫正;检查,一般锻件要经过外观和硬度检查,重要锻件还要经过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剩余应力等检验和无损探伤 2、3焊接技术2、3、1焊接定义 焊接是一种连接金属或热塑性塑料的制造或雕塑过程焊接过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区域,熔池冷却凝固后便形成材料之间的连接。
这一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施加压力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好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19世纪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艺是铁匠沿用了数百年的金属锻焊最早的现代焊接技术展现在19世纪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气焊,稍后展现了电阻焊20世纪早期,随着第一次和其次次世界大战开战,对军用器材廉价稳当的连接方法需求极大,故促进了焊接技术的进展今天,随着焊接机器人在工业应用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质,持续开发新的焊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 2、3、2焊接分类与方法 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口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时,热源将待焊两工件接口处急速加热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随热源向前移动,冷却后形成连续焊缝而将两工件连接成为一体 在熔焊过程中,假设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人们研究出了各种养护方法例如,气体养护电弧焊就是用氩、二氧化碳等气体隔绝大气,以养护焊接时的电弧和熔池率;又如钢材焊接时,在焊条药皮中参与对氧亲和力大的钛铁粉举行脱氧,就可以养护焊条中有益元素锰、硅等免于氧化而进入熔池,冷却后获得优质焊缝。
压焊是在加压条件下,使两工件在固态下实现原子间结合,又称固态焊接常用的压焊工艺是电阻对焊,当电流通过两工件的连接端时,该处因电阻很大而温度上升,当加热至塑性状态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连接成为一体 钎焊是使用比工件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工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工件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工件,填充接口间隙并与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相互分散,从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对接接头焊缝的横截面外形,抉择于被焊接体在焊接前的厚度和两接边的坡口形式焊接较厚的钢板时,为了焊透而在接边处开出各种外形的坡口,以便较轻易地送入焊条或焊丝坡口形式有单面施焊的坡口和两面施焊的坡口选择坡口形式时,除保证焊透外还应考虑施焊便当,填充金属量少,焊接变形小和坡口加工费用低等因素 厚度不同的两块钢板对接时,为制止截面急剧变化引起严重的应力集中,常把较厚的板边逐步削薄,达成两接边处等厚对接接头的静强度和疲乏强度比其他接头高在交变、冲击载荷下或在低温高压容器中工作的联接,常优先采用对接接头的焊接 搭接接头的焊前打定工作简朴,装配便当,焊接变形和剩余应力较小,因而在工地安装接头和不重要的布局上时常采用。
一般来说,搭接接头不适于在交变载荷、腐蚀介质、高温或低温等条件下工作 采用丁字接头和角接头通常是由于布局上的需要丁字接头上未焊透的角焊缝工作特点与搭接接头的角焊缝好像当焊缝与外力方向垂直时便成为正面角焊缝,这时焊缝外观外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焊透的角焊缝受力处境与对接接头好像 角接头承载才能低,一般不单独使用,只有在焊透时,或在内外均有角焊缝时才有所改善,多用于封闭形布局的拐角处 2、4数控2、4、1数控简介 数控(英文名字:NumericalControl简称:NC)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操纵的技术数控一般是采用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操纵,因此数控也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NumericalControl),简称CNC,国外一般都称为CNC,很少再用NC这个概念了 它所操纵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凭借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展现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佐功能的操纵系统被研发;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操纵系统的根基。
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操纵紧密结合进展起来的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情,推动了自动化的进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NC,ComputeNumericalControl),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操纵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操纵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运动轨迹和外设的操作时序规律操纵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规律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操作指令的存贮、处理、运算、规律判断等各种操纵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处理生成的微观指令传送给伺服驱动装置驱动电机或液压执行元件带动设备运行 2、4、2数控编程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举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数、进给量、背吃刀量等)以及辅佐功能(换刀、主轴正转、反转、切削液开、关等),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操纵介质上(如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磁泡存储器),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这种从零件图的分析到制成操纵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