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会计基础会计》》 ((20082008 高教版)参考答案高教版)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一、思考题 1、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四柱结算法”和“龙门账”分别是指什么含义? 唐末宋初出现的“四柱结算法”中的“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其含 义分别相当于“期初结存” 、 “本期支出” 、 “本期收入”和“期末结存” 通过“旧管+新收 -开除=实在”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以此来说明财产的来龙去脉 明末清初,在“四柱结算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龙门账” 龙门账把全部账目分为 “进” (全部收入) 、 “缴” (全部支出) 、 “存” (全部资产) 、 “该” (全部负债)四大类,它 们之间的关系是:进-缴=存-该根据“进”与“缴”两类账目的记录编制“进缴表” , 计算确定盈亏;根据 “存”与“该” 两类账目的记录编制“存该表” ,同样可以计算确定 盈亏,且它们二者计算确定的盈亏数额应该相等,又称为“合龙门” “进缴表”和“存 该表”分别相当于现在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2、什么是会计?其特征主要包括哪些?简要论述会计的一般对象? 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真实合法的凭 证为依据,通过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 统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生产出可靠、相关的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需要的一 项管理活动。
会计的特征:(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 统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3)以合法凭证为依据;(4)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的对象存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 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它包括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具 体表现为价值运动的使用价值运动因为使用价值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计量尺度,不便于比 较和汇总,而会计是以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则找出了各种再生产过程中的共同点,即 价值运动,借助价值形式能达到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交易或事项的目的所以,会计所 核算和监督的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这种价值运动是能用货币连续、系统、全 面、综合表现的,也可叫资金运动,这就是会计对象的最一般表述 3、什么是会计目标?现代会计目标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它是 由会计的本质所决定的制约着会计系统构造、运行程序及其方法现代会计目标主要包 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4、什么是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我国,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 要求主要有哪些? 所谓会计假设又称为会计假定,是指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 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断,是日常会计处理的前 提和必要条件。
根据我国基本准则规定 ,它包括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 2 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和权责发生制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 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我国 基本准则规定 ,它包括可靠性 、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 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5、会计核算有哪些基本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成本 计算、财产清查 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这七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 配合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一般来说,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经 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依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运用复 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 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要进行成本计算一定时期终了,通过 财产清查,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 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选择题 1.B 2.AD 3.ABCD 4.ABD 5.ABD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3 第二章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要素?我国会计要素是如何划分的?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
我国会 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2、什么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有哪些特征?其内容包括哪些?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1)资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资源;(2)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 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4)资产预期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内容: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 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 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各种股 票、债券、基金等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存货主要包 括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 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1)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 成的;(3)负债反映了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 负债的内容:负债包括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两大类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 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1)它是一种永久性投资;(2)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置于债权人权益之后;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管理和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3、什么是收入、费用和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各有哪些特征?其内容又包括哪些?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入 收入的特征:(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2)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3)收入能导 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 项;(5)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收入的内容: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租金收入等按经营业务的划分,可分为主营业务收 入和其他业务的收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特征:(1)费用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2) 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增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费用最终导致企 业所有者权益减少;(4)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费用的内容:企业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 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折旧费等期间费用包括 4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润是企业在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的特征:利润具有不确定性 利润的内容:企业利润包括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 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种 4、什么是会计等式?如何表述? 会计等式,是指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 表达式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5、经济业务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变化的类型有哪几种?为什么说它们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 系? 经济业务发生会引起会计要素变化的类型有 9 种。
即:(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增,增加额相 等;(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增,增加额相等;(3)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减,减少额相等; (4)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减,减少额相等;(5)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额相等;(6)一 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增减额相等;(7)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 减额相等;(8)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额相等;(9)一向你所有者权益减少,一 项负债增加,增减额相等 因为等式两边同增同减,金额相等,等式不变等式一边一增一减,金额相等,等式不变所以说 它们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二、选择题: 1.ABD 2.A 3.ABC 4.ABCD 5.A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四、实务题 练习 1 (1)资产 (2)所有者权益 (3)负债 (4)负债 (5)资产 (6)资产 (7)资产 (8)资产 (9)资产 (10)所有者权益(11)资产(12)负债 资产总额:800+60000+100000+80000+300000+400000+20200=961000(元) 负债总额:24000+140000+11000=175000(元) 所有者权益总额:700000+50000=750000(元) 练习 2 A:50000 B:450000 C:1040300 流动资产总额:220300 元 负债总额:530300 元 所有者权益总额:510000 元 练习 3 资产和权益平衡表 2006 年 7 月 31 日 单位:元 资产期初数 本 月 增加数 本 月 减少数 月末余额 负债及所 有者权益 期初数 本 月 增加数 本 月 减少数 月末余额 库存现金 3004000040300 短期借款 200005000070000 银行存款 10000075000270000-95000 应付账款 400002000060000 应收账款 600001500045000 应交税费 1230012300 原材料 500002000070000 预支帐款 80008000 库存商品 1000010000 长期借款 450000200000250000 固定资产 80000030000830000 实收资本 50000014000514000 无形资产 2000020000 盈余公积 1000040006000 合 计 1040300165000285000920300 合 计 104030084000204000920300 5 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6 第三章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账户和复式记账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哪几项原则?其分类如何? 答: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名称合理设置 会计科目,可以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归类,便于会计分类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 济活动,为正确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依据 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2)设置会计科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3)设置会计科目必须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4)设置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了,字义相符,内容确切; (5)设置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