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动物营养需要与维动物营养需要与维持营养需要持营养需要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的营养需要生产的营养需要第三节第三节 动物的饲养标准动物的饲养标准2第一节第一节 动物营养需要与维持营养需要动物营养需要与维持营养需要营养需要维持需要3 总营养需要总营养需要= =维持营养需要维持营养需要+ +生产营养需要生产营养需要 R=aW0.75 +cX+dY+eZR:某一营养物质的总需要量W:自然体重(kg)W0.75 :代谢体重(kg)a:常数,即每千克代谢体重该营养物质需要量X、Y、Z:不同产品里该营养物质的数量c、d、e:利用系数5 维持:指动物不生产、 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维持需要:维持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量 (1)维持体温; (2)维持各种器官的正常生理机能; (3)一定量的自由活动 二、维持营养需要二、维持营养需要61 年龄和性别 幼龄阶段成年;公畜母畜2.体重和体型一般来说,体重越大,其维持需要量也越多3.种类、品种和生产水平 (1)按单位体重需要计算,鸡最高,猪较高,马次之,牛、羊最低。
(2)一般代谢强度高的畜禽,按绝对量计,其维持需要也多;但相对而言,维持需要所占的比例就愈小 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7 4.环境温度 母猪维持ME需要:25: 385KJ/0.75 18: 444KJ/0.75 高温、低温均增加维持需要8、活动量、被毛厚薄、饲养管理制度9维持营养需要的估计维持营养需要的估计一.维持能量需要二.维持蛋白质需要三.矿物质维持需要四. 维生素维持需要10基础代谢能量293W0.75维持能量需要(kJ)293W0.75(1+a)a:畜禽非生产性活动的能量消耗率在生产条件下,在基础代谢基础上,母猪增加20%,公猪增加45%,笼养鸡增加37%,平养鸡增加50%,母牛增加15%,公牛增加25%一、维持能量需要一、维持能量需要11二、维持蛋白质需要 1.基本概念及定量表示方法(1)内源尿氮(EUN) 采食无N日粮后,从尿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N(2)代谢粪氮(MFN) 采食无N日粮后,从粪中排出的数量稳定的N(3)体表氮损失(体表N) :因量极微少,一般略去不计 按代谢体重估计:0.018gN/0.75 122.维持蛋白质需要的估计维持N需要 = EUN+MFN+体表N EUN+MFN 维持蛋白需要 (EUN+MFN)6.2513三、矿物元素的维持需要三、矿物元素的维持需要 一般维持时每4184kJ的净能,需要Ca1.25-1.26g,P1.25g。
Na和Cl以食盐形式供给,每100kg体重为2g14 四、维生素的维持需要四、维生素的维持需要 将维生素维持需要与生产需要分开没有能量、蛋白质重要 维生素A:6.6-8.8IU/kg/d 胡萝卜素:6-10mg/100kg体重 维生素D:0.9-1.0IU/kg/d15第二节 各类生产需要生长肥育需要生长肥育需要繁殖需要繁殖需要泌乳需要泌乳需要产蛋需要产蛋需要产毛需要产毛需要16生长的概念及衡量生长营养需要特点生长的一般规律生长营养需要生长营养需要17 从从物理的角度物理的角度看,生长是动物体尺的增长和体看,生长是动物体尺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重的增加; 从从生理的角度生理的角度看,则是机体细胞的增殖和增大看,则是机体细胞的增殖和增大,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日趋完善;,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日趋完善; 从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生物化学的角度看,生长又是机体化学成分,看,生长又是机体化学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分等的积累即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分等的积累最佳的生长体现在生长速度正常和成熟家畜器官的功能健全 一、生长的概念一、生长的概念181 、体重变化规律 (1)绝对生长 即日增重,取决于年龄和起始体重的大小,是体重随年龄变化的绝对生长曲线,总的规律是慢快慢。
图)二、生长的一般规律二、生长的一般规律19绝对生长模式绝对生长模式20(2)相对生长 相对生长速度相对于体重的增长倍数、百分比或生长指数却随体重或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图)21相对生长模式相对生长模式222.2.生长重点顺序转移规律生长重点顺序转移规律 胚胎开始,最早发育和最先完成的是神经系统,依次为骨骼系统、肌肉组织,最后是脂肪组织(图)23 猪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顺序猪机体组织的生长发育顺序24 根据这一规律,在生长早期重点保证供给根据这一规律,在生长早期重点保证供给幼畜生长骨骼所需要的矿物质;生长中期则满幼畜生长骨骼所需要的矿物质;生长中期则满足生长肌肉所需要的蛋白质;生长后期,必须足生长肌肉所需要的蛋白质;生长后期,必须供给沉积脂肪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供给沉积脂肪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 对于种用畜禽及为了提高胴体瘦肉率的肥对于种用畜禽及为了提高胴体瘦肉率的肥育家畜,应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并在育家畜,应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并在蛋白质沉积高峰过后屠宰蛋白质沉积高峰过后屠宰25 1.能量需要 2.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3.矿物元素需要 4.维生素需要三、生长家畜的营养需要26 生长家畜代谢旺盛,对能量、蛋生长家畜代谢旺盛,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必须得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必须得到满足。
还应注意,不同生长阶段,到满足还应注意,不同生长阶段,它们对各类养分的需要有所侧重它们对各类养分的需要有所侧重27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种公畜的营养需要繁殖营养需要28饲养公畜的要求与目的:使种公畜保持健壮的体况、旺盛的性欲和配种能力,产出量多质优的精液 确定营养需要的原则: 根据种用体况、正常的配种和采精任务确定营养种公畜的营养需要29能量供给不足对幼年公畜的育成或成年公畜的配种性能均会产生不良影响;能量供应过多则会造成种公畜过肥,其危害性更为严重通常,种公畜的能量需要大致按其维持需要量的基础上增加20%左右一)能量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30(二)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量(二)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量日粮中缺乏蛋白质会影响公畜精子的形成,致使射精量减少,但日粮中蛋白质过多,会不利于精液品质的提高合理的蛋白质应是在维持需要基础上增加60%100%31(三)矿物质需要(三)矿物质需要 供应量与繁殖母畜较类似,但应特别注意钙、磷 (四)维生素的需要(四)维生素的需要 VA需要量比生长动物高24倍 VE与母畜基本一致,比生长动物高23倍32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特点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特点33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配种前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水平,才能保证母畜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水平,才能保证母畜体质健壮,发情正常,受胎率高。
体质健壮,发情正常,受胎率高 一般情况配种前母畜的营养水平不必过高一般情况配种前母畜的营养水平不必过高,在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可按维持需要的营养,在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可按维持需要的营养供给,对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畜可采用供给,对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畜可采用“短期优短期优饲饲”,可增加排卵可增加排卵34短期优饲短期优饲提高能量水平可增加排卵数因此,在生产上出现了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的应用,即常为配种前10-15d提高能量水平(一般高于维持能量需要的6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351 1、母猪、母猪 短期优饲的效果与母猪的体况和优饲时间有关 优饲的开始时间:经产母猪在发情或配种前11-14d,初产母猪宜在配种前710d 短期优饲对体况差、产仔数高、泌乳力强和在哺乳期严重失重的母猪效果更好短期优饲的作用短期优饲的作用362 2、母绵羊、母绵羊 体重下降到最低体重前,或在繁殖季节开始前23W起用高能高蛋白优饲,可使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产羔率可提高1020%373 3、母牛、母牛 不必进行催情补饲 从泌乳70d起提高营养水平可保证下一繁殖周期顺利配种受孕38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特点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特点母畜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39母畜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 一.体重变化规律 二.母体变化规律 三.胎儿发育规律40一、体重变化基本规律一、体重变化基本规律 母畜体重变化的基本规律:母畜体重变化的基本规律: 妊娠期增重和哺乳期失重,但从配种到断奶妊娠期增重和哺乳期失重,但从配种到断奶,母畜体重有净增加,且随胎次而增加。
母畜体重有净增加,且随胎次而增加41注:高、低营养水平的饲喂量分别为每千克体重18g/d、8.7g/d42二、母体变化规律二、母体变化规律 妊娠期母体的增重由母体本身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两部分组成 1、子宫及其内容物的增长 (1)增长情况 随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也在增长,胎衣和胎水迅速增长43母猪妊娠期间子宫、胎衣和胎水的重量44 (2)营养物质在子宫、胎儿和乳腺内的沉积 妊娠期间,约有50%的Pro和50%以上的能量是在最后1/4时期沉积的Ca、P的沉积率也以末期最高二、母体变化规律二、母体变化规律45母猪妊娠期间养分的每日沉积量(克)(按10头小猪计)(引自许振英,1979)46 2 2、母体本身营养物质的沉积、母体本身营养物质的沉积 妊娠期间,母体具有较强的贮存营养物质的能力1.5-2倍,4倍) 沉积特点:以前期为主,至妊娠中、后期沉积量显著下降473 3、孕期合成代谢、孕期合成代谢 妊娠母猪喂以与空怀母猪相等水平的饲粮时,妊娠母猪除能保证其胎儿和乳腺组织增长外,母体本身的增重高于空怀母猪表明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孕期合成代谢”。
48三、胎儿发育规律(一)胎重、胎高和胎长的增长猪胎重的增长特点:前期慢,后期快,最后更快 胎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1/4期内增长的 猪胎高、胎长的增长特点:前、中期较快 49(二)胎儿体化学成分的变化(二)胎儿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在胎儿体成分中,约有一半的Pr和一半以上的E、Ca、P是在妊娠的最后1/4时期内增长的50胎龄对猪胎儿成分的影响胎龄对猪胎儿成分的影响51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 二.蛋白质氨基酸需要 三.矿物元素需要 四.维生素需要52 妊娠母猪分为前、后两个能量水平,前期DE的需要在维持基础上增10-20%,后期在前期基础上增加50% 妊娠母牛一般从妊娠的第210d开始考虑妊娠能量需要,约为维持能量需要的30%我国1986年奶牛饲养标准中规定,体重550kg的妊娠母牛在妊娠期的第6、7、8和9月时,每日需要的能量按产奶净能计分别为44.56MJ、47.49MJ、52.93MJ和61.30MJ妊娠第6个月如还在产奶,还应加上产奶需要,每产1kg标准奶需供给产奶净能3.14MJ 一、能量需要53 我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规定: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前期11.0%,后期12.0%。
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 前期0.35%、0.19%、0.28%和0.31%; 后期为0.36、0.19%、0.28%和0.31%; 我国1986年奶牛饲养标准中规定,体重550kg的妊娠母牛在妊娠期的第6、7、8和9月时,饲粮中应分别含602g、669 g、780g、 928g的粗蛋白妊娠第6个月如还在产奶,还应加上产奶需要,每产1kg标准奶需粗蛋白85g二、蛋白质需要二、蛋白质需要54三 矿物质的需要 (一)钙和磷(一)钙和磷 Ca2+参与黄体孕酮的合成,也是卵母细胞成熟所需的物质妊娠母畜钙的需要是随胎儿生长而增加 饲粮缺钙时,不仅引起母畜患骨质疏松症,严重缺乏还可导致胎儿发育阻滞,甚至死亡 饲粮缺磷也是母畜不孕或流产的原因之一,或产生生活力很弱的犊牛55 钙、磷数量要满足,同时还应考虑钙、磷比例 1、妊娠母猪 中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钙、磷需要量分别为0.61%和0.49%NRC(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