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海鲜海鱼欣赏.doc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7KB
约14页
文档ID:538922726
常见海鲜海鱼欣赏.doc_第1页
1/14

常见海鲜海鱼欣赏杉斑 主要产地: 东南亚海域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入秋当造 海鲜特点: 虽色泽黝黑如杉,但是石斑中抵食的一种其肉质鲜甜可口,蒸熟后鱼肉雪白无比,价钱比红斑、星斑便宜一条便可炒鱼球,炖鱼头、滚鱼骨汤三味,符合经济原则  牙衣 主要产地: 南中国海、东沙群岛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在台湾称为楔斑猪齿鱼的牙衣,身体长形及侧扁,上下颚各有两双弯曲的尖牙背部有方形黑色斑纹,接近下半身位置有淡黄色条纹牙衣肉质香滑,清蒸最佳 蓝瓜子 主要产地: 东南亚及中国沿海 食用季节: 入夏当造 海鲜特点: 头部椭圆,体形丰满,尤如一粒大瓜子而命名此外因身上满布星点,全身浅蓝,另名蓝鳍石斑鱼重量由 3斤至5斤不等鱼肉结实中丝细嫩滑,鱼味浓,肉雪白,可媲美红斑及老鼠斑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 苏眉 主要产地: 印度洋及太平洋 食用季节: 3月至10月 海鲜特点: 生长于温暖海水珊蝴礁中的苏眉,又写作须眉,因眼后有道明显的眉,外表翠绿清秀,肉色雪白,身形庞大,身长可达 6英尺,重150磅以上肉质是嫩滑软念的,宜清蒸 三刀 主要产地: 流浮山沿海 食用季节: 9月-11月 海鲜特点: 又称斩三刀,是上价鱼,就算高价亦很难找到货源。

体长椭圆形及侧扁,头部甚弯、唇尖、口细小及朝下,唇厚及背鳍长身体银色,有橙色或橙黄色全斜纹,有 9条窄身[刀纹],肉质清甜美味,是海鲜中的顶尖名鱼肉质香滑,以清蒸最佳  苏鼠斑 主要产地: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头细小呈尖状,身体长形,头背轮廓接近平直及两眼扁平,头、身、鳍布满小点海苏鼠斑肉身爽口,嫩滑镇静鲜甜及带浓厚鱼味,以 1斤至斤半最适宜近年有养殖鱼供应,但鲜味少及略鞋口青衣 主要产地: 印度洋至西太平洋 食用季节: 9月-11月 海鲜特点: 鱼身丰满,味道清淡,肉质嫩滑无比,适宜一鱼三做:炒鱼球、红焖头及碎蒸尾 西星斑 主要产地: 中国西沙群岛 食用季节: 夏季当造 海鲜特点: 是产于西沙群岛的星斑,星点大而圆浑,外皮较厚,原条蒸的话会翘起,加上肉质结实,故一般是起肉炒球、斩件纹煮为多 老鼠斑 主要产地: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由于头细小呈尖状,有点似老鼠而得名市面上见到鱼身雪白有斑点的是海斑,肉质嫩滑带浓浓鱼味;色泽淡黄带褐色斑点的大多来自菲律宾,肉质较次 黄脚鲻 主要产地: 香港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香港离岛鱼排有养殖黄脚鲻,价格较便宜,但味淡肉不够嫩,海鱼当然胜一筹。

此外黄脚鲻最吸引的是其鱼头,含高蛋白及丰富胶钙质,鱼头可占鱼重量三分之一,有芳香之味 方脷 主要产地: 珠江淡水交界,中国浙江,广西 食用季节: 8月-12月 海鲜特点: 短度阔封,头部扁圆呈方而名靓方脷鱼肉肌理紧密,可成梳的夹起吃,有一朕海水鲜香,故烹调不用花巧,宜清蒸,因污染、填海,近年产量少市场亦有养殖方脷出售,价钱约平 3-4成,但味淡木口,鲜味稍欠  花鹦斑 主要产地: 南沙群岛、菲律宾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又称花英斑头大而尖,身体呈卵圆形,头身鳍呈浅褐色,布满深褐色斑点,肉质是嫩滑软念,味鲜;宜清蒸或炒球 老虎斑 主要产地: 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身体黄色至浅褐色,以金黄色最靓,有五块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纹垂直排列,全身布满密集的细小褐色斑点,在斑纹上的斑点颜色较深,尾柄的后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纹,鱼皮厚,头腩丰满,多肉爽脆 东星斑 主要产地: 中国东沙群岛 食用季节: 5月-8月 海鲜特点: 属星斑一种,因身上红色带星点,产于东沙群岛而命名外皮光滑,色泽鲜明,故酒席婚宴也多被采用,是喜庆之鱼此外,因肉质多,起肉炒球也分量十足 燕尾星斑 主要产地: 菲律宾、越南 食用季节: 3月至10月 海鲜特点: 是星斑中尾部最为突出的,因形如燕子尾般开叉而命名。

色泽鲜红抢眼,鱼肉雪白饱满,滑嫩无比惟其缺点是见光即死难于饲养,所以渔民捕捉后会养一段时间,待其适应光度才敢放入缸中饲养 石头鱼 主要产地: 菲律宾、印度、台湾、日本和澳洲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鳍刺有毒,具保护色和把身体藏于沙中,肉质鲜甜、嫩滑;宜剥皮清蒸,但最佳为炖汤 红瓜子 主要产地: 印度洋及太平洋海域:北至日本南部,南达澳洲北部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身体橙红色至黄褐色,有褐红色或深棕色小点布满全身,鱼肉雪白,鱼味浓郁, 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 九尾鲨 主要产地: 南中国海 食用季节: 3月至10月 海鲜特点: 九尾鲨又称九侣鲨,是本港常见的鲨鱼,因为身上有九鳍而被名肉质爽口,入口香甜,以纹煮最为适合, 2至3斤质量较佳 鹰仓 主要产地: 中国南海东海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仓鱼种类不少,肉质嫩滑富甜味,因此鱼带独特鱼腥味,故烹调时多用浓味调味,如面豉、豆豉、烟焗仓鱼等此外鹰仓也是常吃的仓鱼 海红斑 主要产地: 南中国海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海红斑头及身足呈淡灰色褐色,除下半身外,全身布满红色至橙色小点,身上隐约有六条较深色的斜纹,背鳍边缘黄色至橙色,肉质嫩滑爽甜,独有鲜味特别香, 1斤至斤半最好。

市场以养殖红斑为主 花头梅斑 主要产地: 南中国海、南沙群岛 食用季节: 8月至10月 海鲜特点: 头、身及鳍颜色浅淡,布有密集的褐色六角形斑点,斑点之间颜色较浅形成网状图案鱼鳍外缘的斑点较细,背鳍软条部份,尾鳍及臀鳍的外缘黄色肉质爽滑, 10两左右最佳,是杂斑之中最佳选择  海鳝 主要产地: 香港、中国、台湾 食用季节: 9月至11月 海鲜特点: 又称河鳗,体形呈圆椎形,色泽黑漆漆近年多为人工养殖肉味淡但口感爽脆,鳝味当然不及野生的豉汁清蒸,火腩红熳梅子蒸等也十分美味 石蚌 主要产地: 沙巴 食用季节: 7月至8月 海鲜特点: 身体较纵深,头背轮廓中等陡斜,背鳍有臀鳍的后部都呈现圆形,尾鳍截形至微凹形石蚌属中价鱼,肉质爽口,正常 3至4斤重,大条则有8斤以上,起球酱爆最合适 油斑 主要产地: 南中国海、越南 食用季节: 10月至11月 海鲜特点: 幼鱼的油斑身体淡黄色,有六条不规则的深褐色斜纹,由眼下方向外伸展,身上的褐色斜纹有白斑成熟的油斑身体深灰褐色,布满淡灰色小白点并汇聚成横纹,肉色雪白,肉质爽口, 1斤至斤半为最佳之选 海青斑 主要产地: 东南亚沿海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鱼体满布黑色及棕色小点,拣选时以花纹黑白分明,鱼身圆胖为首选。

海产青斑肉带爽甜,鱼身没光泽的养斑则肉较粗糙,青斑一般较大条, 1斤多至6斤不等以1斤多2斤重的已可一鱼几味 绿衣 主要产地: 南中国海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绿衣属于隆头鱼科,侧线平滑,体背橙色,腹白色;由胸鳍腋下至第七及九背鳍鳍棘基底有一深绿色斜带,此深绿色斜带后有一黄带,除尾鳍外,各鳍浅黄色肉质香滑,清蒸最佳  多宝鱼 主要产地: 北欧大西洋海域,中国山东、辽宁、广东潮汕 食用季节: 全年供应 海鲜特点: 其实是比目鱼中的名贵品种,又称欧洲大鲮平,香港人则以其英炆名 Turbot谐音改为多宝鱼,吉利易记,其肉质白嫩丰厚,口感软滑骨较少,味道鲜而营养丰富,含胶质近年香港市场买到的多为广东潮汕养殖鱼,肉滑但欠鱼味,当然比欧洲的退色龙趸 主要产地: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食用季节: 入夏当造 海鲜特点: 又称金花尾,身体粗壮,头背轮廓外凸,尾鳍圆形成鱼可达 100斤以上,鱼身呈深褐色,有淡色的斑驳图案,鱼鳍有黑点,皮坚肉厚有胶质,肉质尚算松化,鱼身及内脏均可烹饪入食,鱼皮宜包汁扣炖,鱼胆制练后可成为有药用价值的食材 皇帝星斑 主要产地: 南沙群岛、东南亚海域外、菲律宾 食用季节: 7月-10月 海鲜特点: 又称豹纹星或竹星等,属于东星类的(新星),身上有许多不规则的深色斑纹,或灰或黑,带霸气,所以有称之为皇帝星;其鱼肉雪白嫩滑,鱼甜无比,嗜鱼者必吃。

此外,因星斑可吃部份达 70%以上,符合经济原则,很受食肆欢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