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效应”和自然资源的保存关于自然资源代际模型的文献还涉及自然资源的保存因为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可开采的资源投入,还体现在保存状态下的服务价值,如提供景观等在一个存在不可再生资源的增长模型中,考虑资源和环境在保存状态下的价值,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效用函数中直接包含资源存量最早的模型通过引入资源存量来表示难以界定的“保存动机”,这一动机减缓了资源的消耗资源是否被完全消耗则取决于贴现率以及消费与环境“舒适”之间效用替代率的相对大小如果资源的开采是生产消费品所必需的,并且零消费的边际效用趋于无穷大,那么净现值最大的最优路径将使得所有的资源都被消耗掉反之,如果存在生产消费品的可替代的资源投入,那么永久保留一部分资源则是最优的克劳特克拉默(Krautkraemer,1985)考虑了更加复杂的模型,其中包括技术进步和资本-资源替代等因素研究表明,在社会初始资本存量足够大,资本的生产率足够高以致可以替代可耗竭资源时,最优路径下资源的永久保存是可能的,可持续的消费与之并不矛盾Krautkraemer分析了存在另外的资源可以替代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源甚或消费品,如果这种资源是可再生的,最优路径最终导向稳定状态,其中的可耗竭资源存量为正,该资源得到了保存。
他进一步指出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例如,资本充裕的经济可能会趋向于拥有资源存量的稳态,而资本稀缺的经济可能会耗尽它的全部资本和资源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可持续并不意味着永久保存资源就是净现值最大的“最优”状态贴现率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贴现率过大,即使消费的可持续路径在“技术”上可行,所谓的净现值最大的“最优”路径仍然可以把我们引导到资源耗尽、环境退化和经济衰退的境地还有一类模型考虑了污染和环境问题在该类模型中引入污染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作为存量(如大气质量),也可以作为流量(如污染排放速度),还可以作为消费和生产的副产品,成为生产函数或者效用函数的变量控制污染的方式包括选择不同的生产技术,或者把资源配置到专门的“清洁”部门去建模方式的多样性导致了分析结果的多样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系统将沿着净现值最大的最优路径达到稳态均衡,使消费的边际价值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其中包括污染的环境成本)在同时包含资本存量和污染存量的模型中,可能存在多重的稳态均衡,可能出现类似上面提到的“资本充裕-资本稀缺”的两种极端后果不过,在污染积累的过程中,如果能不断提高“高资本密度-低排放”技术,唯一的稳态均衡还是可以存在的,不会出现分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