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第四章 相平衡习题及解答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4.50KB
约6页
文档ID:380978235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第四章 相平衡习题及解答_第1页
1/6

第四章 相平衡1. 解释下列名词:解:凝聚系统:不含气相或气相可以忽略的系统介稳平衡:即热力学非平衡态,能量处于较高状态,经常出现于硅酸盐系统中低共熔点:是一种无变量点,系统冷却时几种晶相同时从熔液中析出,或加热时同时融化双升点:处于交叉位的单转熔点双降点:处于共轭位的双转熔点马鞍点:三元相图界线上温度最高点,同时又是二元系统温度的最低点连线规则:将一界线(或其延长线)与相应的连线(或其延长线)相交,其交点是该界线上的温度最高点切线规则:将界线上某一点所作的切线与相应的连线相交,如交点在连线上,则表示界线上该处具有共熔性质;如交点在连线的延长线上,则表示界线上该处具有转熔性质,远离交点的晶相被回吸三角形规则:原始熔体组成点所在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表示的物质即为其结晶产物;与这三个物质相应的初初晶区所包围的三元无变量点是其结晶结束点重心规则: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重心位,则该无变点为低共熔点: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交叉位,则该无变点为单转熔点;如无变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共轭位,则该无变点为双转熔点2. 从SiO2的多晶转变现象说明硅酸盐制品中为什么经常出现介稳态晶相?解:在573℃以下的低温,SiO2的稳定晶型为b -石英,加热至573℃转变为高温型的a -石英,这种转变较快;冷却时在同一温度下以同样的速度发生逆转变。

如果加热速度过快,则a -石英过热而在1600℃时熔融如果加热速度很慢,则在870℃转变为a -鳞石英a -鳞石英在加热较快时,过热到1670℃时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870℃仍可逆地转变为a -石英;当迅速冷却时,沿虚线过冷,在163℃转变为介稳态的b -鳞石英,在117℃转变为介稳态的g -鳞石英加热时g -鳞石英仍在原转变温度以同样的速度先后转变为b -鳞石英和a -鳞石英a -鳞石英缓慢加热,在1470℃时转变为a -方石英,继续加热到1713℃熔融当缓慢冷却时,在1470℃时可逆地转变为a -鳞石英;当迅速冷却时,沿虚 线过冷,在180~270℃转变为介稳状态的b -方石英;当加热b -方石英仍在180~270℃迅速转变为稳定状态的a -方石英熔融状态的SiO2由于粘度很大,冷却时往往成为过冷的液相--石英玻璃虽然它是介稳态,由于粘度很大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不变如果在1000℃以上持久加热,也会产生析晶熔融状态的SiO2,只有极其缓慢的冷却,才会在1713℃可逆地转变为a -方石英对SiO2的相图进行分析发现,SiO2的所有处于介稳状态的熔体的饱和蒸汽压都比相同温度范围内处于热力学稳定态的熔体的饱和蒸汽压高。

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具有最小蒸汽压的相一定是最稳定的相所以由于晶型转变速度不同,在不同的加热或冷却速率下,硅酸盐制品中经常出现介稳态晶相3. SiO2具有很高的熔点,硅酸盐玻璃的熔制温度也很高现要选择一种氧化物与SiO2在800℃的低温下形成均一的二元氧化物玻璃,请问,选何种氧化物?加入量是多少?解:根据Na2O-SiO2系统相图可知最低共熔点为799℃故选择Na2O能与SiO2在800℃的低温下形成均一的二元氧化物玻璃4. 具有不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二元相图〔图10-12(c)〕在低共熔点E发生如下析晶过程:LA+C,已知E点的B含量为20%,化合物C的B含量为64%今有C1,C2两种配料,已知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高温熔融冷却析晶时,从该二配料中析出的初相(即达到低共熔温度前析出的第一种晶体)含量相等请计算C1,C2的组成解:设C2中B含量为x, 则C1中B含量为1.5x,由题意得: 所以C1组成B含量为26%,C2组成B含量为17.3%  5. 已知A,B两组分构成具有低共熔点的有限固溶体二元相图〔图10-12(i)〕试根据下列实验数据绘制相图的大致形状:A的熔点为1000℃,B的熔点为700℃。

含B为0.25mol的试样在500℃完全凝固,其中含0.733 mol初相α和0.267mol(α+β)共生体含B为0.5mol的试样在同一温度下完全凝固,其中含0.4 mol初相α和0.6mol(α+β)共生体,而α相总量占晶相总量的50%实验数据均在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定解:设C点含B为x%,E点含B为y%,D点含B为z%,由题意借助杠杆规则得关系式:       解得: x=5.1%y=79.9%z=94.9%由此可确定C、D、E三点的位置,从而绘出其草图 6. 在三元系统的浓度三角形上画出下列配料的组成点,并注意其变化规律1. A=10%, B=70%, C=20%(质量百分数,下同) 2. A=10%, B=20%, C=70% 3. A=70%, B=20%, C=10% 今有配料(1)3kg,配料(2)2kg,配料(3)5kg,若将此三配料混合加热至完全熔融,试根据杠杆规则用作图法求熔体的组成解: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在浓度三角形中找到三个配料组成点的位置连接配料(1)与配料(2)的组成点,按杠杆规则求其混合后的组成点再将此点与配料(3)的组成点连接,此连线的中点即为所求的熔体组成点。

 7. 图〔10-24(e)〕是具有双降升点的生成一个不一致熔融三元化合物的三元相图 请分析1,2,3点的析晶路程的各自特点,并在图中用阴影标出析晶时可能发生穿相区的组成范围组成点n在SC连线上,请分析它的析晶路程解:熔体1的析晶路程:熔体2的析晶路程:熔体3的析晶路程;8. 在(图10-36)中:(1).划分副三角形; (2).用箭头标出界线上温度下降的方向及界线的性质; (3).判断化合物的性质; (4).写出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反应式;分析M点的析晶路程,写出刚到达析晶终点时各晶相的含量 解:(1)、(2)见图解;(3)S1不一致熔融化合物,S2一致熔融化合物,S3不一致熔融化合物,S4不一致熔融化合物,S5一致熔融化合物,S6一致熔融化合物4) E为单转熔点:L+C ® S6+S5F为双转熔点:L ® S4-S6-S5G为单转熔点:L+S6® S3+S4H为单转熔点:L+S4® S3+S59. 分析相图(图10-37)中点1、2熔体的析晶路程 注:S、1、E 在一条直线上)解:熔体1具有穿相区的特征,液相在E3点反应完,固相只剩S一个相,所以穿过S相区,最终在E2点结束熔体2液相在E3点反应完,固相剩S和B两个相,无穿相区情况,最终在E2点结束。

10. 在Na2O-CaO-SiO2相图(图10-35)中:(1)划分出全部的副三角形; (2)判断界线的温度变化方向及界线的性质; (3)写出无变量点的平衡关系式; (4)分析并写出M点的析晶路程(M点在CS与NC3S6连线的延长线上,注意穿相区的情况) 解:⑴、⑵见图解; ⑶见下表:表10-14 Na2O-CaO-SiO2系统富硅部分的无变量点的性质图中点号相平衡平衡性质平衡温度(℃)化学组成(wt%)Na2OAl2O3SiO21LNS+NS2+N2CS3低共熔点82137.51.860.72L+NC2S3 NS2+N2CS3双升点82736.62.061.43L+NC2S3 NS2+NC3S6双升点78525.45.469.24L+NC3S6 NS2+NCS5双升点78525.05.469.65L NS2+N3S8+ NCS5低共熔点75524.43.672.06L N3S8+ NCS5+S(石英)低共熔点75522.03.874.27L +S(石英)+NC3S6 NCS5双降点82719.06.874.28α石英α磷石英(存在L及NC3S6)晶型转变87018.77.074.39L+βCS NC3S6 +S(石英)双升点103513.712.973.410L+βCS NC2S3 + NC3S6双升点103519.014.566.511αCSβCS(存在L及α磷石英)晶型转变111014.415.673.012αCSβCS(存在L及NC2S3)晶型转变111017.716.562.8 (4)M点位于△NC3S6-NS2-NCS5内,在4点析晶结束,最终晶相为:NC3S6、NS2NCS5。

开始析出βCS,经过晶型转变、转熔等一系列反应,连穿三个相区,最终在4点析晶结束 11. 一个陶瓷配方,含长石(K2O·Al2O3·6SiO2)39%,脱水高岭土(Al2O3·2SiO2)61%,在1200℃烧成问:(1) 瓷体中存在哪几相?(2) 所含各相的重量百分数是多少?解:在K2O-Al2O3-SiO2系统相图的配料三角形(图10-32)中根据长石与脱水高岭土的含量确定配料组成点,然后在产物三角形(图10-32)找最终平衡相,根据杠杆规则计算各相组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