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中国电力工业奇迹的地方上海是一个制造中国电力工业奇迹的地方,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承载了许很多多中国电力工业的荣耀与梦想从百年前亮起的中国第一盏灯,到百年后投运的“中华第一机组”;从长江口畔的一片荒凉滩涂,到东海之滨的电力能源基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中国电力工业进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一片片夜空在我们手中点亮,当一帧帧影像伴随着岁月泛黄感谢历史的制造者,为我们书写下曾经的辉煌;感谢历史的记录者,为我们珍藏着过往的时间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听记忆说话……“电”这个名词是由希腊语“琥珀”转来的,人类最早觉察的电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公元前 600 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的时期,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宠爱穿松软的丝绸衣服,带琥珀做的首饰人们觉察,不管把琥珀首饰擦拭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附上灰尘有个叫泰勒斯的希腊人,争论了这个惊奇的现象,惊奇他把这种不行理解的力气称作“电”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觉察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 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从而觉察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于当年10 月28 日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大功率发电机1875 年,在法国巴黎北火车站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火力发电厂。
1879 年爱迪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1882 年,法国人德普勒觉察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自此以后,世界各地的发电厂快速进展起来 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清光绪五年四月初八日〔公元 1879 年 5 月 28 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一位叫毕晓浦〔J. D. Bishop〕的电气工程师,在虹口乍浦路的一幢仓库里以 1 台 10 马力〔7.46 千瓦〕蒸汽机为动力,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这是中国有电的开端3 年之后,英国人立德尔〔R.W. Little〕成立上海电气公司,在南京路江西路西北角创办上海第一家电厂1882 年 7 月 26 日 19 时开头供电,在外滩亮起了中国第一盏灯这家电厂是中国第一家发电厂,比世界最早的法国巴黎火车站电厂晚 7 年,比日本东京电灯公司早 5 年,中国电力工业从今由这里起步,在这以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上又承载过许很多多中国电力工业的荣耀与梦想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工部局电气处在乍浦路建立设备容量为 197 千瓦的中心电站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清政府创立南市电灯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斐伦路〔今九龙路〕中心电站,国内第一台 800 千瓦发电机组建成,全站发电力气达 4400 千瓦。
民国 2 年〔1913 年〕4 月 12 日,工部局电气处在杨树浦沈家滩建成江边电站〔今杨树浦发电厂〕,到民国 12 年〔1923 年〕总装机容量达 12.1 万千瓦,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民国 7 年〔1918年〕华商电气股份成立民国8 年〔1919 年〕,童世亨等创办浦东电气公司,填补了上海浦东地区无电的空白民国 24 年〔1935年〕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沪西电力股份成立至 1949 年底,上海共有发电设备容量 25.96 万千瓦,是全国的14%,年发电量10.09 亿千瓦时,占全国的23.4%,人均年用电量201 千瓦时,发电标准煤耗率 647 克/千瓦时,厂用电率 7.96%,发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 3886 小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宽阔电业职工以高度的仆人翁自觉性想方设法将锅炉改成烧煤,并自力更生制造配件,充分发挥设备的供电力气,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恢复和社会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进展,1958 年上海电力工业加快建设步伐,吴泾热电厂作为国家 156 个重点工程之一开工兴建,闵行发电厂又为协作闵行地区重型机械工业进展而开工建设, 增加了上海南部的电源点。
地处长江口的崇明、横沙、长兴3 岛也建立了电厂1958 年,上海南市发电厂建成第一台国产 1.2 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1969 年,上海吴泾热电厂第一台国产 12.5 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投运1970 年后,为解决浦东地区的用电需求和高桥、金山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配套兴建了高桥、金山 2 家热电厂, 按负荷急需,在吴泾、闵行、闸北3 家电厂扩建国产机组1987 年, 电厂上海石洞口发电厂建设国内第一次四台同时建设的 30 万千瓦亚临界发电机组1992年1月16日,我国第一台引进的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在上海石洞口其次电厂成功并网发电2023 年 7 月 8 日,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工程、上海市重大工程、世界银行贷款工程——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23 年,国内首次引进、建设的百万千瓦等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公司两台 90 万千瓦机组正式移交商业运行外二工程作为国内首次建设的百万千瓦等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从一开头就注定将成为中国电力工业进展坐标上一个熠熠生辉的亮点在为期 67 个月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先后抑制了工程开工报告缓批、“非典”疫情爆发等造成的种种困难,保证了工程工程建设安全、有序、按期、高质量的完成。
特别是尚在调试阶段就参与到当年迎峰度夏顶峰保电工作之中,并精彩完成生产任务,被外界形象地赞誉为“一个刚出世的婴儿挑起了成人的重担”外二工程在技术创、工程治理等多个方面为之后的国内火电工程建设积存下了贵重阅历公司消化吸取国外先进技术,攻克了一系列令国外专家都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为机组的顺当投产和安康运行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引入了先进的国际招投标治理理念,吸取把握了一整套国际竞争性招标标准,顺当完成了主设备的国际招标、选购; 并通过严格的合同治理、精细的概算把握、合理的资金调配和科学的财务治理,使工程实际总投资相对概算节约近 20 亿元,真正实现了“设备最好、质量最正确、造价最优”的目标在工程建设的实践熬炼中,一大批技术和治理骨干也成长为国内大型火电机组建设、运营的领军人物更为可喜的是,工程在技术和治理上的相关阅历被推广到国内后续建设的电力工程工程中,充分表达了外二工程强大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世界银行在《工程后评估报告》中,赐予了工程充分确实定和高度的评价,世行官员在工程检查中更赞扬工程是世行在中国最为精彩的火电工程在中国电力工业起始的地方,作为一名上海电业职工,我们感到幸运和荣耀;作为一名外二公司员工,我们更感到骄傲和骄傲,从长江口的一片滩涂,到东海之滨的“中华第一机组”,我们亲自实现了中国百万千瓦等级火电机组“从无到有”的跨越,引领了电力工业进展一个“大时代”的到来。
波澜壮阔十年路——公司投产以来的生产经营状况从工程基建转入生产运营之后,外二上下没有因设备、技术上的一时领先而自我满足,而是以放眼世界的胸怀、追求卓越的气度,对标国际先进火电企业,把握国内电力进展脉搏,乐观探究、主动作为, 在安全、生产、经营、治理、队伍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城市电网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进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促进持续进展、具有鲜亮特色的企业进展之路公司投产以来,六年实现发电量超百亿千瓦时,2023~2023年累计完成发电量达945亿千瓦时,机组平均负荷率78.16%,在上海地区发电企业中名列前茅公司供电煤耗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始终保持领先,2023年获“超临界机组电厂最正确供电煤耗奖”,2023年供电煤耗降至299.66克/千瓦时,成为国内首家供电煤耗降至300克/千瓦时以内的超临界机组火电企业;2023~2023年两台机组连年被评为“全国火电600MW级超临界机组能效水平对标供电煤耗标杆先进机组”; 2023年,公司累计供电煤耗297.65克/千瓦时〔含脱硫、脱硝〕,制造投产以来历史最低供电煤耗纪录2023年以来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7.93亿元,净利润41.21亿元〔已扣除汇兑收益5.94亿元〕,上缴国家利税36.16亿元。
公司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截至2023年末,累计脱硫投运率达99.74%、脱硫效率达94.14%,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4.84万吨;脱硝投运率达89.12%,脱硝效率达83.37%,削减氮氧化物排放5945吨在历年检查和抽查中均获得好评,连续多年位居上海地区火电企业超量减排第一1、安全根底不断夯实,长效体系日趋健全公司逐步完善了标准完备的安全治理制度体系,安全生产根底不断夯实2023 年 9 月,公司全面完成“安健环”体系的建设和贯标, 2023 年 7 月,公司顺当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安全生产长效治理体系日趋健全,“本质安全”建设迈上的台阶投产以来,公司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先后精彩地完成了奥运保电、世博保电等重大保障任务,获得了“世博保电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上海赛区〕优胜单位等荣誉2、运行维护持续增加,设备治理逐步科学公司高度重视设备治理工作,健全完善设备治理制度,持续提升维护检修质量,探究创检修治理模式,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检修和运行治理标准,在国内领先积存起运营治理百万等级机组的有益阅历公司通过编制标准工作票、机组启停标准,依托ERP、小神探等信息化工具推动运行治理的标准化、标准化。
公司主持编制的行业标准《塔式炉超临界机组运行导则》,填补了我国火电行业超临界机组运行治理制度空白,为国内超临界机组供给了示范性、标准化的运行指南投产以来,公司设备运行安全性、牢靠性和经济性逐年提升, 2023 年制造了全年不跳机的历史纪录,先后获评全国设备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3、科技创稳步推动,节能减排日益深化投产以来,公司累计实施各类科技技改和运行优化工程百余项, 通过循泵运行方式优化、凝泵变频改造、一次风机变频改造、凝水节流工程等,使供电煤耗从建成初的 311 克/千瓦时〔不含脱硫〕降至297.65 克/千瓦时〔含脱硫、脱硝〕〔假设剔除脱硫、脱硝影响则可降至 295.79 克/千瓦时〕,在全国同类型机组中供电煤耗处于领先水平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了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各类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节能减排工作在上海地区位居前列公司还先后开展了十多项科技、治理课题争论,并担当了 “上海市节水标准化示范工程争论”等 2 项市级科研工程公司先后获得了“上海市节能先进单位”、“上海市节水型企业”、“上海市节约用水示范单位”等荣誉4、外拓市场内控本钱,经营业绩始终良好公司树立高度的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充分发挥大机组优势,领先探究市内发电权臵换;乐观争取各类电量品种,抢占电力市场份额; 加强发电运行策略争论,提高机组发电负荷率。
公司在上海地区领先实现电煤进口,不断加大低热值煤掺烧比例,并担当了市科委《百万千瓦等级锅炉配煤技术及燃烧优化应用争论》课题公司通过合理把握库存、标准设备选购、加强招投标治理、实施全面预算治理等有效把握了各项生产治理本钱公司还乐观发挥外资贷款工程优势,不断加强财务治理,有效降低财务费用通过套期保值等有效躲避外债风险,同时得益于人民币升值,2023 年以来共获得汇兑收益 5.94 亿元5、 依托科学治理手段,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公司深化制度体系建设,搭建对标学习平台,依托科学手段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在企业治理上形成了自身鲜亮的特色公司制订了掩盖生产治理各方面的标准 394 项,在此根底上,公司还乐观开展体系贯标,2023 年 11 月和 2023 年 12 月先后完成了“安健环”和质量治理体系认证,目前正在进展三体系整合工作公司作为申能股份系统试点单位,顺当实施了ERP 系统建设,涵盖电厂检修、运行、财务、人事、物资合同等主要业务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