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纳税评估方法 主要方法(纳税评估的延伸形态)n投入产出法n能耗测算法n工时(工资)耗用法n设备生产能力法n设备周期法n毛利率法n费用倒挤法n以进控销法n产品链分析法n资金监控法n外部信息核对分析法指标分析找方向、模型运用找原因n指标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 税负率销项、进项、利润、扣除项目n项目分析: 销售额存货推算、资金流推算投入产出、定耗测算、进项税金控制额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51.投入产出法适用范围:产品相对单一的工业企业如:纺织行业中的纺纱、食用植物油、水泥、皮革制造等行业投入产出比模型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测算期产品产量=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投入产出比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信息来源n1、原材料数量,一方面从原材料相关科目,明细帐中取数,另一方面应与仓库保管单据、凭证等核对原材料科目辅助材料废料修理用备件外购半成品原料及主要材料包装材料2、库存商品(产成品)外购商品产品代修品代制品该科目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月末计算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反映产成品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各种产成品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反映发出和销售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实例分析 基本情况:某织布厂2005年6月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供货企业,现有职工90人,共有织机11台,主要产品为毛巾、浴巾实例分析 2006年15月,实现销售收入684500元,销项税额116365元,进项税额105857元,缴纳增值税10508元,当期税负1.53%.产品平均售价为19.2元/公斤(不含税),1-5月投入棉纱62385公斤,账面期初无库存,期末库存为13000公斤,销量为37000公斤,该行业投入产出比在85%以上实例分析n2004年6月,评估人员运用投入产出比模型测算结果如下:n测算期产量62385(测算期投入原材料)85%(投入产出率)53027.25公斤n测算期销售量53027.25(测算期产量)13000(期末库存)40027.25公斤实例分析n评估问题值40027.25(测算期销售量)37000(账面销量)3027.25公斤n评估差异金额3027.2519.2元(每公斤售价)58123.2元实例分析n企业投入产出比n(申报销售额/当期销售单价-期初库存+期末库存)/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n投入产出比=(684500/19.2-0+13000)/62385=77.98%单位产品定耗模型n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n测算期产品产量=测算期原材料或包装物耗用量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装物定额n 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友情提示n(一)注意测算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
对测算分析结果,必须深入调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库存明细账、辅助材料、包装物耗用等多方面印证、分析,查找线索;n(二)对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收购等企业可利用该法分析其收购发票开具的真实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72.能耗测算法适用范围 纺织业、造纸、水泥、钢材生产等工业企业 模型 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 测算期产品产量=测算期生产能耗量测算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 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 主要产品为炼钢生铁、球墨生铁、铸造生铁1-5月生产用电9906604.04度,行业单位产品耗电定额为150度/吨,申报销售收入12428万元,单价0.189万元/吨,利用能耗测算法分析: 测算期产品产量66044.03吨 测算期应税销售收入12482.32万元例某炼铁厂友情提示(一)如以电费推算用电量,应扣除企业缴纳的基本电费因为电管部门规定,凡变压器功率在315千伏安(含)以上的,无论用电多少,均须按每千伏安缴纳15元的基本电费非生产性(办公照明、空调使用等)的扣除。
是否存在将电转售其他企业或用于非应税项目等情况,少计其他业务收入或多抵进项情况二)应加强同当地电业管理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联系,核实企业数据的真实性三)考虑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可根据当地实际选用或增设辅助指标,确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系数,多个指标并用,便于发现问题和疑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33.工时(工资)耗用法适用范围n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资基本稳定或具有一定地域标准,工资或工时记录完整、核算相对规范的工业企业造纸、面粉、小煤矿、机砖等行业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5模型n 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n 测算期产品产量=测算期生产人员工时总量(工资总额)或某一主要生产环节工时总量(工资总额)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 资)n 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n某造纸机械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生产复卷机为主2002年申报应税销售收入6615000元,全年应缴增值税85974元,每台复卷机需要喷漆280个小时,0.5元/工时,共有喷漆工20人,全年工时102980个,工资51490元。
例n测算出复卷机368台n2002年该企业纳税申报金额6615000元,按当年度卷机市场平均单位售价21000元(不含税),计算出当年的销售数量应为315台,2002年底帐面库存20台n据此,评估人员认定企业少申报了33台,隐瞒销售收入693000元(不含税),应补缴增值税款117810元此案经稽查部门介入查实后,向公安部门进行了移交友情提示n(一)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或者关键生产环节工时(工资)标准应相对稳定;n(二)参考当地同行业或规模、效益相近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便于税企双方工时(工资)标准的共同认可;n(三)生产工时总量(工资总额)的所属期要与生产产品的所属期配比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94.设备生产能力法适用范围特定的行业造纸业、水泥制造业、微粉、发电模型n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n测算期产品产量=测算期若干设备的日产量或时产量测算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时n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 某造纸厂n生产高强度瓦楞纸,有纸机6台:1575型3台,1760型1台,1880型1台,2400型1台。
2002年申报销售收入14996419元,应纳增值税387967元,税负2.7%例 n对该企业2002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了实施评估n通过查看生产人员工资表,考虑机器检修、节假日停产等因素,经企业举证,评估人员确定1760型纸车的生产时间为140天,其它型号纸车的生产时间均为240天n通过运用设备生产能力模型计算该企业全年纸的产量应为13880吨,该企业账面产量10200吨,二者相差3680吨左右n该厂仅承认450吨纸(562500元)未计销售后经稽查部门查实有3570吨瓦楞纸未计销售,应补缴增值税款678066.08元此案已移送公安部门立案查处n 友情提示n(一)设备生产能力可从随机文件中得到随机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等产品说明书对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设备生产能力较为重要;n(二)实地查看时要注意正确区分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和生产能力;n(三)设备生产能力一般有幅度,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365.设备生产周期法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往往与设备生产能力法结合使用砖瓦、水泥制造模型n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期产品销售单价n测算期产品产量=测算期生产的周期数设备每一周期的生产能力或总容量n测算期生产的周期数=当期有效生产天数或小时数设备运行一个周期的天数或小时数n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 信息来源技术、行业规律库存明细帐n如某砖场为小规模纳税人,个人承包经营,有职工15人,拥有15门的轮窑4座,平均每门装土坯6000块,实行“双定”征收,2003年度月核定增值税税额为1600元,2003全年缴纳增值税19200元,2004年月核定税额调整为2200元,1-5月缴纳增值税11000元。
例 2004年6月,评估人员对其2004年1-5月份的纳税情况运用设备生产周期法进行了测算、分析:1门砖的生产周期为15天,据此该砖场每门窑每月可生产砖180000块,4门窑可生产砖720000块,按每块砖市场平均售价0.1元计算,其月销售额为72000元(含税),按6%的税率应缴纳增值税4075元经调查核实,该制砖厂2003年以来一直生产,中间没有报停,且生产出的砖供不应求,没有库存2004年1-5月份,该制砖场应补缴税款9375元经约谈、举证,该砖场主动补缴了税款9375元和滞纳金主管税务机关将其核定税额由2200元/月调整为4000元/月友情提示n(一)该方法与设备生产能力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n(二)该方法在运用中应考虑点火或开工时间,及影响生产周期的不确定因素如轮窑烧砖瓦时出现漏气,则生产周期变长;n(三)应注意季节对生产周期的影响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446.毛利率法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45适用范围商业企业钢材批发业、汽车销售业等模型n毛利差异率=(企业毛利率行业或商品毛利率)行业或商品毛利率100%nn n 实例分析n n如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6年1-5月销售收入8260万元,销售奥迪轿车223台,累计实现税前利润148万元,各项费用255万元。
累计销项1687万元,进项1404万元,缴纳增值税5.5万元,税负0.06% 1、用销售毛利差异率测算、对比分析 企业1-5月申报信息中销售成本为1861万元、销售收入1951万元,市场同品牌车的平均毛利率为5.2%n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951-1861)/1951=4.6%n销售毛利差异率=(销售毛利率市场同品牌平均毛利率)/市场当期同品牌平均毛利率100%=(4.6-5.2)/5.2*% =-11.5%,差异幅度10% n2、用费用倒挤法模型进行测算n评估期销售收入=经营费用=255万元n评估期应纳税额=255 17%= 43.35万元3、进行人工评析 该单位1-5月份的毛利率为4.6%,推算出的毛利差异率数额较大,根据企业经营期的经营费用测算企业的应纳税额为43万元,实际应纳5.5万元,应纳税额差异较大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企业可能有的行为 友情提示n季节性因素n政策性因素n价格因素n经营范围发生较大变化等特殊情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537.以进控销法适用范围n 该方法适用于商业企 业,如珠宝首饰零售业、加油站、钢材批发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等 对经营商品单宗大额、便于盘库、财务核算相对健全的企业尤为适用。
不适用 日用百 货零售 针对企业成本核算方式,以进控销模型: (一)以金额表现: 1、采用售价核算 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测算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 2、采用进价核算: 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1毛利率) 问题值=(测算应税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