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解说能力训练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考查中,始终贯穿着考查学生阐释解说能力除去语言表达层面的意思外,在题干的要求中阐释解说能力指的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解释、说明、解说的能力 这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和基本辨识文本内容后用准确的语言表明自己的看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阐释能力,具体表述为“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等等如果学生在读了文本之后,只是感觉好像懂了,而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则不能视为真正读懂了文章阐释解说能力在试卷中的考查常常表现为:用“为什么”提问要求考生分析并阐释原因,如“‘我’为什么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主要’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用“怎样”“哪些”“什么”等词提问要求考生进行具体阐释、具体分析作用,如“谈谈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文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此外,还有要求考生分析异同、特点等方面的题目综合来看,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阐释解说能力的考点主要有:l、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2、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3、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等)的含义进行解说4、根据文段所表达的内容,对其含义进行阐释5、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6、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7、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说明8、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所叙写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阐释等等能力提升指要解答阐释解说题,总体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联系语言环境如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对句子、文段的内容进行表述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进行二、注重整体感知如阐释文章标题的含义,对文段的内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解说,要注意整体感知、把握文段、文章的内容,进行准确表述三、提炼信息及要点如解答下定义、画表格、画图形题型时,要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信息及要点,组合后准确表述在具体的题目中可分别这样去做:l、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词语的本义(也就是字典义)是相对固定的,可这个词一旦被运用到了具体的语句和段落中,含义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结合语境,词语的意思变得更加明确具体;二是句子本身运用了某种修辞,使词语的含义随之发生改变要准确解答这样的题目,在了解词语本义的前提下,一定还要将词语所在的句子或上下文意思分析清楚。
同时对修辞的含义和作用弄明白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必须联系上下文,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就是指语言环境,可以说,语境确定了词义其次,还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去把握一个词语,除了一般通常具有的含义外,往往还要考虑它的色彩含义如感情色彩,决定了词性的褒贬;语体色彩,决定了词语运用的得体与否除此之外,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等等,以及看它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普通用语还是特殊用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推荐精选上述的这些方方面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单就其中的某个因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起来,全盘考虑2、依据文章的内容,对词语、语句所指代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文章为了简洁,同时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当文中用到同一内容时,一般用代词来指代,这样写,既能使文章简练,又能做到前后照应我们要找到这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时,必须认真通读全文,对其内容概括全面,概括完了之后,再将这内容放入这代词的位置上,看上下文是否合理、顺畅3、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哲理句、中心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等)的含义进行解说每篇文章都有一些体现主题的中心句,或是给人以思考的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在阅读中,采取整体联系分析,从多角度入手。
辅以对句子成分的分析提炼,化大为小,化繁为简,通过细密的疏理,挖掘出其中的基本意思;掌握句子的特定含义:有的记叙文以含蓄取胜,有的语意委婉间接,在理解上就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解析这些语句,而应从更宽广的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作综合的、全面的、深刻的思考,才能真正把握这些语句的真谛,才能对这个语句所在的语段或文章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句子的深层含义记叙文中一些抽象深奥的句子,是对全文重点表达对象的抽象概括、凝炼升华,对这些内容的合理阐发,实质上就是对相关内容的概括总结,解答时,既要考虑表达的流畅通达,更要注重内容的完整全面4、对文章标题的含义进行解说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眼睛它往往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一般来说,说明文的标题是文章说明的对象,议论文的标题是该文的论题或论点,新闻的标题则是新闻的中心事件,散文、记叙文的标题较为复杂,它可能是文章的主题,也可能是线索,也可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还有可能是全文最感人的一个画面等我们在阅读时,既要准确理解标题的字面含义,更要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和作用像散文,其最大的特点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5、对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进行阐释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对于这个主题,我们不仅要能准确把握,还要能准确表述。
概括主旨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一段文字内容很多,但其核心意思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一般来说概括内容要点可以按下列步骤操作:1、通览全篇,了解文章的总体情况;2,逐段阅读读懂读通,列出简明提纲,3从全文着眼,分清主次确定重点内容,4,根据要求,把内容要点组成有条理的文字6、阐释人生体验、启发,解说答题理由、对文章作出评价等感受评价指的是感受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人物形象、情感倾向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作出评价的能力,常以开放题型出现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感受评价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摘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3.结合现实生活,谈对文中某问题的认识4.是否同意文中的某种说法并说明理由5.针对阅读内容提出建议或设想6.根据文章内容,想像情节7.揣摩文中人物性格,想像其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8.自选角度,谈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9.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总之,阐释和解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在平时能注意养成以下这几个习惯,就可事半功倍了实例点拨:献你一束花 冯骥才推荐精选⑴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⑵她一直垂着头。
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⑶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⑷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⑸“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
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⑹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⑺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⑻“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⑼“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⑽“我是失败者⑾“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⑿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她顿时热泪满面⒀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13、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提示:概括主要内容时,必须有明确的陈述对象、文章的中心事件陈述对象必须是文中的主人公,不可将其他的次要人物作为陈述对象,如本篇的主要人物是“机场女服务员”,陈述时不能写成“比赛失败的运动员”,中心事件必须把握准确并且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清楚。
如本篇的中心事件为:“献花”,本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比赛失败的运动员献花不可写成“一位比赛失败的运动员接受一位机场女服务员所献的花,”这样写的话,内容虽然一样,但文章的主人公就搞错了至于其他内容,如什么时候献的花、为什么献花等内容就不必在概括时就写出来,在具体分析时自然会涉及到推荐精选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提示:在做阅读题时,各种基本概念必须非常清楚(虽然考试时并不考具体的概念),如: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等,不能把各种概念混淆起来,同时必须了解各种手法的具体作用这段划线句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生动细腻地表现运动员此时沮丧、愧疚的心理15、选文第④、第⑤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做此题时,同样要防止混淆概念,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注意与说明顺叙的区别,说明顺叙有时间顺叙、空间顺叙和逻辑顺叙三类要弄明白不同的记叙顺序其不同的作用本段的记叙顺叙为插叙;标志为“两年前”一词,其作用为:交代女运动员以往获得冠军的经历及此次失败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为下文女服务员献花作铺垫16.选文第12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提示:做此题时,应结合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同时结合文章的中心时间及主题就可得到答案:女服务员给予她的安慰和鼓舞。
17.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提示:谈到语段作用,无非就两个方面:结构上的作用和主题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总起文章、过度、照应、总结全文等;主题上的作用有?:铺垫、点题、深化主题等我们在回答时必须具体,不可大而化之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告诉读者,别人在失败时我们更应给予支持和鼓励;照应开头课堂实战演练请重视“弹性水库”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计过,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500~2000吨因而,森林享有大气和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比如说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20万公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1000吨计算,则可蓄水2亿吨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植物的体内,90%以上是水,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这样一来,依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