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和亚铁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1的第三章第二节,介绍的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从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加强学生对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的认识,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章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两个章节的内容中,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并学习了铁的一些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已有知识衔接到新知识同时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三维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铁离子的检验; (2)掌握铁盐和亚铁盐之间的相互转化2.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2)初步学会通过探究性实验,小组讨论交流,设计、优化实验方案,进一步掌握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探究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课堂以外的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2)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真正感悟到生命健康与化学的紧密联系,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铁离子的检验、铁盐和亚铁盐之间的转化难点:铁盐和亚铁盐之间的转化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苹果、实验装置:烧杯、胶头滴管、试管、水果刀实验药品:FeCl3溶液、 FeCl2溶液、铁粉、过氧化氢溶液、KSCN溶液、维生素C粉末六、教学过程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言】铁是我们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们知道,人体如果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贫血生活中补充铁元素的物质比较多,有红枣、菠菜、动物肝脏、黑木耳、大豆、紫葡萄等。
其中铁元素以盐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铁盐和亚铁盐板书】铁盐和亚铁盐学生思考、回答化学来自生活,又能指导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健康实验探究【过渡】我们首先学习一下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板书】铁离子的检验【小组实验】完成实验3-10,填好对应的导学案小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实验结果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小组讨论【提问】刚刚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用到了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如果两溶液试剂瓶的标签不小心被损毁了,同学们能想出什么方法鉴别他们呢?【板书】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鉴别【小组讨论】怎么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小组交流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创设情境【实物展示】切开的苹果【提问】苹果中含有亚铁离子,放置在空气中变成棕黄色为什么?但是如果涂上一层维生素C粉末,苹果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不变色提问】这是什么原理呢?(提示: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回答】苹果汁的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成了黄色的铁离子回答】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抑制亚铁离子的氧化用化学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科学探究【过渡】从生活中的实例,我们知道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板书】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过渡】但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根据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科学探究,填好对应的导学案教师小结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培养设计、评价和改进实验方案的能力 联系实际【化学与生活】补铁药剂乳酸亚铁口服液的保存【化学与工业】工业生产中印刷电路板的原理思考交流知识运用,解释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原理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归纳培养学生总结能力课堂练习习题、作业布置学生讨论,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七、教学板书铁盐和亚铁盐一、 Fe3+离子的检验Fe3+ + 3SCN- = Fe(SCN)3二、Fe3+和Fe2+的鉴别三、Fe3+和Fe2+的转化还原剂Fe3+ Fe2+ 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