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开封市张笔彩联中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zh****7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6MB
约27页
文档ID:221019499
河南省开封市张笔彩联中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27

河南省开封市张笔彩联中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2018年7月,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图甲为梵净山著名的“蘑菇石”,它由许多层状变质岩堆叠而成,上粗下细屹立在悬崖边图乙为梵净山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形成该磨菇石上粗下细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①物理风化 ②变质作用 ③外力侵蚀 ④外力堆积A. ①③ B. ②④C. ②③ D. ①④10. 梵净山没有积雪冰川带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低 B. 地形崎岖C. 相对高度小 D. 气候较干旱参考答案:9. A 10. A【9题详解】“蘑菇石”屹立在梵净山悬崖边,一般高处接受的是外力风化、侵蚀,①③正确,④错误;变质作用是在高温高压下发生,②错误;“蘑菇石”是水、生物、气流等综合因素产生风化、侵蚀等作用下面风化、侵蚀严重上面较下面风化、侵蚀程度小所以形成蘑菇石10题详解】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分布范围和高度的变化主要受水热条件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尤其是热量条件据右图可知梵净山山顶为草甸带,由于海拔为2572米,海拔较低,山顶温度不能常年在0C以下,达不到积雪冰川带存在的高度,A正确,BCD错误。

故选A2.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9. 上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A. 流水侵蚀 B. 断层下陷 C. 向斜凹陷 D. 背斜张裂10. 上图中时间最可能是( )A. 早晨 B. 半夜 C. 午后 D. 傍晚参考答案:9. A 10. C9. 据图可知,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A正确;根据岩层形态,没有断层下陷构造,B错误;根据岩层形态,谷地不是向斜构造凹陷形成,也不是背斜构造张裂形成,CD错误10. 据图可知,图示为河谷地形,受山谷风影响,图中山脉上空有云层,说明此时山区的气温高,可能降雨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图中时间最可能是午后,C正确;早晨、傍晚热力差异小,山顶不会有云层,A、B错误;半夜应是云层在河流上空,D错误3. 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mm/h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下渗容量”,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5~7题5.在同一区域中,左图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A.t1 B.t2 C.t3 D.t4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表中下渗容量最大的是A.草地 B.水泥路面 C.裸地 D.沥青路面7.若降水量相同,与右图中①至④符合的是A.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B.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C.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D.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参考答案:5.D 6.A 7.B第5题,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图示在同一区域中,t1时段下渗率最大,t4时最小;但降雨损失率是时间越长,累积损失越大,从开始降雨时间越长,降雨累积损失量越大,所以t4时累积降雨损失量最大。

选D正确第6题,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草地的下渗率最大,其下渗容量也最大选A正确第7题,图示①的降雨损失量累积最多,④最少;下渗率大,其下渗容量也大;若降水量相同,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对雨水的截留、下渗依次减弱选B正确4. 下图是500N大洋东部洋面上的一个岛屿,图中曲线为等高线,据此回答5—6题5.岛上A、B、C、D四地七月份平均气温的正确排序是( ) A.A>B>C>D B.A>D>B>C C.D>A>B>C D.B>A>D>C6.下列关于该岛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南部降水最多 B.自然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土壤主要是棕壤 D.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参考答案:5.C 6.D5. 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为黑夜,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看到日落的景观,读图完成1—2题1.若此刻丙地地方时是17:30,同时正好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2小时30分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飞机先向西南后向西北飞C.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17:20 D.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20时2. 此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 B. 黄河正处于枯水期C.长江中下游处于伏旱期 D.南极高压正处于强盛期参考答案:1-2 CB6.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完成下题图中中国高铁开始运营时,日本乡村人口比重是A. 60%~70% B. 40%~50%C. 30%~40% D. 20%~30%参考答案:C【详解】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最低的曲线表示中国由下向上曲线依次是中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图中中国高铁开始运营时,大约是2003年前后,日本的城镇化率超过60%,乡村人口比重是30%~40%,C对A、B、D错7. 图4中水车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古老的提灌工具,箭头表示水车旋转方向完成6~7题6.当连接水车的输水道将水输往西南面的农田时,此河段的水流方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流 B.自西南向东北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7.一年中,当河水水位低于水车轮时,水车不能够发挥提水作用此时 A.旧金山温和多雨 B.印度半岛高温多雨 C.巴西高原受信风控制 D.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盛行东南风 参考答案:D A8. 下列地点在开阔平地建有同一高度的南北两栋新楼,欲使北面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则南北两楼距离间最小的地方是 A.东经110,北纬40 B.西经110,北纬50C.东经90,北纬6634' D.东经90,北纬30参考答案:D9. 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C.20时 D.16时参考答案:C10. 地震波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 )A.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加快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消失C.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参考答案:B11.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据此完成27~28题27.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主要包含下图中哪些类岩石(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⑥28.下列地质现象与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黄山怪石 B.汾河谷地 C.沧海桑田 D.东非裂谷参考答案:B C12.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10题7.图中①处悬崖的相对高度H ( ) ( ) A.150m

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 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 2007年与2008 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 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0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A. 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B. 森林火险等级增加C. 地表径流逐年增加 D. 基岩裸地不断增加9. 该山地自然保护区中有可能生长成片的阔叶树应为A. 桦树林 B. 胡杨林 C. 樟树林 D. 桑树林参考答案:8. A 9. A8. 读图可知,在该时间段内,气温均值降低,蒸发量减少,而降水量均值增加,土壤中含水量增加,A对降水增加,气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降低,B错降水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年降水量是波动上升的,所以地表径流不会逐年增加,C错由于年均降水量增加,气温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植被覆盖率上升,D错9. 读图可知,该地年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应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地区,代表植被为桦树,A对胡杨林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B错樟树及桑树一般分布在湿润地区,C、D错14.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 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 ② 地水土流失严重C. ③ 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 ④ 地风沙危害严重参考答案:B15. “绿腰带项目”是德国慕尼黑政府在郊区实施的休闲创意农业项目。

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A. 发达便利的交通线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C.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10. 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A. 种类 B. 成本 C. 新鲜度 D.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