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新闻传播伦理原则与规则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41MB
约94页
文档ID:48198750
第二章  新闻传播伦理原则与规则_第1页
1/94

第二章 新闻传播伦理原则与规则其实没有什么专门的新闻伦理, 我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伦理仅仅 适用记者,而工人农民就用不上 了美国著名记者吴惠连在政府事务中 ,公正不仅是 一种美德,而 且是一种力量 ——拿破仑●生命不可能 从谎言中开出 灿烂的鲜花 ——海涅 一、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一)公正:社会治理的最重要 伦理原则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 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 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1、公正是等利交换一切社会行为说到底都是交换行为 交换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等利(害) 交换分配公正 与报复公正是公正的 两大类型笑话:香烟保险等利交换、等害交换远远重要于 无偿给与案例:拒绝换票案例 上海钓鱼执法车主张晖与其代理律 师携手走出法庭 ●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 成为人,而不成为狼——培根与其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还不如说正义是这种基础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2、追求公正:媒介的道德指向维护社会公正是记者的主要职责 和义务,追求社会的公正、追求 正义感也是记者的道德指向案例 孙志刚案件的报道约瑟夫普利策撰写的纲领: 《圣路易斯邮讯报》将永远为进步 和改革而奋斗,绝不容忍不公正或腐 败,永远与各种煽动家斗争,永远反 对特权阶级和掠夺公众的人,永远同 情穷人,永远献身于公共福利,永不 满足于仅仅刊登新闻,永远保持极大 程度的独立,从不害怕攻击错误,无 论错误是由掠夺性的财阀,还是由掠 夺性的贫民造成的。

像上述这类方针、声明经常会被浓缩成一 句话,成为报纸的理念和旗帜《基督教科 学箴言报》的“首先是刀锋,其次是耳朵, 然后是耳中所有信息”;《泰晤士报》的“独 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华尔街日报》 的“正确使用真理”和“报纸的第一使命是说明 真理”;《纽约时报》的“本报不会污染早餐 桌布”;《朝日新闻》的“报纸必须时刻站在 对国民生活有用的立场发表消息”;我国《人民日报》的“以人为本 ”;《南方日报》的“高度决定 影响力”;《新京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看 护,对理性的呼唤,对权力的制衡, 对本真的逼近,对美好的追求,对公 义的捍卫,对丑恶的鞭挞———这是 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历史上 的京报如此,新京报也理应如此 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 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韦伯斯特 (二)人道主义原则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 智慧、良心、人的尊严 希腊谚语 1、人道主义:其根本的观点 在于,人本身乃最高的价值或 尊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 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家宝 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温总理 云南视 察旱情心急如焚急 人民之所急核心内容:重视人的价值,视 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幸福为 最高价值;对已以合理的保护 和提高,对人施之以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道主义是一种信念,是对 神圣高贵的生命的无限与无 条件的敬畏案例 汶川地震的报道缺乏这种信念,造成的是人本 身的灾难案例:哺育婴儿的母亲被 抓,婴儿无人看管而亡2、新闻报道要具有同情心案例一 将扣押人质死亡人数做 竞猜节目案例二 对受害者家属的采 访同济研究生亓培育遇害案2001年初,笔者还在吃记者饭, 曾经只身到阜阳参访过同济大学 研究生亓培玉被打死事件当时 春节刚过,下着冬雨,黄泥土路 的泥巴20公分以上,光脚都拔不 出来亓培育家厨房的土墙开裂,父母 均躺在光光的、破旧的芦苇席上 打点滴,记得亓培玉结婚的床都 是借的笔者放下100元,不忍 心地问了他妻子几句话、拍了几 张照片走了——实在不愿意让她 再讲一遍伤心惨目的过程,那是 往人家伤口上撒盐案例三 美国记者对自杀事 件的报道新闻伦理没有指出救人性命 第一,新闻报道第二吗?----普通人的心声(三)传播主体的追求—幸 福1、幸福1)幸福是快乐的心理体验幸福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 完满实现快乐是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 现的心理体验幸福则是对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 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 理体验。

幸福虽然是一种心理体验,却 是对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 客观的、必然的、不以自己主 观意志而转移的心理体验2、幸福的层次: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动 机与人格》一书的前言中,将人 的需要分为三个:低级需要—生理需要--物质需 要 中级需要—安全需要、归属 与爱的需要—社会需要 高级需要—认识与理解需要 、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 要—精神需要相应幸福分为:物质幸福:物质欲望、需要、目 的得到满足的幸福,最高表现是 ,发财致富、健康长寿社会幸福:是人的社会性欲望 、需要、目的得到实现的满足 ,最高表现是达官显贵、爱情 美满精神幸福:是人的精神方面 的欲望、需要、目的得到满 足的幸福,认知需要、审美 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新闻工作者最高的幸福就是 成功的履行了记者的社会职 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 章”,并成为著名的记者案例:华商报记者江雪报道 夫妻看黄碟事件3、幸福的类型自我实现的幸福:创造性幸福非自我实现的幸福:非创造性或 消费性得到满足的幸福非自我实现的幸福会随着消费 而消失而自我实现的幸福则是不朽的我国古人有三大不朽:立言立德、立功 构成三大幸福利己幸福:就是对一生有重大 意义的利己的需要、欲望、目 的的实现的快乐利他幸福:就是对一生有重大 意义的利他的需要、欲望、目 的的实现的快乐过程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过 程中,每一次小目的的实现 所体验到的幸福结果幸福:所实现的幸福是 努力过程的结果(四)传播信息的道德规则— 诚实1、诚实诚实是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 的行为。

类型:诚,传达与自己思想符合、一致 的信息的行为,表现为心口一致 信:传达与自己行为相符合、一致 的信息的行为,表现为言行一致2、诚实的道德价值诚实是维系人际合作、保障社 会存在发展的纽带匹夫行忠信,可以保一身;君 主行忠信,可以保一国;记者 行忠信,可以保百姓●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 的鲜花 ——海涅 3、诚实的适用范围两善相权取其重,两恶相权取 其轻诚实是基本的道德规则,受其 他的伦理原则支配小人之诚,不如无诚”(王夫 之)案例 李若彤成美国国家地 理杂志签约摄影师(五)新闻采访中的中庸之道1、人的伦理行为无非两种三类:一是不遵守道德规则,所谓的“不 及”二是遵守道德的行为其中有过当遵守,即所谓的“过”适当遵守道德的行为,即中庸亚里斯多德:过度与不及都属于 恶,中庸才是德性孔子:过犹不及案例:土耳其电台的报道 偶尔 用之可以,过多就会不信任媒体案例二 美国揭露政府部门官员受贿案(记者装扮店主行贿)国际巨星章子怡近来 麻烦不断,什么“劈 腿门”、“泼墨门”、“ 诈捐门”、“骗捐门”接 连不断压向章子怡, 万名网友的联名质问 ,连发国难财的词都 用上了,对章子怡的 形象和声誉造成了相 当大的损害,已经开 始有国际品牌中止与 章子怡的合作。

章子怡在事发开始还能主动利用媒体做一 些回应和解释,可近来沉默代替了一切, 这让人有些害怕,所以,期间全国政 协委员、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李前宽在 小组讨论时谈及中国电影界现状,痛批媒 体在章子怡事件方面“炒作”的行为他表 示,对“中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国际影星 章子怡”,媒体不要抓住她不放,因为这样 轰炸下去会导致章子怡和阮玲玉一样被逼 自杀 2、中庸与隐身采访两种道德发生冲突,遵守价 值较大者在用尽了合法的、无争议手 段后,才可考虑隐身采访隐性采访应当遵守:公共利益原则别无他法原则场合的公共性原则减少道德损失原则案例 一 隐性采访传销案例二 隐性采访(钓鱼)贿 买报告记者假借广东东方电力有限公司 需要在本区扩建仓库、开山挖土 的名义,向广州市地质调查研究 院质量审核部副部长罗锦华提出 购买《报告单》罗锦华和黄健 民出具了一份编造灾情、夸大险 情的虚假《报告单》,并现场收 取了记者给予的2.5万元 罗锦华一直认为自己是被人 引诱,按照记者的要求一步 步做出了犯罪行为,认为记 者“钓鱼”诱人不公平…… 辩护律师:记者在隐性采访时 ,通过故意设圈套、陷阱,诱 使对方上当受骗,无异于制造 犯罪,存在教唆犯罪甚至自身 犯罪的可能性。

公诉方:“记者不暗访往往难以 掌握真实情况”,且此案中记者 也并未侵害到被告的个人隐私 至于诱人犯罪一说,公诉人 认为记者并不存在引诱 网友“平沙落雁”:法律不仅是保 护自己,也是规范他人的准绳, 一旦“钓鱼”人人皆用时,“社会不 就乱了吗?” 二、新闻传播应遵循的其他规则1、自尊2、谦虚3、智慧4、勇敢案例 小崔会客与大庆市长的会见体会主持人的谦虚、智慧思考练习: 1、解释:公正、诚实、中庸、 自尊、人道主义 2、采访报道中如何体现人道主 义原则? 3、隐性采访应遵守哪些原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