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破解方舟之谜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0.50KB
约6页
文档ID:524694747
破解方舟之谜_第1页
1/6

诺亚方舟之谜 ——中土联合考古新发现诺亚方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就是在西方神话中护佑生灵躲过大洪灾的大船而随着灾难大片《2012》的轰动,人类建造新的方舟以度过世界末日的故事又一次将这一传说中的大船推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一直以来,国人都接受着系统的科学教育,因而被告知诺亚方舟与大洪水都是圣经故事,都是宗教神话,本身不具有真实性而在西方,进入十九世纪后这一传说也受到了普遍的质疑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诺亚方舟,真的只是一个神话但历史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的随着世界对上古历史的研究深入以及各国学术交流的加强,人们逐渐发现,大洪水这个传说不仅在基督教世界存在,在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印度、玛雅等文明中都有关于洪水灭世的传说,中国也有著名的大禹治水,《山海经》中描述:“洪水滔天”因此,历史学家现在都致力找寻各地的传说,并试图从当中找出一些过去的信息 2009年,一队美国探险者宣布,在几百英尺深的黑海海底发现了人类居住过的迹象大约七千五百年前,这些住所被一场凶猛的洪水吞没有科学家断言,这一灾难事件和《圣经》里讲述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存在着某种联系。

对此,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考古学家弗雷德里克-希伯特指出,从海底发现的在枝条上涂抹泥巴的建筑风格,在黑海周围地区相当具有代表性,他还兴奋地把这次发现誉为“又一座庞培古城的出土”,其线索将改写这片连接欧亚两洲和中东的关键地区的文化史2010年4月28日,由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组成的方舟探索队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了在土耳其境内的亚拉腊山发现了诺亚方舟遗址,当即轰动世界,该发现也入选了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发布的“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此前西方探索家过去的最大成果,是在亚拉腊山四千多米的冰川上,找到零碎的木块从客观科学分析,科学家一致认同高地上没有树木生长,由于气候严酷,三千米以上亦没有人类建屋聚居多的遗迹,加上当地世代沿袭以泥砖建屋,木材是罕有建材,因此,过去木得发现,都推论为可能是来自方舟而此次在探索上的重大突破,首先是锁定位置,在四千米以上的冰川进行挖掘,成功发现并进入木结构该探索开始于2008年,历时接近两年之久早在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分析师波切尔·泰勒就经过十年的研究发现了卫星照片显示亚拉拉特山西北角有“异常物体”,并且认为那就是诺亚方舟的残骸而此次探索是探索队领队阿密·埃图鲁最先掌握位置并开始进行实地探索的,他在2008年6月知道秘密地点,消息来源指那是挪亚方舟。

于是他带领队员在那一带探索并发现木结构,还拍摄了若干内部空间的照片 历时接近两年的探索,其中一个重要里程是香港队员李耀辉以先锋队员身份,核实巨型木结构位于海拔四千米以上,及掌握地理环境,为进一步探索作准备他在2008年10月跟随土耳其队员攀登亚拉腊山,当时攀至4,000米以上的高度,看见由八寸粗木材建造的木结构,而且还有入榫位,证明是古旧、没有采用钉的建筑在结构附近100米处,有散落的木,穿过冰川,长度达20米由环境看来,木结构是长年被冰和火山石覆盖在他出发前,土耳其的队员先在山上凿冰,令本来掩埋的结构部份显露出来但是在李耀辉核实亚拉腊山上的木结构后,探索活动一度受到恶劣天气和地区的动荡局势影响不过探索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没有中断2009年10月,探索队员带同摄影器材进行拍摄,六位香港队员成功进入木结构,当中梁艺龄是唯一一位女队员那么探索过程有多辛苦呢?他们有数天留在2,800米的营地作高山适应,而香港队员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亚拉腊山的天气变幻莫测,在山上亲身经历这一刻天晴,下一刻突然大雾的状况,而日间和晚上的温差有三十度晚上山上的气温会下降至零下二十多度,有一晚还下起了雪。

通往探索地点的一段路非常危险,他们需要沿着六十度斜坡行走,一边行一边有火山石由山上滚下来,原因是日间天气晴天时,阳光融化高山上的冰雪,带动火山石滚下,有些大如头颅,如果被击中要害,可能会严重受伤其艰难可想而知 探索中队员发现木结构已经破损,并从不同的破口进入,至今为止共发现七个空间,其中一些很可能就是方舟的船舱一些空间还有木梁,木质舱内里面也有门、楼梯和钉子在队员们发现的七个空间中,第一个被冰封,冰层下是木,顶上有横木,墙身可见入榫结构,明显是人工结构第二个空间呈L字型,有些结构特征与后来发现的空间相同,例如入榫结构,因此推断这空间本来是木箱型的房间,但大部份已损毁第三个空间高度超过5米,队员需要游绳由上方的破口进入,内里的墙身全是木,但并非盒子形,墙身有点弧形和倾斜,其中一边有一个小门,约1米高,半米阔,估计可以通往另一个空间,但由于队员感到呼吸困难,没有尝试冒险穿过去第四个是盒子形的空间,墙身、天花和地板均是木,长、阔、高约是二米多,一面墙身有木栏,上面平均分布有木钉,推测是用来套上绳索,以圈养动物的,而另一面墙身有层架结构第五个空间非常细小,是连接两个空间的通道第六个空间的结构内有像用树干砍成的木梯,在这空间内,队员爬上木梯,发现天花上有门,因此推算木结构有超过一层,他们尝试打开门,但打不开,由于不想破坏结构,于是便留待将来有合适的工具才再尝试。

队员没有进入个第七空间,只由上方的小口往下俯视及拍摄照片空间的高度及阔度估计分别是5米及12米此外队员们还在舱内发现了陶器、绳索以及类似种子的物体而通过对遗迹进行的碳元素鉴定也证明此次发现的遗迹可溯至4800年前,这个时间也正是圣经中所提诺亚方舟的年代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发现的意义越来越不同寻常,同时这一发现还引起了土耳其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 由于探索队领队数年来是在跟挪亚方舟国际事工合作,于是探索队便把发现告知了他们随后挪亚方舟国际事工总干事袁文辉也亲身参与了探索活动,他和一些探索队员亲身进入亚拉腊山上有间隔的人工木结构内他相信他们所进入的木建筑就是历史文献和当地人一直所指的古木船,同时探索队的队员除了还在结构内进行量度、样本收集,拍摄了整个过程小组成员李博宇在回忆探索过程时说:“我看到了一个用木板一样的木料建造的结构每块木板大概有8英寸(约合20厘米)宽我能看到榫头,这是金属钉使用之前的古代建筑的证据我们步行100米到达另一个地方,我看到了嵌入冰川的断裂木头片段,大约有20米长双方的合作也更加推进了探索的进行 在初步探索得到了理想的成果后,中土联合探索队在北京举行了发布会,正式证实了这一伟大发现成果,探索队信心满满地表示:“虽然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它就是诺亚方舟,但可能性达到99.9%!”与会的专家及土耳其政府官员也均认同此次的重大发现,出席的政府官员还表示会协助挪亚方舟国际事工未来的科学探索,广邀科学家共同参与致力于科学考证,揭示诺亚方舟的真相。

同时为了表扬香港队员在亚勒省亚拉腊山寻找方舟的热诚和贡献,亚勒省副省长穆拉特·古云先生向四位香港探索队员颁发了荣誉市民身份,他们亦是首批获此殊荣的外国人但是探索队的惊人发现并未让所有的人信服,对于此次考古发现,各方仍然态度不一赞同者如荷兰著名方舟探索家格力特•艾顿先生说:“这次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历史上首次具体地拍摄了方舟的发现,并向全世界揭示艾顿先生相信过去详细的目击证据有助解开方舟的谜团,因为所有主要的描述,跟这次山上惊人的发现绝对吻合他说:“有非常多的细节吻合,我只列举几项——发现高度超过海拔4,000米;方舟在山上是轻微倾斜;棕红色的木;方舟的末端已破损及有洞孔,人们可以穿过进入;非常深色、颇长的长方型最后,他总结说:“有大量的实证显示,在土耳其东部亚拉腊山发现的木结构是记载中的挪亚方舟考古学家鄂台•贝利教授指出:“探索队的发现是历史上最重大的这发现非常重要,而且是迄今最重大发现的在亚拉腊山3,500米以上从没有人类聚居痕迹多年来许多人在山上进行探索,而这次探索队是历来最认真的,并且在冰下发现巨大木结构 土耳其考古学家阿密•乌兹伯博士阐明山上环境有助保存木结构数千年而没有石化或腐烂。

他说:“目前,亚拉腊山的永久雪线位于海拔3,900米,而木结构在4,000米以上山上的低温及地理环境,包括冰川沉积物及火山物质有助结构保存另外,木材可以负载本身重量的5倍,因此结构可以承受巨大重量而没有粉碎 土耳其政府官员,亚勒省副省长穆拉特•古云、亚勒省文化局长伊布米辛•布卢及杜古拜亚斯市政务司长易卜拉欣•沙欣表扬了探索队的努力,并感谢他们发现了挪亚方舟亚勒省文化局局长米辛•布卢先生表示:“二千多年以来,历史记载及目击者证据都指出,有一艘古老的大船避过洪水而停泊于亚拉腊山上人们相信那是挪亚方舟我相信这次探索队终于发现这艘古老的大船,而我也相信这是挪亚方舟 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英国牛津大学古代史讲师尼古拉斯·普塞尔表示,经常有人宣布此类发现,此次中土两国探索者的声明并无任何新意,最新研究其实是“陈词滥调”他说:“如果公元2800年欧亚大陆被三千多米深的洪水所覆盖,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何在这种条件下生存?” 另一位英国考古学家麦克·皮特也表示:“如果说真有这么一场毁天灭地的洪水,我觉得全球各处都可以发现相关的地理证据 还有人表示遗迹中的木质设施是由柏木制成,而非圣经中提到的歌斐木。

(也有人认为歌斐木只是一种未被证实的木料,“歌斐木(Gopher wood)”是不熟悉希伯来语之人的错译,“歌斐木(Kopher wood)”才是正确的,意味着覆盖着歌斐的木头(任何一种的木头)歌斐就是沥青但两国的探险者也并未因此气馁在土耳其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计划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以保护此处遗迹不会受到考古挖掘工作的损害,并积极为申报世界遗产做准备 姑且抛开各种疑点不说,就发现本身而言,如果这处遗迹真的就是圣经中所提诺亚方舟,那么它将是考古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这并不是说它能证实历史上真有灭世的“大洪水”,而是可以说明历史上真有一个时期发生了全球范围内的洪水频繁期和海平面上升,或许这也可以解释洪水传说在中国、印度、玛雅等文明中之所以存在的原因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澳大利亚伍伦大学的科学家就曾指出,发生在历史上一个时期的北美劳伦太德冰盖融化,造成了近10万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淡水增加,全世界海平面也因此上升了1.4米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克里斯·特尼教授还表示那一场世纪大洪水让生活在黑海沿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人口受影响最大,他们无法继续耕作洪水最严重时,有7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这一时期持续了约34年。

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大约112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水淹没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以东欧为主)向西迁移,寻找更适合的耕地他们的到来加速了当地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很可能是早期农业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 这可能也是诺亚方舟这个故事的起源,方舟也许就是当时人们迁移中的一个工具,只不过后来在口耳相传的故事中越来越夸张和离奇将真实的历史和传说故事相连接起来,或许这就是这次考古发现的伟大之处,被评为“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这并不为过它告诉我们,神话,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追寻神话,我们考古事业也许还能够发现得更多,能够走得更远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大洪水、诺亚方舟、诺亚方舟遗址腾讯科技:中外探险队称在土耳其发现诺亚方舟(图)人民网:科技:国家地理2010十大考古发现注图: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分析师波切尔-泰勒宣称这张卫星照片上显示亚拉腊山西北角有“异常物体”,他认为那就是诺亚方舟的残骸一座木构造建筑的部分墙壁发布会现场发布会上展示的收集自木结构做研究的样本墙上的木栏上有木钉,推测是用来套着绳索圈养动物山顶积雪的亚拉腊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