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

pm****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08KB
约17页
文档ID:211749876
最新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_第1页
1/17

邓字巍Email: Tel: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一. 实验目的1、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2、掌握酰化、氧化、水解、酯化的原理及基本操作3 、熟悉化合物结构确证的常用方法,并对本品进行红外光谱等波谱的测定以确证本品的结构2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 最早的局部麻醉药是从南美洲生长的古柯植物中提取的古柯生物碱或称柯卡因,但具有容易成瘾和毒性大等缺点 化学家在搞清了古柯碱的结构和药理作用之后,合成出数百种局部麻醉剂,多为羧酸酯类(作用更强,副作用较小和较为安全) 苯佐卡因和普鲁卡因是在1904年前后发现的两种局部麻醉剂3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羧酸酯类局麻剂一般通式可表示如下:这类药物均有如下共同的结构特征: 分子的一端是芳环,另一端则是仲胺或叔胺,两个结构单元之间相隔14个原子连接的中间链 苯环部分通常为芳香酸酯,它与麻醉剂在人体内的解毒有着密切的关系; 氨基还有助于使此类化合物形成溶于水的盐酸盐以制成注射液4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二. 实验步骤1. 苯佐卡因通常由对硝基甲苯首先被氧化成对硝基苯甲酸,再经乙酯化后还原而得。

这是一条比较经济合理的路线 5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2. 本实验实验 采用对对甲苯胺为为原料,经酰经酰 化、氧化、水解、酯酯化一系列反应应合成苯佐卡因此路线虽然比以前对硝基甲苯为原料长一些,但原料易得,操作方便,适合于实验室小量制备酰酰化氧化 水解酯酯化6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一.对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备以对对甲苯胺为为原料,经经乙酰酰化,氧化和酸性水解,制取对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涉及三个反应)【基本原理】1.将对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酐处 理转变为转变为 相应应的酰酰胺,这这是一个制备酰备酰 胺的标标准方法,其目的是在第二步高锰锰酸钾钾氧化反应应中保护护氨基,避免氨基被氧化,形成的酰酰胺在所用氧化条件下是稳稳定的2.对对甲基乙酰酰苯胺中的甲基被高锰锰酸钾钾氧化为为相应应的羧羧基氧化过过程中,紫色的高锰锰酸盐盐被还还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锰沉淀鉴鉴于溶液中有氢氢氧根离子生成,故要加入少量的硫酸镁镁作为缓为缓 冲剂剂,使溶液碱性变变得不致太强而使酰酰胺基发发生水解反应产应产 物是羧羧酸盐盐,经经酸化后可使生成的羧羧酸从溶液中析出3. 酰酰胺的水解,除去起保护护作用的乙酰酰基,此反应应在稀酸溶液中很容易进进行。

7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1)(2)(3)将对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酐处 理转变为转变为 相应应的酰酰胺对对甲基乙酰酰苯胺中的甲基被高锰锰酸钾钾氧化为为相应应的羧羧基酰酰胺的水解,除去起保护护作用的乙酰酰基8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主要试剂与物理性质】 对甲苯胺 醋酸酐 高锰酸钾 硫酸镁晶体对甲苯胺( p-toluidine):分子量 107.16,沸点 200,熔点 44-45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及丙酮,本品吸入或接触皮肤时有毒,并有蓄积性危害,应避光保存对氨基苯甲酸(p-aminobenzoic acid):分子量 137.14,熔点 186187,难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冰乙酸,在空气中或见光变浅黄色本品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醋酸钠9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操作步骤】 1. 对甲基乙酰苯胺 在250mL烧杯中,加入3.8g对甲苯胺,90mL水和3.8mL浓盐酸,必要时在水浴上温热搅拌促使溶解若溶液颜色较深,可加适量的活性炭脱色后过滤同时配制6g三水合醋酸钠溶于10mL水的溶液,必要时温热至所有的固体溶解。

将脱色后的盐酸对甲苯胺加热至50,加入4.2mL醋酸酐,并立即加入预先制备好的醋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后将混合物置于冰浴冷却,此时应析出对甲基乙酰苯胺的白色固体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后称重,产量约3-4g10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2.对对乙酰酰氨基苯甲酸 在250mL烧杯中,加入上述制得的对甲基乙酰苯胺(约3.5g)、10g七水合结晶硫酸镁和175mL水,将混合物在水浴上加热到约85同时制备10.3g高锰酸钾溶于35mL沸水的溶液在充分搅拌下,将热的高锰酸钾溶液在30min内分批加到对甲基乙酰苯胺的混合物中,以免氧化剂局部浓度过高破坏产物加完后,继续在85搅拌15min混合物变成深棕色,趁热用两层滤纸抽滤除去二氧化锰沉淀,并用少量热水洗涤二氧化锰沉淀若滤液成紫色,可加入11.5mL乙醇煮沸直至紫色消失,将滤液再用折叠滤纸过滤一次冷却无色滤液,加20硫酸酸化至溶液呈酸性,此时应生成白色固体,抽滤,压干,干燥后对乙酰氨基苯甲酸产量约23g纯化合物的熔点为250252湿产品可直接进行下一步合成11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3. 对氨基苯甲酸 称量上步得到的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将每克湿产品用5mL18的盐酸进行水解。

将反应物置于125mL圆底烧瓶中,加热缓缓回流30min待反应物冷却后,加入15mL冷水,然后用10氨水中和,使反应混合物对石蕊试纸恰成碱性,切勿使氨水过量每30mL最终溶液加1mL冰醋酸,充分摇振后置于冰浴中骤冷以引发结晶,必要时用玻棒摩擦瓶壁或放入晶种引发结晶抽滤收集产物,干燥后以对甲苯胺为标准计算累计产率12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思考题】 1 对甲苯胺用醋酐酰化反应中加入醋酸钠的目的何在? 2 对甲乙酰苯胺用高锰酸钾氧化时,为何要加入硫酸镁结晶? 3 在氧化步骤中,若滤液有色,需加入少量乙醇煮沸,发生了什么反应? 4 在最后水解步骤中,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中和,可以吗?中和后加入醋酸的目的何在? 13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二.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以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在浓H2SO4催化下,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基本原理】 14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试剂与规格】 对氨基苯甲酸(自制), 95乙醇, 浓硫酸【物理常数及化学性质】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ethyl-p-aminobenzoate):分子量 165.19,熔点 9192。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稀酸 15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操作步骤】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g对氨基苯甲酸和12.5mL95%乙醇,旋摇烧瓶使大部分固体溶解 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加入1mL浓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沉淀(在接下来的回流中沉淀将逐渐溶解),将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上回流1h,并时加摇荡 将反应混合物转入烧杯中,冷却后分批加入10碳酸钠溶液中和(约需6mL),可观察到有气体逸出,并产生泡沫(发生了什么反应?),直至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无明显气体释放 反应混合物接近中性时,检查溶液pH,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至pH为9左右在中和过程中产生少量固体沉淀(生成了什么物质?) 将溶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并用少量乙醚洗涤固体后并入分液漏斗向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乙醚,振荡萃取 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蒸去乙醚和大部分乙醇,至残余油状物约1mL为止残余液加入乙醇和水混合液,得到结晶,产量约0.5g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红外和核磁共振图谱16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思考题】 1. 本实验中加入浓硫酸的量远多于催化量,为什么?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的沉淀是什么物质?试解释之。

2. 酯化反应结束后,为什么要用碳酸钠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为什么不中和至pH为7而要使溶液pH为9左右? 17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及波谱鉴定(18-2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