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9 月 第 19 卷 第 3 期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西安) Journal of Further Education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Sep. 2002 Vol. 19 No. 3 化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杨辉祥1 张淑霞2 ( 1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副编审 2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编辑 西安 71006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本科生严谨 的治学态度、 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了解科技 前沿的重要环节; 是本科毕业生综合运用所 学的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初 步科学研究工作训练的重要步骤师范类本 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化 学教师和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论 文的完成, 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课 题的能力, 拟定研究、 调查、 实验等研究方案 的能力, 分析评价、 处理教学研究材料及得出 正确的结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或建 议的能力, 撰写调研报告、 研究论文的能力 本文拟对化学专业毕业论文, 尤其是化学教 育专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谈点粗浅看法 1 选题的原则 撰写论文, 首先得有一个好的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应在老师的指导下、 结合自己所学 专业及感兴趣的层面进行。
化学专业的毕业 论文可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 对基 础理论和学术问题进行探讨, 也可以结合科 技、 生产、 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师 范类化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选做化学教育 方面的课题选题时应根据自己最熟悉的内 容, 选其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同时应了解前 人对此选题的研究情况, 在此基础上发前人 所未发, 要创新, 言之有理选题时必须遵循 如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以实验事实和 化学理论或教育理论为依据, 立论要符合客 观实际, 不违背化学规律或教育规律 创造性原则——选题应具有先进性、 新 颖性、 独创性和突破性到化学研究、 教育研 究的前沿阵地去选题, 到认识不一致的地方 或那些未被开垦的地域去选题 需要性原则——选题要从满足社会实践 需要、 化学科学自身发展需要、 化学教育自身 发展需要出发, 努力去探索和研究现在还未知和不懂的问题 可行性原则——确定选题, 必须考虑主 观条件, 要从实际具备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的条件来确定研究的课题 只有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选题, 才能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以达到 预期的目的 2 选题的策略 掌握了选题的一般原则, 结合自己的实 际和优势, 再确定具体的题目, 这时应注意以 下几点: 题目要小——题目太大了, 功力不足, 时 间不够, 难于完成。
涉及面宽了, 不深不透, 流 于空泛不如题目小一点, 讨论透一点, 这不 仅容易完成, 而且论文内容集中, 结构紧凑 如化学计算的研究, 可选一个典型问题谈透 彻, 而不要贪多求全 这样的研究看起来范围 小, 论文却能给读者较深的印象, 启迪读者的 思维 观点要高——对选题的展开, 要站得高 一点, 理论性强一点, 规律性多一点例如在 一家刊物上, 较短时间内曾先后发表了相关 的三篇论文, 都是围绕银镜反应中氧化剂的 物种而展开讨论的其中先发的两篇论文是 用平衡常数、 稳定常数讨论的, 而后发的一篇 是立足于实验对比, 又从计算角度进行佐证, 再进行现象分析和推广, 让人感到后者论文 说服力强, 有份量, 有力度 角度要新——选题要体现自己的见解, 要反映出时代的新思想、 新理论、 新信息要 敢于标新立异, 要善于刻意求新 如说明甲烷 的四面体结构, 其键角为 109° 28′ 这一点, 既 可用度量模型上夹角的方法, 又可用三角知 识计算, 也可用复数知识推求 就是说对该问 题, 若借助后者这一策略, 角度就新颖些 3 选题的类型 化学专业论文选题大的方面分为三类:108基础理论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结 合本科生的实际, 便于了解和掌握选题, 我们 可根据具体研究的侧重点将化学专业选题分 得更细一些, 并着重谈谈师范类化学教育专 业选题类型 ( 1) 理论研究型 以理论阐发为主, 偏重 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着重于建立新的理 论体系如“ 甲烷单加氧酶的化学模拟” 、 “ 酚 类化合物的曼尼希反应” 、 “ 化学发光新体系 的研究” 、 “ 蛋白质核酸在磁性纳米微粒上吸 附行为的研究” 、 “ CS 与 PMAA 配合作用的 热力学研究” 等选题 ( 2) 合成表征型 以合成或分离新物质 为主, 并对其新物质进行物理参数及化学性 能的测定如“ NT O 含能配合物的合成及表 征” 、 “ 功能化磁性纳米微粒的合成与表征” 等 选题 ( 3) 实验技术型 这类选题主要包括实 验装置的设计和改进, 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实 验方法的优化等 如“ 己二酸合成实验中最佳 条件的选择” 、 “ 冰点降低实验方法的改进” 、 “ 精制芒硝的工艺探索” 、 “ 番茄红素的提纯” 等选题 ( 4) 应用研究型 这些选题侧重于化学 理论、 成果在科技、 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 “ 细胞内钙荧光试剂的合成及其在生命科学 中的应用研究” 、 “ 香茶菜药用化学成分的研 究” 、 “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在药物分 析中的应用” 、 “ 光学 活性敏感膜的制备与传 感性能研究” 、 “ 超声分散金属钠微粒及其应 用” 、 “ 工业废水重金属的处理” 等选题。
( 5) 归纳综述型 这类选题就是在大量 收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综合、 分 析, 并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结果如 “ 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研 究进展” 、 “ 我国紫外光固化树脂合成的研究 状况” 、 “ 等离子体技术发展概况” 、 “ 新高中化 学教科书之实验比较研究” 等选题 ( 6) 学科教研型 这类选题以教学实践 为基础, 探索教学规律, 总结教学经验, 丰富 教学理论, 促进教学改革, 达到提高教学水平 和教学质量的目的结合目前教育的发展和 现状, 提出如下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层面, 供 大家参考 ? 素质教育研究应式教育转向素质教 育, 是基础教育的大政, 也是基础教育教研工 作的大政 化学教研工作者应从社会变革、 教 育进步、 经济发展和国家昌盛的大局出发,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 更 新观念, 转变思想, 深入实际, 积极探索素质 教育理论模式, 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和发 展 ? 创新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是“ 三个面 向” 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加大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力度教材研究 认真钻研教材, 运用现代教 学手段把知识、 技能传授给学生, 并注意信息 反馈,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把知识 性、 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
并本着符合学 生认知规律的原则, 突破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 教学与能力培养统一起来, 要着重教会方法, 教会思路,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 掌握科学的方法 ∀ 教育理论研究注意用教育科学理论 指导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 提高教学研究的 自觉性, 减少就事论事的总结方法, 总结时应 注意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化学实验为 突破口, 运用模型、 图表和多媒体等, 加强对 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 学科能力研究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和自学能 力 %学习能力研究学好化学, 观察是入 门, 实验是手段, 思维是核心, 而自学是方式 努力改变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地接受式学习 模式, 倡导学生乐于参与、 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信息、 处理信息、 获取知识、 分析问题、 交流合作的能力 & 化学与社会的研究化学与社会的联 系是广泛的, 如化学与天文、 地理、 生物、 军 事、 医药、 卫生、 环境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密 切相关 就是说在整个社会这个大背景下, 进 行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必然能探索出新的课 题。
? ? 化学考试研究 大的方面包括考试的 内容、 方法、 模式、 命题趋势等的研究, 小的方 面有考点、 热点、 难点、 试题特点、 试卷结构、 解题方法、 区分度、 难度、 试题与教材的关系 等的研究 ? 化学竞赛研究 化学竞赛虽在我国的 中学化学教学中呈现出良好的运作状态, 但 化学竞赛方面的研究课题还是颇多的如竞 赛的功能、 竞赛的组织形式、 教材建设、 竞赛109试题的特征、 化学资优学生的培养、 化学竞赛 与化学教学的关系、 我国化学竞赛与国际化 学竞赛接轨等问题, 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 题 ? ! 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的进步, 使得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多 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在落实教学内容和 开发学生的智力、 进行素质教育等方面, 已经 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 ∀ Internet 化学教育资源研究 Internet 化学教育资源丰富多采, 形式多样 充分利用 这些资源对于学习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 #国外中学化学教育的研究对国外中 学化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吸取其有益于我 们中学化学教育的成分 ? ∃ 史料研究通过对化学史、 教育史的 研究, 启迪学生的智慧,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 学生热爱化学, 乐学化学。
4 论文的写作 在大量占有材料并基本确定选题之后, 可以按论文的一般格式或结构进行写作写 作时要忠于自己的感受, 写出有悟性的东西, 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文章立意新鲜且 深刻的关键由于化学论文不同于文学艺术 作品, 文字不要求华丽, 只要求准确、 简明和 规范 在撰写论文时, 其结构上要力戒松散混 乱, 层次上要力戒叠交无度 论文的结构, 即表现形式通常包括标 题、 署名、 摘要、 前言、 正文、 结论以及引用文 献等, 其中前言、 正文和结论是论文的主要组 成部分 标题即论文题目, 是引导读者阅读兴趣 的第一媒介, 实际上是一篇论文的缩影和信 息交流的开端好的标题能使读者透过它而 窥其论文的全貌, 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因 此, 不论哪种论文, 标题都应写得确切、 中肯、 简练而富有感染力 署名意味着作者对所撰写的论文承担责 任, 也是对作者研究工作的肯定与承认 署名 在论文题目之下, 同时要注明工作单位及邮 政编码 摘要一般在 300 字以内, 写出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方法、 结果和应用范围摘要应 是报道性的, 而不应是论述性的 摘要中应尽 量避免出现方程式、 结构式、 图表以及非规范 化的符号、 单位、 术语和缩略语。
前言, 又称引言或序言 前言部分主要介 绍写此论文的目的意义, 研究此问题的重要 性, 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该本着探究 的精神, 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自己的工作做出 恰当的估计, 前言切忌说过头话 前言写作要 言简意赅, 直截了当, 真实可信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正文是衡量论 文和论文作者学识水平的核心内容由于论 文类型不同, 其表述手法也各有侧重 例如实 验研究报告之类的论文, 正文应包括实验对 象、 材料、 方法、 实验过程、 结果与讨论等教 学研究之类的论文, 正文部分必须坚持观点 和材料相统一的原则, 要在认真分析、 综合、 概括的基础上, 经过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过程, 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内容, 而绝非材料的 堆积 结论是对论文观点的总结, 它是在理论 分析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严密的逻辑 推理而得出的具有深化主题、 揭示规律作用 的结束语, 它与前言相呼应 结论具体反映了 论文研究内容的价值, 运用的范围和研究成 果的意义在写作格式上, 如果结论内容多, 可分条表述 引用文献的著录, 一般是其中最有价值、 最必要、 最新的文献, 切忌罗列陈旧资料在 此主要介绍文献源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