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与语言认知分析(一)1. 实例2. 认知语言研究的基本假设3.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目标王晨昕““差一点差一点............”” a. 差一点摔倒了 肯定句 没摔倒 b. 差一点考上了 肯定句 没考上 c. 差一点没摔倒 否定句 没摔倒 d. 差一点没考上 否定句 考上了 差一点打死了 = 差一点没打死 没打死 差一点离婚了 = 差一点没离婚 没离婚 差一点烫着了 = 差一点没烫着 没烫着 差一点烧坏了 = 差一点没烧坏 没烧坏 差一点及格了 没及格 ≠ 差一点没及格 及格了 差一点中奖了 没中奖 ≠ 差一点没中奖 中奖了 差一点赶上了 没赶上 ≠ 差一点没赶上 赶上了 差一点抢到了 没抢到 ≠ 差一点没抢到 抢到了l“打死、离婚、烫着、烧坏”等,就一般情形说都是说话人不期望发生的事。
l“及格、中奖、赶上、抢到”等,就一般情形说,都是说话人期望发生的事l☞☞ 判断判断““差一点差一点””句式所表达的意义:句式所表达的意义:l①①肯肯定定格格式式““差差一一点点怎怎么么样样””是是其其说说话话内内容容的的否否定定l②②否否定定格格式式““差差一一点点没没怎怎么么样样””要要看看所所说说的的事事情情是是说说话话人人所所期期望望的的还还是是不不期期望望的的如如果果是是期期望望的的,,就是就是肯定肯定说话内容,反之,则是否定说话内容说话内容,反之,则是否定说话内容 l期望和不期望不是固定不变的期望和不期望不是固定不变的 ⒈⒈ 一件事情往往因为具具体体的的条条件件和和环环境境不不同同,人们有时希望它实现,有事不希望它实现☞☞ 差点下雨了(没下雨) 没下雨(雨已下的太多了,不愿下雨)下雨了(久旱成灾,期盼下雨) 差点没下雨⒉ ⒉ 期望或不期望往往因人而异因人而异 ☞ 差一点开除了小张 (没开除) 没开除(和小张关系不错)没开除(和小张关系不错) 开除了(对小张有意见)开除了(对小张有意见) ★...... ★...... (事不关己,无所谓)(事不关己,无所谓) 差点没开除小张l1.1.节日节日 a.大过年的/大五一的/大国庆节的/大中秋节的b.*大复活节的/*大万圣节的/*大妇女节的/*大七一的/?大圣诞节的/?大儿童节的☞初步结论:大+中国节假日+的大大+ +时间名词(的)时间名词(的)⒉ 年、月、日、星期年、月、日、星期 a.大正月的/大初一的/大十五的/大星期天的b.*大三月的/*大初五的/*大二十的/*大星期三的☞初步结论:大+特殊日子+的⒊⒊ 季节、气候季节、气候a.大夏天的/大冬天的/大冷天的/大热天的/大阴天的/大太阳天的b.*大春天的/*大秋天的/*大暖和天的/*大凉快天的☞初步结论:大+很冷或很热的气候+的⒋ ⒋ 一天中的时段一天中的时段 a.大清早的/大中午(晌午)的/大晚上的/大半夜的/b.*大上午的/*大下午的/*大傍晚(黄昏)的☞初步结论:大+特殊的时间段+的l得出初步结论:大大+ +特殊或重要的时间特殊或重要的时间+ +的的l如:一日之计在于晨大清早的l反例:①一年之计在于春*大春天的②春节、七一均是我国重要节日大过年的/*大七一的③大晚上的/大半夜的l继续搜集语言现象,再次分析:l“大+时间名词+的” 一般不单独出现,后面总要在加上一句话,即:大大+ +时间名词时间名词+ +的的+ +句子句子。
句子句子反说反说(否定)(否定)顺说顺说(肯定)(肯定)直接否定直接否定反问否定反问否定直接肯定直接肯定反问肯定反问肯定l一、反说:否定做某事大过年的,别老忙工作了!大晚上的,别往外跑了!大清早的,你就出门了?大星期天的,你还加班?二、顺说:肯定做某事大冷天的,你在家呆着吧!大中午的,找地方眯一会吧!大半夜的,你还不睡觉?大星期天的,还不带孩子去游乐场玩?①直接否定②反问否定①直接肯定②反问肯定l总结总结““大大+ +时间名词时间名词+ +的的+ +句子句子l1. 时间名词 并不表示特殊重要的日子,而往往是不工作及不适合工作的时间(也就是该休息的时间),如:”过年”、“冷天”、“星期天”、“中午”、“半夜”等。
l2. 后面的句子 凡肯定的句式,都与不工作(休息)有关; 凡否定的句式,都与工作(不休息)有关.l“大+时间名词+的”的用法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是和中国人传统上对于劳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而冬闲伏蛰”)l人们在属于个人休息时间前加上一个“大”字,是为了表明这些时间比较宝贵,应该充分享用l一、人的语言能力并跟人的一般知识能力紧密相关l1.1. 体验建构:体验建构: 人的心智和思维都产生于后天跟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的实际经验l如:她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她有一双漂亮的胳膊班里来了个新面孔班里来了双新眼睛)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l2.2. 象似(象似(iconicityiconicity):): 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构跟人们对客观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或“象似”关系 例: 疏密关系象似 我的父亲 我父亲 我的书桌 * 我书桌l二、二、句法句法作为语言学的一部分,并不是自足的作为语言学的一部分,并不是自足的l 很多语言现象使句法无法解释的,必须从词汇和语义角度分析。
例:距离原则a.小李打算马上动身小李动身√b.小李说服小王马上动身小王动身√c.小李答应小王马上动身小王动身×打算:表“意愿”,动作实施者是发话人;说服:表“指令”,动作实施者为接受指令的对象;答应:表“承诺”,动作实施者应为承诺者本人l三三、、语语义义是是主主观观和和客客观观的的结结合合,,研研究究语语义义总总要要涉涉及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l 语义的定义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特别是要包括主观认识的差异主观认识的差异例:“美”:①客观存在:古代四大美女,公认的“倾国倾城,沉鱼落雁”②主观认定:“情人眼里出西施”l四四、、承承认认人人类类认认知知的的共共性性,,同同时时也也充充分分注注意意不不同同民民族族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表达的影响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l例:a.她嫁错了人她做错了一个行为)b. She has married the wrong man. (想嫁的人不是实际所嫁的人,themanwaswrong) 补语补语补语补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认知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l认知性认知性和和概括性概括性是人之语言研究的两大目标。
是人之语言研究的两大目标l实例一:时间顺序原则时间顺序原则l 时间和空间是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人们一般总是认为条件在先,行动在后,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而语言中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正是映射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l例:a.听-懂看-见b.累得走不动了高兴得跳了起来c.我上楼睡觉*我睡觉上楼 l实例二:有界有界/ / 无界无界l1. 名词: ①有界名词:加上数量词修饰语的名词组(两条鱼、四桶水、好多人) ②无界名词:光杆名词(抽烟、喝水、开车)2. 动词: 有界的动作在时间轴上有一个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 例:把鱼盛碗里盛盛到碗里)盛鱼(盛?)l3. 形容词 性性质质形形容容词词::表示性质或属性如:黑、白、高、矮、胖、瘦、 酸、甜状状态态形形容容词词::表示状态,带有明显的描写性,包括 形容词的一切生动形式。
如:雪白、红红的、大大方方的、酸不溜秋的形容词形容词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l 汉汉语语里里的的性性质质形形容容词词代代表表的的性性状状在在程程度度上上是是无无界的,而状态形容词则是有界的界的,而状态形容词则是有界的l例:“白”是对各种程度的“白”的概括,是无界的;"雪白”只是“白”这个幅量上的某一段或某一点,是有界的☞☞动作和事物、性状和事物应该是相匹配的动作和事物、性状和事物应该是相匹配的a.*盛碗里鱼盛碗里两条鱼b.*飞进来苍蝇飞进来一只苍蝇c.*捂了孩子痱子捂了孩子一身痱子d.*白一件衣服白衣服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概念知识的寻找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经验证据, , 探索探索概念系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语言、意义和认知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发现人类认知或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认知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