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近几年我国失业统计分析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1KB
约8页
文档ID:301433365
近几年我国失业统计分析_第1页
1/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近几年我国失业统计分析 中国失业统计分析 1.2.2失业的测量指标 根据失业定义,可以确定衡量就业和失业的标准,从而可以对失业状况加以衡 量进而掌管最根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失业率及其变化趋势 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即 失业率 = 失业人数?100% 劳动力人数城镇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 城镇失业率 =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城镇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口3中国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 3.1我国失业的根本趋势和特点 3.1.1我国改革开放后展现的三次失业颠峰 表一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年末登记数)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万人) 530.0 567.6 541.5 439.5 379.4 271.4 235.7 238.5 264.4 276.6 296.2 377.9 383.2 352.2 363.9 1 比上年增长(%) —— 7.1 -4.6 -18.8 -13.7 -28.5 -13.2 1.2 10.9 4.6 7.1 27.6 1.4 -8.1 3.3 城镇登记失业率(%) 5.3 5.4 4.9 3.8 3.2 2.3 1.9 1.8 2.0 2.0 2.0 2.6 2.5 2.3 2.3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5.5420.1 476.4 519.6 552.8 576.8 571.0 575.0 595.0 681.0 770.0 800.0 827.0 839.0 847.0 830.0 886.0 15.4 13.4 9.1 6.3 4.3 -1.0 0.7 3.5 14.4 13.1 3.9 3.4 1.5 1.0 -2.0 0.2 2.6 2.8 2.9 3.0 3.1 3.1 3.1 3.1 3.6 4.0 4.3 4.2 4.2 4.1 4.0 4.2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2》 4.53.52.51.5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22202220222022年份 图一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2022) 由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展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失业颠峰,分别是在1980 年,20世纪90年头中后期以及2022年;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说明近 年中国城镇的就业形势有所恶化; (3)尽管上升趋势特别明显,然而自2000年以后,城镇登记失业率一向在 3.0%-4.5%的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

第一次失业颠峰,也就是1980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541.5万人这一时期各级政府通过激励国有企业建立经营实体、子女顶替和大力进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措施,用了5年的时间平抑了这次失业颠峰到1985年底,城镇失业率已降至1.8%; 其次次失业颠峰在20世纪90年头中期以后随着经济转型的速度加快,国家开头对 2 就业存量举行改革,在国有企业实行富裕职工的下岗分流,开头真正触及劳动力的存量布局在下岗分流的颠峰时期2000年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911万人,远远超过当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导致实际失业率在2000年达成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颠峰 第三次失业颠峰大约在2022年此时正值中国参与WTO,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乃至就业的影响不断加大;短期内,对原来就业格局的撞击讲显得更加突出,一些部门的就业机遇不仅不会增加,反而有所裁减,从而带来了更多的布局性失业 3.1.2我国失业状况的一些特点 (1)下岗使隐形失业显性化 下岗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用语,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布局调整的力度加大,使国有和集体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亏损不断扩大等问题,从而下岗职工的规模越来越大。

其在失业队伍中的比重也逐步加大 表二 历年全国国企下岗职工人数(1998—2022) 年份 全国 1998 594.8 1999 652.5 2000 657.2 2022 515.4 2022 409.9 2022 260.2 2022 153.0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22》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企下岗职工人数颠峰展现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段进入新世纪后,国企下岗职工人数逐年裁减,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 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与新生劳动力充裕、受教导程度和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相比,下岗职工在重新就业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竞争力由于他们年龄较大,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且缺乏技能 (2)青年就业问题逐步显现 青年失业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尽管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理由对比繁杂,但可以断定的是,与劳动力市场的其他群体相比,青年失业突出地表现为布局性、摩擦性和自愿性失业 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65亿,其中城市人口4.58亿,农村人口8.07亿。

15-24岁的青年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5.9%(约1.97亿人) 表三 中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失业率(%) 年龄(岁) 总计 全国 3.58 城镇 合计 8.27 市 9.43 镇 6.24 农村 1.15 3 15-19 20-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以上 11.63 6.98 3.68 2.76 2.97 3.16 2.12 1.22 0.6 0.18 0.22 22.6 13.12 7.89 6.76 7.17 7.71 5.96 3.91 2.29 0.82 1.01 22.78 13.73 8.8 8.02 8.81 9.55 7.35 4.72 2.81 1 1.32 22.32 12.03 6.27 4.58 4.15 3.91 3.4 2.61 1.59 0.62 0.71 7.32 3.02 0.93 0.43 0.32 0.28 0.25 0.23 0.14 0.06 0.11 资料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从布局上看,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城镇失业率已达成8.27%,其中城市为9.43%,镇为6.24%;分年龄来看,失业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说明青年的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青年的受教导程度低,而正规部门的雇主对青年的文化水平和工作阅历又有确定的要求,导致一方面片面劳动力需求得不到得志,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失业同时,由于缺乏就业阅历,就业才能缺乏、就业心态不成熟,一片面青年因持观望和对工作挑剔的态度而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总之,几方面的理由共同导致了青年群体具有较高的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上青年比例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了自然失业率的上升 (3)传统产业部门的失业比新兴产业多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布局的加速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布局的持续调整,就业布局调整的步伐加快农业从业人员逐步裁减,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22年的39.6%,农、林、牧、渔业吸纳就业的才能不断下降;非农从业人员在1999年首次超过农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经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2022年的33.2%,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较快 传统工业部门普遍都面临着入世后的经营机制的调整和转变,所以这些行业的失业人员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在一些新兴进展的如高科技、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中,下岗职工的数量很少或根本不存在。

失业人员的这种行业分布反映了我国产业布局调整的方向,同时也放映了失业的布局性特征 表四 按行业分就业人数(年底数) 单位:万人 年 份 采 掘 业 制 造 业 房地产业 社 会 服务业 179 1978 652 5332 31 4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22 2022 万人100090080070060050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697 795 882 905 898 932 915 932 902 868 721 667 597 561 558 5899 7412 8624 8839 9106 9295 9613 9803 9763 9612 8319 8109 8043 8083 8307 37 36 44 48 54 66 74 80 84 87 94 96 100 107 118 276 401 594 604 643 543 626 703 747 810 868 923 921 976 1094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22》整理可得 万人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19992022年份2022年份 图 采掘业 图 制造业 万人14012022080万人12022000800600604004020220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202201978198519911993199519971999年份2022年份 图 房地产业 图 社会服务业 5 — 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