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部分高校考研真题浙师大教育技术试题2005 年题目(教育技术导论)( 回想版本 )名词解说:1. 常模参照试验2. 教课方案简答题 :1. 简述三种教课理论2. 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大概是这样的,忘了)3. 陈说教课目的的要求?2004年浙师大教育技术试题一、名词解说:9X6= 541、教育技术:答:这是AECT(美国教育技术流传协会)的教育技术94 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议论的理论和实践,(Instructionaltechnologyi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2、 PAL:答:前西德、英国、中国等采纳的是逐行倒相制式(PAL Phase Alternating Line的缩写)标准,每秒25 个画面,625 行法、前苏联、 东欧等国采纳SECAM制式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 是NationalTelevisionSystem Committee的缩写,为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的商业电视广播拟订标准,规定每秒 30个画面,显示525 行。
3、教课媒体答:指用于传达以教课为目的的信息的媒体,就叫教课媒体详尽地说,就是传达以教课为目的的, 载有教课信息的物体, 是连结教课者与学习者两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达和取得教育教课信息的工具4、教课策略(教课结构设计):答:指依据教课目的和学生的特点,对教课中师生的活动过程、形式,波及的教课媒体和方法等多种因素进行整体优化的,形成特定的教课结构或模式这类整体优化安排的结果就是形成实行教课的综合性方案,即教课策略5、教课目的:是对学习者经过教课后应当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详细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 经过教课能够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丈量的教课结果它拥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并存、动向性和稳固性并存、系统性、层次性和时限性等特点6、微格教课:又称微型教课,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照反应原理和教课议论理论, 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技术的活动微格教室是进行微格教课的场所特点为“训练课题微型化、技术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议论及时化二、论述题: 6X16=961、为何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过程是一种特别的教育过程”?答:因为电化教育过程与一般的教育过程最显然的差异,是增加了三个因素: 现代教育媒体、媒传教课法、教课方案。
它的特点是:1)教育手段多媒化 2)教育方法多样化3)信息传达立体化2、电教教材编制要依照流传的成效原理?答:共同经验原理:传者与受者要有共同的经验;抽象层次原理:受者不一样,信息的抽象层次要不一样;重复作用原理:同一信息能够不一样方式、从不一样侧面进行流传;信息根源原理:来自威望的信息能够提高流传的成效最小代价原理: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收获可能获取的教课成效 / 需要付出的代价=媒体编制利用选择率3、对于现代教育媒体,应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它们的教课功能与特征?1)表现力:表示媒体表现事物信息的能力空间、时间、运动、颜色、声音特征2)重现力:对信息的重现能力3)传递能力:把信息同时传递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4)可控性:指派用者对媒体操控控制的难易程度5)参加性:利用媒体睁开教课活动时,学习者参加活动的时机(行为参加和感情参加)各种媒体拥有不一样的教课特征,所以,在教课活动中应依据教课内容、 教课对象选择适合的媒体,充足发挥媒体的优点,才能获得优秀的教课成效2003 年浙师大教育技术试题一、简答题:(70分)1、简单议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课理论?(9分 )基本看法: 1) 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2) 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力上是正确的方式, 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小孩。
( 任何人都可教 )3) 要学得好, 一定采纳发现法议论:对美国60 年月的中小学教课改革有重要影响,促使了数学、物理等资料依照结构课程理论从头编制但改革不行功 不足:过分重申学习者的主观努力的作用,而忽略环境和学习者自我条件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第2 看法离开教课本质,发现法有必定限制性,费时太多2、编制与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时,一般应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媒体的教课功能与特征?3、编制幻灯投影教材的选题考虑主要因素有哪几点?(9分 )依据教育教课需要,并依据教课目的、教课内容及教课对象来确定选题考虑以下因素:1) 有助于解决教育、教课中的要点、难点问题2) 内容要适合用于幻灯、投影手段表现3)每个幻灯、投影教材的主题应单调4) 要有制作的可能性4、制作录音教材,往常能够采纳哪些方法录制素材?1) 采集素材:录音带、唱片、录像带、VCD等,也可从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等节目获得2) 录制素材: A 传声器录音 B 、转录 C 收录3) 剪辑 4) 合成5、图解型电视教材有哪些特点?(9 分 )教师的形象一般不直接出此刻屏幕上1) 同时用图像与声音两种流传符号传达教课信息,传达教课信息的密度高,速度快, 能大在提高教课效率。
2) 声画同步表现教课内容,使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取坚固的记忆3) 它经过能说明教课内容的图像、光景、字幕、动画、特技、解说、音响、音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足发挥电视手段,有效地解决教课要点、难点弊端:制作成本高,制作复杂,有些教课内容不宜使用这类电视教材6、电视教材中解说词的作用和要求9 分 )主要作用:增补画面、提示画面、归纳画面、增强画面和声画联合等注意要求:正确、科学、精华、平常和口语化三种形式:旁白、对白和解说7、教课方案中常用的分析学习者的方法有哪些?(8分 )察见解 ( 指对学习者的行为和行为特点在其形成的时候加以捕获、记录,以便供给素材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分为自然察看和实验察看) 、检查法 ( 指向学生提出必定的问题,将所得到的回答作为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分为问卷、 作业分析法 ) 、作业分析法 ( 指对学生者的作业和试卷的达成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学习问题的一种方法) 还有各样丈量法8、远距离教课的基本特点8 分 )基本特点有: 师生疏别; 协助性教育机构的影响作用,特别表现于计划和准备学习资料之中;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教育媒体, 把现代的与传统的教育流传媒体有机地一致同来, 形成多媒体教课系统; 双向流传交流的必需性和可能性; 按期讲座和面授, 以指导等形式实行挽救性教课;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形式。
二、论述题: (80 分)1、表达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较直接的几种学习理论16 分 )三种学习理论:第一种:行为主义:基本看法1) 学习是刺激与反响的联络,S-R(S代刺激,R 代反响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试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过程步子要小,由部分到整体3) 增强是学习成功的要点要点词:刺激反响过程增强特点:重知识、技术学习;重外面行为的研究第二种:认知主义:基本看法:的认知结构1)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其公式是 ) 客体刺激 S只有被主体同化 A 于认知结构S-AT-R(A 代表同化, T 代表主体 T 之中,才能惹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响R,即学习才能发生2) 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应成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用计算机程序解说和理解人的学习行为3) 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试试认识事物第一要认识它的整体要点词:认知结构同化学习过程计算机模型理解整体特点:重智能的培育;重内部心理体制的研究第三种:人本主义:基本看法: 1) 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2)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一定遇到尊敬,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3) 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的活动中创立了“接受”的氛围。
要点词:人性形成自我教育尊敬主体人际关系特点:重学习的感情因素另还有建构主义2、1978 年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从头起步后,快速发展,获得了显然的成绩,主要表此刻哪些方面?(16分 )1) 成立了各级电教机构2) 扩大了电教工作队伍3) 创办了电化教育专业4) 设计所电视教育和卫生电视教育事业发展快速5) 计算机教育蓬勃盛行6) 各级学校的“三件”建设收效明显( 三机一幕、二机一幕 )3、试述分镜头底稿的格式和要求16 分 )分镜头底稿及其格式:1.分镜头底稿就是依照文字底稿去分出一个个能够拍摄的镜头,而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 成为可供拍摄的、录制的底稿 内容包含A 将文字底稿的画面内容加工成一个详细形象、 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B 摆列构成镜头组, 并说明组接的技巧 C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D 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与音响成效2.底稿格式有讲稿式与教课方案式文字底稿镜号镜头的序号因为摄录常常准时间地址方便而打乱序次来拍摄,所以应做好镜头号的场记,以方便编写检索机号 摄像机编号多机拍摄时,明确各摄像机的拍摄任务和要求,也方便于现场调动指挥和编写景别 系依据数学要求与视觉规律选定被摄体的取景范围,用摄像机取代学习者以不一样的视觉和地点察看事物,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电视教材用得最多是近景和特写。
技巧包含各样拍摄技法:推、拉、摇、移、跟、甩、起落与虚实等,还包含画面组接的方式:切变、淡变、划变、迭加、键控等画面详细拍摄的内容,一般以文字来描绘为摄像员供给形象性摄制依照,为此,也能够简图来表示解说与画面相同均来原自文学稿,但解说词的写作就更应显得谨慎、精练、平常易懂、妙趣横生和紧扣画面,因为解说词就是画面配音时的旁白音乐 注明配乐的内容、开端地点,音乐对画面有时可起背景衬托和情绪衬着的作用,但作为教课片应慎用成效供给难以用言词表示的本质声响,富裕真切感与表现力时间注明镜头所占用的时间,主要以解说能正确地配合画面为准,一般控制在每秒2-3 个字为宜备注记事用栏目4、CAI 课件的设计主若是哪些方面?(16 分 )( 一 ) 教课策略设计1、组织策略 ( 微策略和宏策略 )2 、授递策略 ( 发问策略、反应策略、学生控制策略、助学策略 )3、管理策略( 学生管理策略、学习诊疗、学习任务分派策略、学习评定与奖赏策略[ 包含独立、竞争、合作体制])( 二 ) 教课内容表示( 教课信息的组织结构、教课信息的媒体化表现)1、教课信息的组织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网状结构、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