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6.50KB
约6页
文档ID:397129503
八年级语文上册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1/6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科上册周次第二周星期星期一节次3授课教师课题1、 新闻两则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新闻相关知识2).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3).把握新闻的及结构特点4). 体味新闻语言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点1、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新闻的特点;2、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新闻的特点;2、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教具PPT课件 课时共 1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课  回顾关于新闻的常识,把握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的结构,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文六要素,以及新闻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同学们,关于新闻的知识,你了解多少,能说说吗?二、导入新课: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的新闻,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已经掌握的新闻常识来分析此则新闻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提高阅读新闻的能力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绥靖(suí jìng) 鄂(è) 豫(yù) 杜聿(yù)明  阌乡(wén) 宿舍 shè 星宿 xiù 整宿xiǔ2、背景介绍:  关于解放战争的知识  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队重点设防的城市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边疆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小结:通过阅读,理清新闻六要素,可以整体感知全文,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 三、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  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背景内容包含在主体之中,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四、研读课文,质疑问题,加深内容理解  1.课文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  2、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  a、恢复的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  b、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的武装力量;  c、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3.学了这两则新闻,你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什么新的认识?  可概括为三个基本认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通过思考品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情感  五、回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拓展联系  竞赛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那个小组找到的异同点多  1、异中寻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2、同中求异  具体时间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充分表现渡江部队锐不可当的气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等需要进一步具体分析 六、课堂小结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了解到《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们复习了新闻的有关知识,希望同学们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从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七、布置作业  1、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五、 课堂训练内容  2、阅读下则新闻,完成题目:  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  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

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  1、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都交代了哪些内容?  2、第一段电头之后的文字是这则新闻的   3、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4、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这句话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5、对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宇航局的专家们作了几种推测,各是什么?  6、选文第二段中哪些语句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板书设 计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占领南阳 .  主体: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课后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