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 同步练习人教版第一册 试题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50KB
约9页
文档ID:206196304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 同步练习人教版第一册 试题_第1页
1/9

中国现代诗三首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罗绮(qǐ) 长篙(gāo) 漫溯(s) 踟蹰(chch)B. 罗绮(qǐ) 长篙(hāo) 漫溯(sh) 踟蹰(zhch)C. 罗绮(q) 长篙(hāo) 漫溯(s) 踟蹰(chch) D.罗绮(yǐ) 长篙(gāo) 漫溯(su) 踟蹰(zhch)读《再别康桥》,完成2—4题2.下列各项中,对诗中第二小节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旧日恋人的思念 B.我热爱这大自然的美景 C.康桥在我的思念之中 D.对金柳波光的赞美3.下列各项中,对诗中“但我不能放歌”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放歌破坏这宁静的美景 B.因为我不是歌唱家,我只是个诗人 C.因为沉默是最好的离别方式 D.因为我不愿回顾当年在这里的追求与希望4.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诗中始终洋溢着回访旧地的愉悦之情 B.诗的语言朴素无华,情感真挚 C.诗中深含往事不堪回首的忧伤 D.诗中含有对康桥的热爱之情 E.诗中运用了呼应的手法,渲染愁苦之情5.对《我爱这土地(艾青)》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读《赞美》一诗,完成各题6.诗的第一节“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的意思是( )A.民族的泪水因为太多的苦难而流尽,人们在沉默中渴望振奋的激情B.诗人的爱情枯竭了,他期待着经历又一次热烈的爱情C.民族的沉默和麻木急需唤醒,人们应该为民族的深重灾难而痛哭D.诗人为民族的苦难而流干了眼泪,他希望有更多的眼泪为民族的未来而流7.第三诗节的两个“孩子”所指的是( )A.第一个指“农夫”,第二个指“农夫”的孩子B.第一个和第二个都指“老妇”的孩子。

C.第一个指的是“老妇”的孩子,第二个指的是“农夫”D.两个指的都是“农夫”的孩子8.解释第三节“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的含义 答: 阅读下边《水乡行》一诗,读完后完成9—11题 水乡行 水乡的路, 水云铺; 进庄出庄, [1甲] 鱼网作门帘, 挂满树; [1乙] 榴火自红, 柳线舞; [1丙] 要找人, 稻海深处; 一步步, 踏停蛙鼓 蛙声住, 水上起暮雾; 儿童解缆送客, [1丁]9.诗中甲乙丙丁是诗句的位置,下面的 ABCD是原有的诗句,分别将诗句的序号填在相应的[ ]中 A.走近才见,几户人家住 B.一手好橹 C.家家门前,锁一副 D.一把橹 10.从全诗看,到水乡的像哪一类人? A.毕业回乡的学生 B.定期前来的干部 C.本乡本土的居民 D.饶有兴致的初访者 11.下列各项中,诗人明写的是什么?暗写的是什么?(每条横线上只填一个序号) A.水乡的劳动 B.水乡的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C.水乡安定、宁静的气氛 D.水乡人民生活富足的画面 E.水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甲:明写的是 乙:暗写的是 1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 潮 (巴子) 我期待着什么啊,当你从山的背后走来 提着朝霞和露水的篮子 优雅地笑,发如清泉汩汩流淌 山谷在淡雾中出浴,晨鸟唱着歌 你轻轻向我走来——我期待着什么 在深远的黎明的幽谷里 你拈来一叶梦点缀我的晨曦 赐予我朝拜朝阳的福祉 惺忪的眼盛满你早来的光辉 期望油然而起,如昨夜梦里的歌声 这是什么日子——我忘却了向你低头 忘却铺满落叶的日子 忘却与我一样渴望你的人 忘却思念月亮的漆黑而漫长的夜晚 忘却拂晓的苦情 我心里织布满缤纷的霞光和梦想 我愿一生都停留在这个早晨 你的长发席卷了这个世界,这片天空,这个心灵 这个黎明,以及我所有的欲望 你的脚步震颤着缕缕和风 我心的内外,忽如久旱之后 遍洒甘霖 凝固于岩石中的幻想将随云彩四处漫游了 飘入云端的路舒卷自如 我不指望另一处山谷,另一泓涧水,另一个时辰 只与你,同游于万顷春光之云涛 完成期待,吻你那泛出霞彩的脸 那如花绽放的嘴 那欲闭还开的眼 以及那与季节同至的花篮A.诗中的“你”是一个被爱恋的女子的形象,也是春天女神的形象。

B.诗的第一节写迎接春天,第二节写思念春天,第三节写对春天的感受,第四节写对春天的爱恋C.诗的第二节富于暗示性:用一连串“忘却”的排比,暗示现在所忘却的正是当时所发生的;现在春天已经到来,过去的事情就再也没有记得的必要了D.此诗以恋爱来写迎接春天到来的心情,构思显得别致这是一首情诗,也是一首春天赞美诗13.对韩愈的《春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A.首句直陈其事:新年(春节)到了,还没有芬芳的鲜花都”字透露出人们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B.二句具体描写:二月还没有花开,只能见到鲜嫩的草芽初”字富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惊”描摹了人们感到春天消息的欣喜之情 C.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写见雪花而不见鲜花;春迟难耐、白雪飞“花”穿树,装点了一派春色却嫌”“故穿”刻画了雪通人心的美好灵性 D.全诗借花写春,以盼春、惊春、“见”春为线索,层出新意;文字不着华饰,常语常景,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充满现实主义情调的诗作1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宣告 (北岛)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中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A.诗的主人公是一位牺牲在和平年代的人,他为了自由而惨遭屠杀。

B.第一节中,就义者不愿意留下遗嘱,暗示这个时代有的只是言论恐怖;“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更是对这个连做一个“人”的权利都被剥夺的社会发出的愤怒的谴责C.第二节表现了“我”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为了捍卫自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拒绝了投降D.第三节表明对于未来的信心,黎明终将到来;“星星”好比天上的“弹孔”,它们的光明虽然微弱,但“血红的黎明”也正是从中流出来的中国现代诗三首参考答案 1.A 2.C 3.C 4.AB 5.D 6.A 7.A8.“他”的觉醒让“我”十分振奋,于是“我”想要“拥抱每一个人”;但“他”这个为民族争取幸福的人却牺牲了,拥抱“他”也不能让“他”复活诗人为中国农民的觉醒而兴奋,为他的牺牲而悲伤惋惜9.甲D 乙A 丙C 丁A 10.D 11.甲:CE 乙:A 12. C 13. D (这是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诗作) 14.D(诗中是说牺牲者身上的“弹孔”好比“星星”,“血红的黎明”就是因为奋斗者的无畏牺牲争取得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