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TT sedative-hypnotics,镇静药:可使病人的紧张,烦躁、焦虑、失眠等精神过度兴奋受到抑制、变为平静、安宁的药物 催眠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之进入睡眠状态的药物 两者并无明确界限,而只有量的差别一般小剂量时则可产生镇静作用,中等剂量时引起睡眠耐受性和依赖性,停用出现戒断症状简 介,分 类,苯并二氮䓬类:地西泮,奥沙西泮,等 巴比妥类:苯巴比妥,硫喷妥钠,等 非苯二氮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唑吡坦,等,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结构特点: 苯二氮䓬体系-苯环和七元亚胺内酰胺环并合的母核,其中1,4-苯二氮卓类镇静作用最强,作用机制: 当苯二氮䓬类药物占据苯二氮䓬受体时,则GABA就更易打开Cl通道,促进Cl离子内流,神经细胞超极化,导致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等药理作用 受体激动剂,TT,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代表药物: 地西泮-偶然获得的创新药物,苯并庚氧二嗪化合物 喹唑啉N-氧化物 氯氮䓬 地西泮diazepam (Roche的目标化合物) (反应的主要产物无活性) (反应的副产物有活性) (结构简化产物),TT,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地西泮的水解特点: 1,2位的酰胺键和4,5位的亚胺键,在酸性条件下两者都容易发生水解开环反应; 4,5位开环是可逆性反应,在酸性情况下水解开环,中性和碱性情况下脱水闭环。
在胃酸作用下,4,5位水解开环,开环化合物进入弱碱性的肠道,又闭环形成原药因此,4,5位间开环,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TT,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地西泮的体内代谢过程 C-3位羟基化生成temazepam; N去甲基生成去甲地西泮,继而C-3位羟基化生成oxazepam; temazepam和oxazepam均为活性代谢物,且副作用小,半衰期较短,适宜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良者使用,已广泛用于临床奥沙西泮oxazepam,替马西泮temazepam,地西泮diazepam,去甲地西泮,TT,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地西泮的合成,,TT,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其他本类药物,,,,,,,flurazepam,lorazepam,nitrazepam,flunitrazepam,Brotizolam 溴替唑仑,Triazolam 三唑仑,,Estazolam 艾司唑仑,,Alprazolam 阿普唑仑,一、苯并二氮䓬类药物,构效关系,,以长链烃基取代,如环氧甲基,可延长作用;1,2位并入三唑环,增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和代谢稳定性,活性大大增强七元亚胺内酰胺环是活性必需结构;3位的一个氢原子可被羟基取代,虽然活性稍有下降,但毒性很低。
4,5双链被饱和或骈入四氢唑环,增加镇静和抗抑郁作用5位为苯基取代,专属性很强,若以其他基团替代,活性降低;在苯基2位引入吸电子基团,如氟,可明显增强活性引入吸电子基团,如硝基,可使水解反应几乎都在4,5位上进行,可明显增强活性;当A环被其他芳杂环,如噻吩、吡啶等取代,仍有较好的生理活性TT,二、巴比妥类药物,结构特点: 环丙二酰脲(巴比妥酸)衍生物 5位被乙基和异戊基双取代,TT,二、巴比妥类药物,临床常用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barbital,phenobarbital,Amobarbital,Cyclobarbital,Secobarbital,pentobarbital,Hexobarbital,thiopental sodium,长时效,中时效,超短时效,短时效,TT,二、巴比妥类药物,理化性质: X-射线分析巴比妥结晶,巴比妥酸在水溶液中存在三酮式(原形)、单内酰亚胺、双内酰亚胺和三内酰亚胺之间的平衡,,巴比妥酸 单内酰亚胺 双内酰亚胺 三内酰亚胺,TT,二、巴比妥类药物,理化性质: 酸性:互变异构烯醇式呈现弱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钠盐,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析出巴比妥类。
TT,二、巴比妥类药物,理化性质: 水解性: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放置易水解,双内酰亚胺更易水解 为避免注射剂水解失效 不能预先配制,进行加热灭菌 须制成粉针剂,临用时溶解 鉴别反应:巴比妥钠盐与硝酸银生成一银盐可溶于碳酸铵或氨试剂,继续生成二银盐则不容;类似双缩尿颜色反应,吡啶-硫酸铜溶液生成紫色络合物,含硫化合物反应成绿色TT,二、巴比妥类药物,作用机制: 作用于网状兴奋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 通过抑制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下降;阻止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抑制神经元的去极化(抗去极化阻断剂) 产生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非特异性抑制作用 解偶联氧化磷酸化作用和抑制电子传递系统,减低脑中氧化代谢过程和脑的功能性活动 临床应用: 催眠药; 治疗癫痫大发作二、巴比妥类药物,合成通法: 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5位取代基的引入),环化和基团引入的次序 取代基的引入次序,倒推法(逆合成分析),TT,二、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 巴比妥酸无镇静催眠作用 当5位的两个氢被取代后才呈现活性TT,二、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 5位基团取代 成不同的巴比妥类药物 作用强弱和快慢----药物的理化性质 作用时间长短----药物的体内代谢速度,作用的非特异性,TT,二、巴比妥类药物,构效关系: 5位基团不同取代生成不同的巴比妥类药物 作用强弱和快慢----药物的理化性质 (1)解离常数 (2)脂水分配系数 作用时间长短----药物的体内代谢速度,TT,二、巴比妥类药物,药物的分子和离子形式: 药物应有适当的解离度 分子形式透过生物膜 离子形式产生作用,二、巴比妥类药物,解离度与药效的关系: 在生理pH7.4的条件下体内解离度 影响 进入脑内药物的量 影响 镇静、催眠作用的强弱和作用的快慢 5-位保留一个或两个氢的巴比妥99%以上呈解离状态,故不能发挥镇静作用,二、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酸无活性: 巴比妥酸和苯巴比妥酸(5-苯巴比妥)几乎不能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 进入脑内的药量极微 无镇静、催眠作用,pKa 未解离百分率 巴比妥酸 4.12 0.05 苯巴比妥酸 3.75 0.02,二、巴比妥类药物,分子态易于吸收及进入中枢发挥作用: Phenobarbital、Hexobarbital未解离的分子分别为50%和90.91% Hexobarbital 的作用比Phenobarbital快,海索比妥,苯巴比妥,二、巴比妥类药物,药物作用与脂水分配系数的关系: 保证药物既能在体液中转运,又能透过血脑屏障到达作用部位 溶于水 在体液中转运 溶于脂 透过细胞膜,二、巴比妥类药物,脂水分配系数: 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对大小 化合物在互不混溶的非水相和水相中分配平衡后,P = C0/Cw,非水相常用正辛醇,二、巴比妥类药物,代谢与药物持续作用时间: 易代谢:药物作用时间短 不易代谢:药物作用时间长 5位取代基的氧化:巴比妥类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 饱和直链烷烃或芳烃时,作用时间长 由于不易被氧化而重吸收,二、巴比妥类药物,代谢与药物持续作用时间: 5位取代基为支链或不饱和烃时,代谢迅速, 主要以代谢产物形式排出体外 镇静、催眠作用时间短,三、非苯二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咪唑并吡啶类:唑吡坦 zolpidem 第一个上市的咪唑并吡啶类镇静催眠药 目前已成为欧美国家的主要镇静催眠药 常用酒石酸盐 选择性地与苯二氮䓬1受体亚型结合 与2 、3受体亚型亲和力很差 在正常治疗周期内,极少产生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三、非苯二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吡唑并嘧啶类:扎来普隆 zaleplon 苯二氮䓬1受体完全激动剂 镇静、抗焦虑、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与苯二氮卓类类似 还可用作肌肉、骨骼肌松弛剂 副作用较小,没有精神依赖性,,,三、非苯二氮䓬类GABAA受体激动剂,吡咯酮类:佐匹克隆 zopiclone 苯二氮䓬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 无成瘾性和耐受性 “第三代催眠药”,,,,,第五节 镇痛药 Analgesics,34,疼痛概述,疼痛: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分类:快痛(锐痛)和慢痛(钝痛) 病理生理意义:疼痛是直接作用于身体的伤害性刺激在脑内的对应,也是一种保护性警觉功能;但剧烈疼痛不仅使病人感觉痛苦,而且常伴随情绪、心血管、呼吸等异常,甚至休克35,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缓解或消除痛觉的阿片样镇痛剂(Opioid agents),大多通过激动体内阿片受体产生镇痛和呼吸抑制作用 镇痛药可以减轻由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但并不影响意识,也不干扰神经冲动传导,其中大部分为麻醉性(或成瘾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镇 痛 药,36,镇痛药的分类,按来源分为:吗啡生物碱类(吗啡及其衍生物)、半合成和全合成镇痛药三大类 按机理分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混合的激动-拮抗剂(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37,受体的激动和拮抗,受体激动剂为对受体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的药物,能够与受体形成药物-受体复合物并激活受体产生效应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是无内在活性,本身不引起生理效应,却能阻断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的药物38,,一、吗啡及其衍生物,罂粟,是鸦片、吗啡、海洛因的原植物TT,39,阿片生物碱成分,吗 啡 10 %,可待因 0.5 %,蒂巴因 0.2 %,罂粟碱 1.0 %,那可丁 6.0 %,40,天然吗啡具有左旋光性,由5个环稠合而成的刚性结构。
B/C环呈顺式,C/D环呈反式,C/E环呈顺式,C5,C6,C14上的氢与D环顺势,分子中有5个手性中心(5R,6S,9R,13S,14R) 吗啡的镇痛活性与其立体结构严格相关,仅(-)-吗啡有活性,质子化状态呈现三维“T”型盐酸吗啡 Morphine hydrochloride,,TT,41,吗啡的性质:,(1) 理化性质 吗啡结构中3位有酚羟基,呈弱酸性;17位的叔氮 原子呈碱性;-酸碱两性,临床上常用其盐酸盐 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水中溶解、乙醇中略溶42,,(2) 稳定性 a. 3位酚羟基的存在,使吗啡及其盐的水溶液不稳定,放置过程中,受光催化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变色,生成毒性大的双吗啡(或称伪吗啡)和N-氧化吗啡43,,b. 吗啡的稳定性受pH和温度影响 pH=4最稳定,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极易被氧化; 吗啡注射液,pH=3-5,充入氮气,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抗氧化剂44,,吗啡在酸性条件下加热,经分子重排可生成阿扑吗啡--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可兴奋中枢的呕吐中心,作为催吐剂 邻苯二酚结构,稀硝酸氧化为邻苯二醌显红色,鉴别反应,,鉴别反应,稀硝酸加热氧化,显红色 水溶液与中性三氯化铁反应显蓝色 Marquis反应(甲醛硫酸反应):与甲醛硫酸反应显紫色 Frohde反应:与钼硫酸反应,显紫色,继而变为蓝色,最后变为绿色。
46,吗啡口服后在胃肠道吸收,但肝脏中的首过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低,常皮下注射使用 为m阿片受体强激动剂,镇痛作用强,还有一些镇咳和镇静作用,临床上用于抑制剧烈疼痛及麻醉前给药 不良反应较多,成瘾性强,滥用危害极大 需按国家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管理47,阿片受体的兴奋效应, 脊髓以上水平 ++ 缩小 减少 ++ ++ ++ 脊髓水平 ++ 缩小 减少 ++ ++ ++ 脊髓水平 + - - - + 烦躁不安+ - - 散大 - - 致幻 烦躁不安++,48,结构改造,克服Morphine易上瘾、呼吸抑制等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