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2. 图形创意的起点联想一联想的定义联想是图形创意的起点,为想象寻找处理的素材图形创意中创造的新形象是以现实中存在的物形为基础进行再造的,而这种基础物形的发掘寻找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所谓联想是根据一定的相关性从一个事物推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可以是由一点出发呈面状向四面发散,如由圆形的形态联想到各种具有这一特征的事物:钟表、光盘、水管的断面、太阳、风扇、波纹等;也可以是按意识流从一点开始层层推演以线型发散,如:从圆开始,到画圆的圆规文具使用者学生教室教学楼建筑设计师联想普遍存在于传播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意形”的联想找到描述思想的符号,观者通过对所视符号“形意”的联想体会其中的含义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是建立在知觉和记忆的基础上的,不仅需要对事物具有深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更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形态、内涵的记忆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意与形之间的虚实联想指借助象征意义将各种具象的事物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联想方式.在实际设计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可能是一种观念、感觉等非可视的内容,要将其表现出来就需要赋予它一定的形状,这时就可以用虚实联想来寻找表现的形态比如自由飞翔的小鸟、断开的锁链;柔软可用羽毛来展现。
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在虚实联想的基础上,一个概念往往有多个象征元素,这种内在的共性相似形成了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关系鸽子、橄榄枝、打结的枪管因为都象征了和平而被联系到了一起2.连带性联想如果说相似性联想强调创造性,那么另一种联想方式连带性联想更具有学习性,它是指由于事物间在时空上或逻辑上有联系所形成的联想在图形创意中常有四类:接近联想: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而形成的联系,如由学生联想到其不离身边的文具;由闪电联想到紧随其后的雷雨;秤不离砣、船不离桨都是典型的接近联想在图形创意中要利用大众熟悉的接近联想来指向观点,也要找寻易被忽视的接近关系来刺激视觉因果联想:指事物由于前因后果的关系而被联系在一起,可以由一个原因推想到可能产生的多种结果,也可以是由一个结果联想到多种原因在图形作品中更多的是将结果呈现在画面中,而将原因交给大众去联想,当然这个结果应该是逻辑上可行而在现实中原因却不易被发现,或需要一定的夸张才能实现对比联想:这是一种反向的思维方式,从与发想起点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寻找相关的事物如冷与热、快与慢、软与硬、战争与和平等,均属于对比联想借代联想:以个体借代群体、以局部借代全部的联想方式。
在图形中,通过借代联想凝聚形态,以最有表现力和形式感的部分进行再创造,构造出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在众多以保护自然为主题的设计作品中,美丽的鹿角,身披醒目条纹的斑马常被借代野生动物乃至自然环境,在象征意义之外更增加了造型的可塑性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根据产生联想的不同方式将联想进行了梳理,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学习者从一个起点展开充分联想,减少疏漏,但在实际图形创意的运用中发想可以更自由在很多成功作品中选取的素材体现出的是多种关系的综合联想,如吉普车的广告中,山脉是吉普车驰骋的天地,两者关系属于接近联想,而山脉的起伏与钥匙的齿形又是形态的类似联想,这其中接近联想关系表明了产品的性能优势,类似联想关系使新形象更去趋合理巧妙手的彩绘 完成一次完整创意 ,利用相似形联想选择元素后进行的图形创作练习联想训练1:基础元素联想训练:课题内容:三元素的联想课题时间:2课时教学方式:作业教学要求1、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2、作业量及尺寸:三元素的联想,A4纸,每个元素至少于少12个相关图形训练目的: 以三元素为依据,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作业评价联想训练2:特定元素联想训练眼球课题内容:眼球的联想课题时问:2课时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白 眼的功能是什么?除了动物有眼外,物体是否也有眼睛?(与眼球同形、同质的东西)启发学生拟人化的思考能力教学要求1、寻找与眼球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2、作业量及尺寸: 要求在A4纸上作出不少于6个图形 训练目的 通过最能激发学生灵性的元素-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元素替换的能力,以及对物进行概括、刻画的能力作业评价联想训练3:概念联想训练课题内容:聚、散联想课题时问:2课时教学方式:作业教学要求1、寻找与眼球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2、作业量及尺寸: 要求在A4纸上作出不少于6个图形 训练目的 通过最能激发学生灵性的元素-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元素替换的能力,以及对物进行概括、刻画的能力作业评价“聚”的联想“散”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