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2春《青少年心理学》离线作业一及答案参考1. 关于儿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已提出多种理论予以解释:皮亚杰、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关于儿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已提出多种理论予以解释:皮亚杰、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吉利根研究了道德判断和推理中的关怀和公正的问题;艾森伯格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提出异议,修改了道德发展阶段;费斯廷格则从认知的角度去探讨儿童道德发展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阐述这些道德发展理论的要点对于态度与品德形成的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以及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在这一阶段里,儿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这是因为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是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②权威阶段(6~8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
儿童尊重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是好的正因为这样,他们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 ③可逆性阶段(8~10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问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且应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④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皮亚杰认为,品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连续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应用时加以界说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并不表明发展的连续统一体的中断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 阶段1:对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避免惩罚,服从权威 阶段2:发展了交互的道义,认为自己满足需要的同时,也应该让别人满足需要,了解了公平和平等交换。
②习俗水平 阶段3: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中都是一个好人,行为良好的动机是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 阶段4: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支持和论证,认为正确的行为应包含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己而维持已有的社会秩序 ③后习俗水平 阶段5: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和遵从法律 阶段6: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要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3)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要点如下: ①在道德判断和推理中存在公正和关怀两种典型的道德取向,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 ②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样抽象、理性的道德原则,而女性看待道德时,倾向于更加关注人类的幸福 ③女性关怀道德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要经过自我生存定向、善良、非暴力道德三个发展水平。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这不仅是对传统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修正,而且为我们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4)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艾森伯格教授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提出异议,经过大量研究,艾森伯格总结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个阶段: 阶段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助人与否的理由包括个人的利益得失、未来的需要,或者是否喜欢某人 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他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儿童开始对他人的需要表示出简单的关注 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儿童在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涉及的是好人或坏人、善行或恶行的定型印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 阶段4:移情推理儿童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开始注意与行为后果相关联的内疚或其他情绪体验,初步涉及对社会规范的关注 阶段5:深度内化推理儿童决定助人与否,主要依据内化的价值观、责任、规范以及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 艾森伯格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的研究提示我们,儿童面临的情境不同,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有可能存在差异。
我们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必须注意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情境,采用不同的策略 (5)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一致性,试图将其认知元素之间彼此统一协调起来若认知元素发生矛盾,便产生认知失调不协调程度可以由不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与重要性的乘积与协调认知项目数量与重要性乘积的比值获得当个体处于不协调的情况下,个体会被驱使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平衡消除不协调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行为,使其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况 2. 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B.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B.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B3. 研究已经表明,运动员把成功或失败归于稳定的原因,还是归于不稳定的原因,与下列______几个因素有关 A.动研究已经表明,运动员把成功或失败归于稳定的原因,还是归于不稳定的原因,与下列______几个因素有关。
A.动机 B.习得性无助感 C.期望 D.自我效能感BC4. 按照群体内权利的类型来划分,领导方式可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类日本广岛大学的几位学者在一家服装厂按照群体内权利的类型来划分,领导方式可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类日本广岛大学的几位学者在一家服装厂研究了领导方式与生产量、士气之间的关系,下列情况中,是由放任型领导所带来的结果的是( ) A.生产率高,群体士气高 B.生产率低,群体士气高 C.生产率低,群体士气低 D.生产率受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群体士气低CA和D分别是由民主型领导和专制型领导带来的结果5. 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形容人生为“第二次诞生”的时期是( ) A.青春期 B.青年期 C.童年期 D.中年期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形容人生为“第二次诞生”的时期是( ) A.青春期 B.青年期 C.童年期 D.中年期B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是为了生存而诞生,第二次是为了生活而诞生6. 压力的( )由理查德·拉扎罗斯提出的A.认知模型B.行为模型C.精神分析模型D.人本主义模型参考答案:A7.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活动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
但相同的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机制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活动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但相同的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机制是相同的人的智力体系包括( ) A.组合性智力 B.操作性智力 C.经验性智力 D.适应性智力ACD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包括组合性智力(或称智力成分亚理论)、经验性智力(或称智力的经验亚理论)和适应性智力(或称智力情境亚理论)8. 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发现,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是( )A.社会学科B.数学C.化学D.人文学科参考答案:AD9. 通过减数法计算选择过程和辨别过程时间的公式是( ) A.辨别过程等于C-辨别反应减去A-简单反应 B.辨别通过减数法计算选择过程和辨别过程时间的公式是( ) A.辨别过程等于C-辨别反应减去A-简单反应 B.辨别过程等于B-选择反应减去C-辨别反应 C.选择过程等于B-选择反应减去C-辨别反应 D.选择过程等于B-选择反应减去A-简单反应AC10. 以下学习动机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 )A.为实现“中国梦”而学习B.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C.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而学习D.为集体和组织的增光而学习参考答案:C11. 下丘脑也被称为主腺体。
)下丘脑也被称为主腺体 )错误下丘脑控制脑垂体,而脑垂体被称为主腺体12.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 )编制的 A.卡特尔在1805年 B.卡特尔在1905年 C.比内在1805年 D.比内在1905年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 )编制的 A.卡特尔在1805年 B.卡特尔在1905年 C.比内在1805年 D.比内在1905年D13.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是桑代克的联结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5. 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 A.视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 A.视觉掩蔽 B.视觉适应 C.运动后效 D.闪光融合DA项,视觉掩蔽是眼睛在受到两次闪光后,第二次闪光掩蔽第一次闪光的视觉效应B项,视觉适应是视觉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C项,运动后效是个体在长时间持续注视一个向某一方向运动的物体后,立即将视线转向旁边另一静止的物体,会觉得这一静止的物体在同向缓慢运动。
D项,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会得到融合的感觉的视觉现象称为闪光融合根据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闪光融合而不是视觉掩蔽因为视觉掩蔽是当一个闪光以一定时间间隔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能够影响对前一个闪光觉察的视觉心理现象16. 下列方法,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 )A.自由联想B.系统脱敏C.厌恶疗法D.强化和训练参考答案:A17. 米德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乃是( )的产物A.遗传B.外界环境C.人和环境相互作用D.社会文化参考答案:D18. 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幻想是个人生活中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 B.幻想和创造想象都与创造性活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幻想是个人生活中所向往的、追求的愿望 B.幻想和创造想象都与。